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九年了。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对很多事情逐渐见怪不怪了,但是这十件事情仍然让我纠结。
一、乌龟网速
众所周知,在一般情况下,上国外的网站比国内网站慢得多。不过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在韩国上中国网站的时候,我却发现其速度比在中国上网的时候快多了。这足以证明中国网速有较大提速的空间。
二、到底能吃什么?
2008年前,中国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百分之六十,而2011年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很可能超过百分之五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奶粉市场都被洋奶粉蚕食了,而这个产品并不需要什么高端科技,这颇有讽刺意义。
三、过马路为何这么难?
我在中国的最大心愿就是不遭遇交通事故。每当过马路的时候,我感到中国是与韩国完全不同的世界。1998年底,我首次来北京,当时对陌生的中国交通环境很不适应。我以为这样的情况在十年后会改变,但可惜的是,似乎没有改变的迹象。令人更加担心的是,很多开车的人没把行人放在他们眼里。我很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不开车的时候他们也是行人,即使他们开车的时候,他们的家里人也会在步行。即使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对,但考虑到和汽车相比,他们是弱者,开车的人应该更加积极地保护行人。
我最近觉得电瓶车比汽车更具有交通事故的隐患。我时常发现他们根本不看交通信号,前方没车就骑过去,逆行也是家常便饭,更不用说没把行人当回事。我想,中国的马路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缩影,即没有规则或对规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顾眼前的、自己的利益,不顾长期的、共同的利益。
四、为什么在影院不能看《肉蒲团》?
3D《肉蒲团》在韩国开始上映几个月后,我才能在中国通过买盗版DVD观看了《肉蒲团》。老实说,我也好奇到底3D版的《肉蒲团》究竟是怎样的。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不能上映《肉蒲团》,是因为至今还没实行电影分级制。老少皆宜是一种美德,但我们必须承认有些内容还是不适合所有人去观看的。
五、景区门票为何这么贵?
1999年我去西安参观兵马俑的时候,门票价格是60元。当然兵马俑是值得掏60元去观赏的,我至今还记得看兵马俑的时候感到的浑身震撼。
这可能与很多景区都变成一味追求盈利性有不小关系,乃至其公益性逐渐消减。但景区不是景区管理部门的,而是全民的共同财富。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有关部门要设计更加合理的门票政策。
六、不会说“对不起”
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原因。首先这是中国人的含蓄引起的结果。一般来说,中国人不会说出全部内容。这令我时常考虑到前后的语境后,才明白对方真正的意思。其次是,我认为,中国人过于追求中庸。我很少看到中国人把责任追到底,大多事情中途都会不了了之。因此对被谴责的人来说,回避责任、拒绝承认错误才是最有效的策略。
七、好货贵,但便宜没好货
刚来中国时,我觉得中国的物价都非常低,尤其是首次听到西瓜的价钱后,我几乎大吃一惊。由于在韩国买卖水果的时候,我们是按个算价钱的,于是我认为西瓜价格便宜得不得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只是一斤的价格而已。不过当时我还是觉得中国是个购物天堂。那时候,包括水果在内的众多物价相当便宜,可是如今中国部分物价已经到了高得出奇的程度了,特别是好货非常贵,再加上便宜货没好货。
八、看病难、看病贵
我最不想去的地方,除了去银行排队,就是医院。眼下中国大多数方面硬件有明显改善,比如地铁、铁路、公路等硬件升级得似乎差不多了,只有软件方面尚待提高,但是医院里的设施仍然属于较差的状态。在我看来,在中国生活的九年间,最缺乏变化的也是医疗方面,不仅是医院的设施,而且是医院的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态度等软件方面一点变化都没有。
我在中国最难以应对的就是去医院。如果必须要看病的话,我一般回韩国的时候再去医院。因为除了语言因素之外,在韩国看病比中国方便,有时甚至更便宜。我觉得,除了房价之外,医疗改革是中国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并且它会直接影响到很多人的生活水平以及幸福指数。
九、花钱≠优质服务
我早就听说过在中国难以享受亲切的服务,于是自己打了预防针之后才来中国的。但是首次找零对方把钱扔给我的时候,我仍然惊诧。果真如此啊。此后我大大降低了对服务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我才不会失望。因此,2007年去海底捞的时候,我简直被他们的服务态度感动极了。中国还会有这样的餐厅?这是我想不到的。目前有些餐厅以及商店的服务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但我觉得整个中国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尚待提高。最近回韩国坐高铁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乘务员一进车厢就低头,并且走出车厢之前再低头一下才离开车厢。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百姓的钱都是血汗钱,辛辛苦苦赚来的。如果我们要付钱,我们有权利享受优质服务。
十、房价!
这无疑是当今中国青年最关心的、最影响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并且这才是区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键因素。由于我不打算在中国买房子,这个问题没有像中国青年纠结的那样令我头疼,可是我也亲身感受到了他们所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生活了以后,住房成了我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估计很多年轻人同样被住房问题苦恼着。很矛盾的是,因为房价上涨是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繁荣的结果,中国年轻人受益于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因为它承受着不小压力。
以前在北京大学读MBA的时候,我住过海淀区的东王庄小区。这个小区在那一带属于最简陋的,当时一个月租金大约二千六百元。今年去北京的时候,我偶然发现该小区的售房均价居然每平方米接近三万元。我估计在过去的十年期间该小区的房价涨幅可能超过十倍。当时我真没想到它会如此华丽地变成“天鹅”。
(摘自《中国,我能对你说不吗?》,新星出版社2012年5月版,定价: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