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7“女生节”,明天是3.8“女神节”,哦,还有人叫她“女王节”。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电商也好,媒体也罢,似乎都刻意的规避她本来的名字——“妇女节”。
不少人对“妇女”两个字颇为忌讳,好像跟这两个字沾边就代表老了、丑了,觉得别人在讽刺自己。
其实,“妇女”是成年女子的统称,在我国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所有节日都变成了“买买买”的狂欢,但有的借势营销却有点恶心了。
比如这个“猪蹄”海报,“成熟的你更有味道”,是说要想年轻就不能过妇女节,要过女生节?妇女都是大猪蹄子?
于是,女性走进妇科就诊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更何况还要面临妇科检查的尴尬。
一句“裤子脱半边、躺在床上、腿打开”就能让人尴尬到脸红。
有时候无良医生的冷言冷语,更是一盆水浇灭了下次主动问诊的火苗……
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如果大家真的很介意,可以在挂号时就选好医生,毕竟现在大部分都是网上预约号,可以根据医生信息选择男女。
退一步说,就算就诊时遇到了男医生,也是必须有女护士或者跟患者同性别的第三方在场的,如果实在接受不了,可以申请更换诊室或者退号。
除了就诊时的尴尬,不少患者还担心遇到不良医生。1月份的时候,就有男麻醉师偷偷直播妇科手术,多次对着女性患者隐私部位拍。
为了避免线下问诊时可能面对的种种问题,不少女性开始寻找线上问诊的途径,甚至把自己的私处照片发给医生。
我一向很支持线上问诊、复诊,疫情期间也多次在网上看病,但发自己隐私照片这种,大可不必!
靠谱的医生还是会告诉你“线下问诊仍然是目前最佳的就诊方式”。
据警方统计,至少有400名女性私处被偷看。
看妇科不羞耻,得病了不羞耻!妇科检查就跟普通的健康体检一样,要以平常心对待。
而且,没有X生活也可能患妇科炎症。部分妇科炎症跟经期用品、床上用品、内裤、清洁习惯等都有关系。
比如,昨天微博上就两条热搜#错误使用卫生巾或引发妇科病#,#女性长期熬夜压力大易得妇科病#。
专家建议两三个小时换一次卫生巾,同时要避免长期将卫生巾存放在潮湿环境,还要注意卫生巾的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