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一门仁心仁术,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发家致富。看看历史上的那些大医就知道了,他们遇到穷人会尽量采取那些花钱少的办法,还会减免医药费,遇到灾年还自己捐药,并亲到一线免费救治。可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仁心被放到了一边,挣钱成了首位,于是传统的仁心仁术就变成了一门捞钱的技术。尤其是在资本介入医疗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中医古代为什么能够做到简便效廉?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古代中医的主体形式是个体行医,即使有几个学徒帮忙,也是只管徒弟吃住,没有工资。因此,这种治疗形式的成本极低,有条件降低收费。
而我们现在呢?中医的主体形式是医院,一个中医的工作被分成数十人来做,成本大大地提高了。为了生存,不得不提高收费,更不要说医院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了。如果病人钱不够,医院都是直接拒之门外。
其次,古代中医基本上都是全能,开方,抓药,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样样都会。遇到不同的病人,总是找出最适合的办法。况且中医有很多方法是不用花钱或少花钱的,比如情志疗法,食疗法,气功法。遇到一些特殊的病人,为了能够治得起病,经常选用一些花钱少的办法。
而我们现在呢?中医分科严重,医不懂药,药师不懂医,针灸、推拿、按摩不懂辨证。这不仅仅使中医遇到病人往往很难找到最适合的办法,而且治疗成本也大大提高了。比如,针灸可以治的病,现在只能吃中药。
其三,古代中国战乱不断,人口比较少,中药资源相对宽裕,野生药比较多,药效也比较好。很多中医直接自己去采中药,花费极低。
而现在中国人口增加了数倍,再加上中国的中药世界用,中药确实供不应求,野生药几乎没有了,很多都变成了人工种植,这都无形中提高了中药的价格。
其四,古代中医不仅仅是一门职业,而且有着神圣的使命——济世救人,挣钱成了其次。这使很多中医能够为了自己的那份信仰,治好病当先,收费次之。因此,古代很少有人靠中医发家致富的。
而现在这个社会金钱至上,中医成了挣钱的工具。于是小病大治,开大处方,让病人长服药成了普遍现象,无形中让病人感觉吃不起中药了。很多能不花钱、少花钱的办法少了,转而变成了开名贵药,推荐最贵的治疗方法。
中医在中国过去没有竞争者,不得不选,因此,中医没有多大生存危机。但现在不一样了,西医进入中国,抢占了中医大部分的市场,中医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医的优势是什么?当然是不仅治标,而且治本,还可以提前预测疾病,让病人防病在先。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治病寓于日常生活当中,简便效廉。
可是,由于管理者不懂中医,瞎管理,中医的优势进一步被压制,这使中医在与西医的竞争中迅速败下阵来。比如,抛弃了中医传统的教育方法,使中医水平一代不如一代,采用了医院这种行医方式,大大增加了中医治疗的成本,允许资本介入中医,使中医成了一门挣钱的工具,这都使中医简便效廉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中医相对于西医优势变小了,生存空间当然只有不断变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