目的:观察miR-195对小鼠癫痫发作频率及小鼠脑皮层丛生蛋白(Clusterin)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匹罗卡品组和生理盐水组,Racine评分评估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RT-PCR法检测miR-195在两组小鼠脑皮质组织中的表达含量。通过Targetscan及miRBase网站,预测miR-195靶基因;Westernblot检测miR-195靶蛋白在两组小鼠脑皮质中的表达。miR-195mimics或miR-mimics-NC立体定向下注射入生理盐水组小鼠侧脑室,miR-195inhibitor或miR-inhibitor-NC注射入匹罗卡品组小鼠侧脑室,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靶蛋白的表达情况,Racine评分记录小鼠癫痫发作次数。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匹罗卡品组小鼠Racine评分高,miR-195含量增加(均P<0.05)。Targetscan及miRBase预测Clusterin是miR-195靶基因之一,匹罗卡品组小鼠脑皮质Clusterin蛋白表达含量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miR-195mimics组小鼠脑皮质Clusterin中的表达量低于miR-mimics-NC组(P<0.05),Racine评分高于miR-mimics-NC组(P<0.05);miR-195inhibitor组小鼠脑皮质Clusterin表达含量高于miR-inhibitor-NC组(P<0.05),小鼠Racine评分低于miR-inhibitor-NC组(P<0.05)。结论:miR-195可通过抑制脑皮层Clusterin蛋白表达,增加小鼠癫痫发作频率。
目的:构建高表达β-1,6乙酰氨基葡萄糖支链的原代神经细胞模型。方法:构建大鼠Mgat5慢病毒载体并测定病毒滴度。提取大鼠原代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并鉴定纯度。CCK8法检测Mgat5慢病毒对神经元细胞毒性。PHA-L结合实验检测DRG细胞中β-1,6乙酰氨基葡萄糖支链表达水平。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表达Mgat5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DRG细胞鉴定纯度为90%。Mgat5慢病毒载体成功感染大鼠DRG细胞,确定MOI=10为最佳转染剂量。CCK8结果显示,MOI=10转染细胞1、3、5、7d后,Mgat5慢病毒对神经元细胞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HA-L结合实验证明慢病毒载体介导的Mgat5表达能够显著提高DRG细胞β-1,6乙酰氨基葡萄糖支链水平。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Mgat5的慢病毒载体,该慢病毒载体能够在体外稳定感染大鼠原代DRG细胞,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且能够提高细胞中N糖基化表达水平。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重度抑郁症(MDD)的外周血潜在诊断标志物。方法:首先,从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32280。通过R软件筛选MDD与正常对照外周血样本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筛选出来的DEGs进行GO功能注释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然后,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从中筛选出关键(hub)基因。采用R软件对hub基因进行ROC分析,进而鉴定出具有诊断价值的hub基因。结果:从GSE32280数据集中共筛选出104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47个,下调基因57个。GO功能注释显示,104个DEGs主要涉及细胞增殖、炎症反应、转运调控等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从PPI网络中获取16个hub基因。对hub基因进行ROC分析结果显示,CXCL1、EGF、IFNG和CXCL8在MDD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CXCL1、EGF、IFNG和CXCL8是MDD重要的诊断标志物。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259例RA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其基本信息及处方用药。结果:259例患者男女之比约为1∶5.2;患者确诊RA年龄集中在40~55岁;分析治疗RA处方药物,甲氨蝶呤的使用频率为42.08%,远低于来氟米特的使用频率60.23%;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使用频率超过30%。护胃药物选择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2张处方中患者激素使用量超过10mg/d。15例患者的治疗方案仅植物制剂或植物制剂合用NSAIDs控制病情。14例患者同时服用激素类药物与NSAIDs。结论:RA主要发病人群是中老年女性患者,临床用药中甲氨蝶呤使用率偏低,护胃药选择欠妥,激素及植物制剂应用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治疗ACS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4月2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包括576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全因死亡[OR=0.89,95%CI(0.68,1.16),P=0.40]、卒中[OR=0.99,95%CI(0.58,1.68),P=0.97]、出血[OR=0.92,95%CI(0.74,1.15),P=0.46]、支架血栓[OR=0.60,95%CI(0.34,1.06),P=0.08]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普拉格雷组在心肌梗死发生率方面低于替格瑞洛组[OR=0.65,95%CI(0.48,0.88),P=0.005],但经过敏感性分析后结果显示两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目前研究证据表明,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治疗ACS无显著差异,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目的:比较囊性听神经瘤(CAN)和实性听神经瘤(SAN)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ISI、Medline、Embase、CBMdisc等数据库,选择符合本次研究的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对手术治疗CAN和SAN的术中肿瘤切除情况、术后面神经功能以及术后颅内感染等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CAN的术后面神经功能较SAN差(RR=0.60,95%CI:0.49,0.73);两者在术中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方面无统计学差异(RR=0.96,95%CI:0.82,1.11;RR=1.17,95%CI:0.51,2.68)。结论:手术治疗CAN的面神经功能损伤可能性较SAN大。但两者在肿瘤全切率以及术后颅内感染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在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时,对CAN应该更加注意面神经的保护。
目的:了解全市医院感染的发病现状。方法:采用现患率调查方法,对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包括医院感染患病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病原学送检情况。结果:本研究调查了35家医院,共17441例住院患者,发现医院感染患者328人,医院感染现患率1.88%。医院感染主要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19.49%),其次为神经外科(9.19%)、血液科(5.91%)、消化科(5.44%)、烧伤科(4.88%)以及新生儿病房(3.57%)。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49.56%)为主,其次为泌尿道(13.41%)、上呼吸道(9.91%)、手术部位(9.91%)以及胃肠道(6.71%)。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80.32%),其耐药菌发生较少;尽管革兰阳性球菌的发生率较低(14.96%),但耐药菌发生情况较多。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9.95%,主要以治疗性使用为主,且抗菌药物单独使用为主(87.19%)。其中,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病原体送检率为56.29%,规模较大的医院送检率较高。结论:本地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但应注意革兰阳性菌出现耐药菌情况。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9.95%,联用抗菌药物比例不高。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0岁,因"突发胸闷、胸痛4小时"于2018年1月18日15:00入院。有高血压病史3年,未正规服药,否认"高血脂、糖尿病"病史,无吸烟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6.1℃,脉搏66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6/86mmHg,
<正>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且与正常胰腺组织无任何联系的孤立胰腺组织称为异位胰腺,好发于胃及十二指肠,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异常疾病[1]。胃异位胰腺及胃肠间质瘤都属于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白光胃镜、超声内镜以及腹部CT等检查很难将两者完全鉴别[2]。近来我院收治1例胃异位胰腺并误诊为胃间质瘤的病例,现将诊治经过汇报如下。
<正>李斯特菌病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疾病,与摄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污染的食物有关。2017年3月本院发生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合并LM宫内感染引起新生儿死亡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正>新生儿胃穿孔(neonatalgastricperforation,NGP)是一种少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在出生后3~5天内发生,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多见,病死率较高。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导致NGP并造成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我院收治了2例NGP患儿,现报告如下。
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由死亡受体和配基启动,依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活化,可被necrostatin-1特异性抑制,非半胱天冬酶依赖的可调控性细胞坏死。近年研究显示,程序性坏死在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程序性坏死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烟草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烟草成瘾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的新型治疗手段,已逐渐应用于戒断烟瘾的治疗。尽管rTMS技术在戒断烟瘾方面尚处于研究阶段,但潜力大,有望成为治疗烟草成瘾的常用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rTMS戒断烟瘾的可能机制、刺激部位、安全性以及客观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
帕瑞昔布钠作为首个非肠道脂溶性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减少外周和中枢敏化、发挥镇痛作用。研究显示,帕瑞昔布钠具有阻断痛觉过敏、改善免疫反应、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总消耗量等作用,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本文就帕瑞昔布钠在镇痛、不良事件、器官保护、抗焦虑、改善术后寒战、免疫反应及肿瘤预后中的作用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