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斩楼兰王,士卒上,道:勿动,汉军至,动则灭国2023-06-2711:34
人能够知道自己生活在虚幻之中是不容易的,能明白这虚幻是一种苦更不容易。影片中有一名反抗战士塞佛,他被解放之后,感到很痛苦,因为以前他活在花花世界,酒肉美女,尽情享乐,解放之后,只能活在狭窄破旧的宇宙飞船里,穿破旧的衣服,吃淡而无味像是浆糊的食品;他厌倦平淡的生活、厌恶与计算机人(无明)对抗,埋怨莫斐斯欺骗他,最后竟背叛反抗军,自愿为计算机提供电源,回到虚幻的花花世界里。在一些信士中,也有人大谈极乐世界的好处,想吃什么食物,就有什么食物,想穿什么衣服,就有什么衣服,住的是玉宇琼楼,都是用金银宝贝建筑而成的,想到什么地方去,不论多么远,立刻就能到达,不用坐车坐船。那里没有灾荒,没有疾病,没有老少,也没有冷热。而且一生到那里,就永远活着不会死亡——其实这也是另一层次的无明,哪有什么极乐世界,我佛以此为便利法门而已。西天也是空,就如所谓现实的锡安本亦为空,墨菲斯以为终极之战后就天下太平只是空想一样。
对无明的恐惧感贯穿了整个《黑客帝国》三部曲的主题,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业文明,日益把劳动者从造物主的角色异化成为大工业大机器的附庸,人类不是主宰着机器为自己创造幸福,而是穷竭自己的生命来为机器服务,还要服从机械化的秩序,来为少数人创造无穷的财富。《黑客帝国》的前传动画《少年故事》和《世界纪录》描述了即便在坐稳了奴隶的安定生活中,奴役还是给人带来强烈的虚幻、不真实感,这就是佛祖所说的“无明”。人类一直搞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身处一个被设计好了的环境(母体)中,而一切伟大的宗教都在探索这个世界的真实性,无论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都在探讨如何摆脱这个“母体”,“母体”外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所不同的是佛教认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基督教则认为人需要靠救世主来摆脱,《黑客帝国》是一部人类反抗异化的史诗,第一部看似是西方传统救世主的故事所以得了奥斯卡奖。谁知道2和3展示出了更宏大的世界观,本质上是反基督教的佛教世界观,因此奥斯卡就避之而不谈了。(到了《V字仇杀队》,沃卓兄弟继续丑化基督教,转而去歌颂更加直白的伊斯兰教义,联想到了什么?《三体》?)
从佛教的观点看,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并无所谓救世主。所谓命运,不过是过去的业因所导致的结果,因此不是绝对不变的,只要努力修因,就可以改造命运。所以尼奥说他并不是人类的救世主,他之所以能够拯救人类,绝不仅仅是因为其高超的黑客技巧,更主要的是他的主体精神,使得他不愿意接受“母体”所安排的程序(第六次重建母体),最后在眼睛被打瞎之后反而看清了”无明“,获得了自在的“神通”。影片最后尼奥死去却换得印度小女孩的新生,她为尼奥设计的一轮红日寓示着人人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着而流落六道轮回;只要证得菩提,即可成佛。
《云图》则是卓沃斯基姐弟(这个时候是姐弟了)又一部以“异化”为主题的大作,最震撼的场景,莫过于“乐园”的真相那一幕。量产的复制人“星美”们像牲口一样被奴役完之后,像牲口一样被吊起来消毒、洗净……经历数道工序之后被重组为食物循环利用。这是全剧一个最为关键的隐喻,资本主义将劳动者创造的财富据为己有,然后用劳动者自己的血肉去喂食劳动者。这一幕借星美和“乐园”的真相,为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工业文明对人类的“异化”又提供了一个震撼性的表达,可以媲美《黑客帝国》中第一次出现铺满人类电池“子宫”的巨塔所带来的冲击。
当观众随着星美的感情一幕幕走下去,看到复制人像牲口一样进入食品加工的流水线时,绝大部分感受到的愤怒,便直白地化作了星美口中的话语:“创造它们的系统必须被摧毁,我们必须战斗,要付出牺牲,用真相来教育人民。”
佛经记载,有人请释尊的弟子阿沙其用最少的字句来概括佛教之精髓,阿沙其回答: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意思是说,诸法是随因缘的和合而产生,诸法也依因缘的离散而消灭。阿沙其的概述极为精当。世间万事万物确无固定性或常住不变的个体。宇宙万物都处在由因而果的生灭相继中,是每刹那间都在生、住、异、灭的,因而是无常的。譬如蝴蝶,它原本是毛毛虫,后来作茧,最后化羽。你说它的本相,是毛虫,是茧,还是蝴蝶?不过是众缘和合,等流相续的假相而已。世人种种烦恼,无非是因执着已身。岂不知已身是由各种动植物、维生素与矿物质等等和合,实是一个“假我”。哪里有个不朽的本体之“我”呢?唯有洞见诸法实相,才能使我们由迷转悟,所以释尊并不是要人们放弃一切欲望,而是洞察因果,知道什么是自己能拥有、能主宰的,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不生不灭,不迷不执,不妄不滞,就如大海一般,这个境界,就是超脱了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