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徒手或借助器械来限制、制服动物活动的方法。中兽医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不同动物的特性和诊疗的需要,以及确保人畜安全创造了许多简便、安全、可靠的动物保定方法。
用长绳一根,
一端打一死绳圈,搭于马的枕部并送到对侧颈下,再将长绳的另一端对折穿过死绳圈,然后将对折部分形成的绳圈把马嘴套住,拉紧游离端便可保定(图1)。
图1简易笼头保定法
口勒一般为1.5厘米左右粗的铁棒,其长度与马的口裂相适应,两端各打成一个圆环,分别扣以铁链,与笼头两侧的金属环扣接。保定时将口勒套入马口内,勒紧缰绳便可使其得以控制。另一种方法是绳圈套于下颌后,将游离部折成绳绊,使绳绊越过耳后项部,弯曲部安放在对侧的耳下方。然后使游离端经切齿齿龈,折弯向后上方,穿过绳绊的弯曲部;再向下穿过套在下颌上的绳圈。最后调整各段绳的松紧度,以便稍微牵拉绳的游离端,使马产生适当的压迫感(图2)。
图2马口勒保定法
保定人员站在马颈侧,用一手的拇、食指按于耳根部,其余三指按于耳壳上,用力将耳朵抓住,并使劲拧紧,患畜即可安静。或者用核桃大小的石头一块,先塞入耳壳内,再用力拧握,保定更加牢固(图3)。猪亦可使用此法保定。
图3马拧耳保定法
鼻捻子的绳圈可用皮条、马鬃等制成。应用时,一人固定马头,保定者右手抓住马笼头的侧环;左手五指伸直呈喇叭状,鼻捻子的绳圈套在拇、食、中、无名指四指上,小指置于绳圈之外。或将食指置于绳圈之外,其他四指在绳圈内。然后以伸直的五指抓紧马上唇鼻端,绳圈脱出手指,套住上唇,右手迅速握鼻捻子把柄,旋转数圈(图4)。此法也可用于拧耳。
图4鼻捻子保定法
将笼头上的缰绳游离端,由左侧通过两前肢,绕到右侧,折向前穿过笼头的下绊绳,再折向后到两前肢之间,绕过两前肢后方的横绳。然后折向前上方,拉紧缰绳,使马低头安静。
将马头紧靠立柱,将缰绳游离端,由前向后绕柱,经马颈背折转向前,绕至马上颌的齿龈部拉回,向后,从马头与柱之间穿过颈横绳,再折向前拉紧(图5)。必要时还可再缠缚上唇勒鼻保定。此法能限制头部摆动,可针开天,割姜牙,挑抽筋,以及头部诊疗操作。
分徒手提举和绳索提举两种。①徒手提举前肢法。保定者背朝马头站在马的肩部外侧,站在右侧提举右前肢,以右手按在鬐甲部,左手从肘部向下抚摸至腕部时,将系部握住,右手轻推马体,使马体重心左移,左手同时用力提起右肢,然后双手握住系部,保持肢体完全屈曲;提举左前肢保定时,保定者则站于左侧,以右手提举左前肢。②绳索提举前肢法。用绳索的一端拴住系凹部,一手向对侧马的肩部,转移马体重心,另一手拉肢蹄,使肢蹄充分屈曲后,将绳的游离端通过鬐甲部交给对侧助手拉紧固定(图6)。
图5单柱头部保定法
图6提举前肢保定法
分徒手提举法和绳索提举法两种。①徒手提举法。保定者面向马体后方,从前躯逐渐靠近后躯,站在肷部外侧,以髋结节做支点,用手抓住马尾,另一手从股部顺着后肢抚摸,抚摸到球节时抓住系部。此时两手协作,一手用力向对侧推马转移重心,另一手将后肢提起。并且内侧脚立即向前跨一步,用屈曲的腿膝支撑提起的后肢,双手固定。②绳索提举后肢法。根据诊治的不同要求,有前提举和后提举区别。前提举是用保定绳一根,一端作不滑动的环结套于颈础。另一端向后通过两后肢之间,由内向外环绕提举肢系部,再折向前方,绕腹下绳一周,引至颈础,穿过颈础绳环拉紧,该肢即被提起(图7a);后提举是用一条软绳索,一端与马尾打结,然后提起后肢使关节屈曲,并将绳游离端扭转成绳圈套结在后肢系部,绳头经臀部向前上方拉紧,便可达到保定作用(图7b)。
图7提举后肢保定法
保定者站于畜体左侧稍前方,距畜体约1米处,取7~8米长保定绳,盘在左手中,留出绳头约2米由右手提握,并将绳头从畜背抛向对侧,左脚同时前跨一步,身体迅速前倾,用右手抓住由腹下乘势折回的绳头,然后绕过长绳外侧,从两前肢之间向前引,拴结于颈础部;保定者面转向畜体后部,左手按于髻甲部推摇畜体,右手拿绳盘,乘患畜两后肢分开之际,速将绳盘从两后肢之间抛向后方,由助手接握。保定者再将围绕于体躯的绳环向后推移至跗关节上部,助手拉紧绳端,两后肢靠拢即可(图8)。
用一根较长的保定绳对折,中点置于鬐甲部,游离端分别沿两侧胸壁向下,经肘突后向内、前方,穿过两前肢之间,再分别向外,各绕前臂向后,再穿过肘后胸壁绳的内侧,继续向后引,经两后肢之间,各向外绕后肢一圈,又从腹下绳穿过,直到腰荐部。将绳全部收紧,使绳紧贴于身,然后打结固定(图9)。此法既能防马前扒,又能防后踢。
图8后肢“8”字式保定法
保定时,先将胸带扣上,马入栏后扣好尾带,缰绳拴在门柱上。然后在下横梁上拴一根绳,通过鬐甲部在对侧下横梁拉紧打结,用以压梁防止马跳起。再用一根扁绳拴于上横梁,另一端通过马腹下拉紧后拴在对侧上横梁,防止马卧下。这样就能将马固定牢。此法也适用于牛。
图9前后肢保定法
见阉割保定法。
保定者站在倒卧对侧,用长约8米圆绳一根,一端绕颈基部打结固定。另一端通过两后肢间引向后方,在倒卧对侧跗关节后上方将绳向外折转,再向前牵引,与腹下本绳平行至胸腹时,一手握住平行的两段绳子,另一手将绳的游离端从腰背上送到对侧,由腹下接回,向前穿过倒卧对侧颈基部绳环,握住绳买。同时把腰背上的绳索推移到倒卧侧股部,滑落到后肢系凹部,拉紧绳端,倒卧侧后肢即被提举到腹下。保定者迅速站到倒卧侧股部,用力拉绳并下压,马失平衡而倒卧。倒卧后,继续拉紧保定绳,使倒卧侧后肢充分向前,再折回绳头套住上侧后肢系部,拉紧固定(图10)。
图10单抽筋倒马保定法
保定者站在牛的右侧靠头部处左手握住牛右角,右手轻拍牛眼部,乘机速以拇指插入右鼻孔,食指和中指插入左鼻孔,紧紧抓住鼻中隔将头抬起。然后用力前推牛角,牛头同时受到压、提、拉几种力量的作用,且鼻中隔又感疼痛而安静(图11)。
图11牛头徒手保定法
以鼻钳的前端夹入两鼻孔中,钳住鼻中隔的前端,用力紧握给予足够的压力,使牛感到疼痛而安静。必要时可将缰绳双折,套于鼻钳的基部,再用力扭拧,可加强保定作用。
利用树或立柱,以绳索牢系在牛角根部,使牛头紧抵树或立柱,将牛角牢系,然后用缰绳将牛嘴系绕于柱(图12)。
图12牛单柱头部保定法
用长约1.5米的木棍一根。保定者一手抓住牛鼻环,一手将木棍的一端穿过鼻环直抵两角之间,并以此作支点,利用杠杆作用,握住木棍的另一端往上抬,将牛头的前部抬举到适当高度,即可施术或灌药。如牛无鼻环,可用麻绳一根,一端系于牛角根部,另一端交扭成圈套于牛嘴部,如笼头一样。亦可穿入木棍抬举保定。
先设置两根立柱(或利用相距1~2米的两棵树),在两根立柱之间系一横杠(高低根据牛体大小而定)。先将两角缚在横杠上,使牛头不能左右摆动。另用一根略小的木杠,横系在牛下颌处,两端由助手固定,或固定于立柱,牛头即被充分固定(图13)。此法仅适用于有角牛。
图13牛横杠保定法
用长约3米的保定绳一根,绳的一端结一小绳圈,经牛背送至对侧,又从腹下拉回。将绳的另一端穿过小绳圈。再将保定绳围绕牛体,形成一个大绳圈,再将大绳圈向后推移,由臀部滑到飞节上部,迅速拉紧绳头,两后肢即被固定不能侧弹,腰胯的诊治便可顺利进行(图14)。
图14牛后肢保定法
用中指粗的软绳一根,从中间对折。先用对折端于一后肢胫部绕一周,两游离端穿过对折绳环内,拉紧固定。然后将两游离端各绕另一后肢,前后绕至外侧打结固定。另一方法是用软绳于后肢跗关节上方,作“∞”字形缠绕固定(图15)。
图15牛后肢“∞”字形保定法
和马六柱栏保定法相同。
用长约10米的保定绳一根,一端以活结固定在颈基部侧面,游离部分向后引至胸部时,绕胸背一周,于肩后交扭,再向后引到腹部,绕腰腹一周,于肷窝处交扭。然后将两绳圈逐个抽紧,一人牵缰绳向前拉牛,2~3人向后用力拉紧绳头,牛即倒卧。倒卧后,继续拉紧后躯的保定绳。牛则不能站起(图16)。
图16三道箍倒牛保定法
用长约5米的保定绳一根,一端在两角根(或颈础部)打结固定;另一端从左肩后部经鬐甲绕胸一周,在肩胛处交叉;再向后下方通过两后肢之间,经右后肢跗关节上外方向前折回,紧贴腹壁穿向左前方,从胸部绳圈穿出,然后将跗部上方的绳移到跖部,在移动的同时将绳子拉紧,使右后肢接近腹下壁。再将绳的游离端拉向臀部,连同牛尾一并抓住,向右后下方猛拉,牛即倒下。按诊治的需要固定四肢(图17)。
保定者站在欲倒侧,取长保定绳一根,在三分之一处双折,折头拴在倒卧侧前肢系部。短绳游离端从腹下向上引至对侧胸背返回倒卧侧,由保定者握住。长绳游离段绕腹一周,在腹下交扭,绳头交助手向倒卧侧前方引。再将绕腹形成的绳圈逐步后移,直至滑落到两后肢的飞节上方。此时,牵牛助手将牛头弯曲向倒卧的对侧后方,三人同时用力,牛即倒卧。倒卧后将靠拢的三肢固定即可(图18)。
图17单套绳倒牛保定法
图18“十字”倒牛保定法
一助手牵牛鼻环保定头部,两助手分别站在胸侧两旁,各取长约4米的绳一根,搭在牛背,将其一端分别通过腹下系在对侧前肢系部。保定者另用长约2米绳一根,做“8”字式缠绕固定两后肢。就绪后,助手牵牛前进,两侧助手用力下拉背绳,两前肢被迫跪下。此时,保定者向倒卧对侧用力拉后肢绳索,助手向倒卧侧按压牛头,两侧助手向倒卧侧推按牛体使牛倒下,并拉紧绳索,使两前肢充分屈曲后,两绳打结固定于鬐甲部。后肢固定在两前肢绳的交叉处即可(图19)。
图19双跪式倒牛保定法
保定者骑在羊背,两腿膝部用力夹住羊的两侧胸壁,两手紧握两角,或一手握角(或耳),另一手抓住下颌。羊的股部抵在墙角,保定更牢。另外对羊臀股部施术时,保定者可面向羊尾。骑在羊背上,两手握两侧膝襞皱皮,或提起后躯,两腿紧夹其胸腹侧即可。
保定小羊时,可握两后肢提起,羊头朝下,羊颈夹在保定者两腿之间。
保定者面向羊头蹲在羊的后躯外侧方。然后将羊的一后肢提起并夹在保定者屈曲的膝后,一手按于羊尾根部即可固定。
保定者将羊放倒后,一手抓住两前肢系部,另一手握两后肢系部,使四肢屈攒在腹侧。此法亦可用于小猪保定。
用一根长约2米稍硬韧的细绳,一端打滑结形成一个活绳套。将猪赶至栏角(或由助手将猪捉住),保定者迅速将活绳套套入猪的上颌犬齿后方,立即拉紧绳套,拴在柱栏上。猪感勒痛往后退,越退越痛,猪便安静(图20)。松解时,将鼻梁上的活结拉开即可。
图20猪上颌绳索保定法
保定者乘猪安静,从后方接近,迅速抓住一后肢,用力提起。另一手握住另一后肢,以膝夹住头颈部。或者用绳索一根,对折后两绳端分别系于两后肢管部,倒挂在梯子上。此法仅用于中小猪。
保定者将猪放倒后,两手分别握住倒卧侧前后肢的系部,并向上提起。两臂置于前肢肘后和后肢膝前,并用力向下压。上侧前肢向前伸,后肢向后展即可固定。
制备保定网架。取直径4厘米左右、长约2米的木棒两根,两木棒放置适当距离,中间用0.3~0.5厘米直径的粗绳编成绳网,形如担架。使用时,网架两头放在两条高于猪肢体的长板凳上,再将猪以站立姿势抬放在网架内,使四肢悬于网下不能着地,猪失去挣扎能力而无法动弹。用此法保定能保持站立姿势而体位不会随意改变。
一人牵鼻绳让驼伏卧在地上;另二人站在驼的两侧,负责四肢的捆缚。用约10米长保定绳一根,绳中间段横搭在驼颈凹处。两侧绳段拉紧,分别由外向内绕前肢一周,绳圈紧紧捆扎前臂和掌的中部。再将游离端上引,经两峰间交叉到对侧后肢,分别由内向外将屈曲的掌部和小腿一并捆住,绳头分别系结在同侧的斜绳上(图21)。
图21骆驼卧式四肢保定法
骆驼卧地后,利用其缰绳将曲屈的一前肢用鼻绳抽紧。若驼欲站立将使鼻绳抽得更紧,迫其无法站立而被保定。
用绷带一根,将犬嘴捆住打结,两游离端绕颈部系结固定,以防滑脱。或用细绳(绷带)一根,一端结一小的死环圈,搭在耳根后方,经对侧后从颌下折回,再将游离绳段对折穿入小环圈,然后张开对折头成套圈,套住犬的上下颌,并将套嘴绳圈移至内眼角下方。游离绳段再交扭成环,套勒嘴部如此2~3圈,拉紧绳端后打结,即可固定(图22)。
图22犬箍嘴保定法
将犬进行箍嘴保定后,保定者两手分别握住两前肢腕部和两后肢跖部。或用绷带将两前肢和两后肢分别捆住,用一只手压住颈部即可。
狗钳是用金属制成。用狗钳夹住犬颈部,并紧按在地上。然后按需要,使成仰卧或横卧式固定两后肢即可。
先制备凹形固定板。用长约50厘米凹形板(或大竹筒分开两半)一块。两端各挖固定槽两条,以固定四肢用。前端槽宽能放入前臂部,后端槽比前端槽略宽,能放进后腿。凹形板两旁备有前、中、后三根绳带,为固定头颈、胸背和腰部用。操作时,右手抓住猫颈背部皮肤,将猫提起;把前后肢分别插入凹形板的前后四条固定槽中,使四肢悬于板下,并以绷带固定。再系结两侧绳带,将头颈、胸背和腰部固定,猫伏于凹形板内。由助手托起便可施术。
诊疗架用金属或木材制成。上部为活动部分,可用竹筒。下部支架用木材或金属制成。应用时,先打开上部,将猫放入,然后扣上,将猫躯干全部夹住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