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又称为超敏反应,是指正常机体组织受损害后,免疫系统产生的反应。在作用机制上它同机体正常防御功能相似,只是超敏反应可能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组成免疫系统(见第16节)正常防御的抗体、淋巴细胞和其他细胞都参与变态反应,如输血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多数人使用变态反应这个词时,是指由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参与的反应。IgE抗体同特定的细胞结合,包括血液循环中的嗜碱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当IgE抗体与这些细胞内的抗原相结合时,就称为变应原,可促使这种细胞释放可损伤周围组织的化学物质。几乎所有物质都可成为变应原:尘埃、花粉、药物或食物,它们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变态反应的表现轻重不一,大多数人只是眼泪增多、眼发痒或打喷嚏,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心衰、低血压,导致休克从而危及生命。通常将这种类型的反应称为过敏反应,过敏的人可在不同情况下发生这种反应,如吃某些食物、服用某种药物或被蜜蜂螫伤后不久即可发病。
【诊断】
因变态反应多由某种变应原诱发,因此,诊断的关键是确定变应原。变应原可能是季节性植物或其制品,如草或花粉;也可能是其他物质如猫的皮屑、药物或食物。这些变应原与皮肤接触、进入眼睛、被吸入、食入或注射入体内后可引起变态反应。通常经医生和病人仔细查找可发现变应原。
【治疗】
避免接触变应原比治疗变态反应更重要。避免接触变应原应停用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安装带过滤器的空调器;把宠物关在屋外;不吃易过敏的食物;对工作环境过敏的应调换工作。季节性变应反应严重的人应搬到无变应原的地区。
其他措施包括减少暴露于变应原中,如对尘埃过敏的人,可不用易积尘的家具、地毯和布帘;褥垫和枕头用塑料膜盖上;经常打扫房间和拖地板;用空调器减少室内湿度使尘螨不易生长;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等。
某些变应原,特别是空气中的变应原很难避免,医生可用某些方法阻断变态反应,也可用药物缓解症状。
变应原的脱敏疗法
当某种变应原难以避免时,变应原脱敏治疗(脱敏注射)不失为一种治疗选择。方法为:开始将变应原以很小剂量注射到皮下,然后逐渐增加剂量至维持量。该方法刺激机体产生可防止变态反应的封闭或中和抗体。最终,血中的IgE抗体与抗原结合后滴度下降。脱敏治疗应谨慎行事,因为暴露于高剂量变应原太快本身就会产生变态反应。
虽然许多人都经历过脱敏治疗,但研究表明,它的作用、费用-效益比和危险-效果比并非令人满意,对某些人、某些过敏有效,而另一些可能较差。这种治疗常用于那些对花粉、尘螨、昆虫毒素和动物皮屑过敏的人,而那些对食物过敏的人则通常不推荐使用,因为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
如能坚持连续注射效果最好。治疗开始时每周注射1次,逐渐增加到维持剂量,然后过渡到4~6周注射1次。
抗组胺药物
变态反应一般根据病因、机体受累部位及其他特征进行分类。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类型,它是对空气中某些微粒过敏所致如花粉和草的微粒,以及霉菌、灰尘和动物皮屑等,表现为打喷嚏、鼻痒、流涕、鼻塞、瘙痒和眼部激惹等症状。变应性鼻炎可以是季节性的,也可以是非季节性的(常年性)。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是指对空气中花粉的变态反应,常指干草热或枯草热。
【症状和诊断】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较容易诊断。皮试和病史有助于发现引起过敏的花粉。
也可用色甘酸钠鼻腔喷雾剂治疗。它属处方药,价格比一般抗组胺药贵,常用于病变局部,如鼻腔和咽后部。如果抗组胺药和色甘酸钠都不能控制症状,则需要用处方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喷雾剂,该药有明显疗效,基本无副作用。若以上措施均无效,应短期(不超过10天)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来控制严重症状。
对于药物引起严重副作用的患者、经常不得不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患者或发展为哮喘的患者,应进行脱敏治疗,进行一系列脱敏注射防止变态反应症状出现(见第13节)。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脱敏治疗应在授粉季节前几个月开始。
有慢性鼻塞、流涕但无鼻窦炎、鼻息肉或其他过敏原因的人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性鼻炎,它不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见第213节)。
变应性结膜炎是眼结膜的变态反应性炎症。结膜是覆盖在眼睑内侧和眼球表面的一层精细薄膜。
大多数人的过敏性结膜炎是变态反应综合征的一部分,如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然而,也可单独出现在与空气传播物如花粉、霉菌孢子、灰尘或动物皮屑直接接触的人。发病时结膜充血水肿,眼睛发痒,大量流泪。
过敏性结膜炎主要治疗方法是口服抗组胺药,也可将抗组胺药同血管收缩剂一起滴眼来减少充血。有时抗组胺药本身或溶液中其他物质可使过敏反应加重,因此一般主张口服给药。如果估计患者可能接触变应原,可用色甘酸钠滴眼液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可用于较严重病例,但可引起某些并发症,如青光眼。使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期间,应定期测眼压。
用刺激性小的洗眼剂如人工眼泪冲洗眼睛,可减少眼部刺激感。应避免可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发病期间应停止戴隐形眼镜。当这些疗法都不能获得满意效果时,建议使用脱敏疗法。
食物过敏是指对特定食物发生的过敏反应。大多数情况是进食某种食物后感到不适,并无过敏反应,属于对食物不耐受。
【症状】
用少量进食或将食物提取液滴在舌下的脱敏疗法效果并不理想。用抗组胺药预防食物过敏的实用性不高,但对急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者有一定疗效。
过敏反应是一种急性的、全身性的、严重到甚至危及生命的变态反应,是在患者以前被某种变应原致敏后再次接触同一变应原时发生的。
过敏反应可由各种变应原引起,最常见的是药物、昆虫叮咬、某些食物或脱敏注射。第一次接触变应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例如,初次接触青霉素或被蜜蜂螫伤不会产生过敏反应,而再次接触则可能发生。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何时第一次接触过某种变应原。
当变应原进入血液同IgE类抗体起反应后就开始产生过敏反应。这种反应刺激细胞释放组胺和其他参与免疫炎性反应的物质,随之,肺部气道收缩,导致呼吸困难;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渗液,出现水肿和荨麻疹;心脏功能失调、心律紊乱和心输出量不足;最后引起休克(见第24节)。
类过敏样反应同过敏反应类似,但可发生在初次注射某些药物后(如多粘菌素、某些造影剂等)。它的发病机制没有IgE抗体参与,因此,不属于过敏反应。有些人,尤其是那些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患者,可因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引起类过敏样反应。
【预防】
对某些无法避免的变应原过敏的人,如昆虫螫伤过敏的人进行长期脱敏治疗可预防过敏反应。脱敏治疗不用于可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如青霉素或其他药物。如果必须使用某种药物(如青霉素或从马血清制备的抗毒素)时,应在诊断室或医院严密监护下进行快速脱敏。
有些人对X线检查中使用的某些造影剂有过敏史。医生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种造影剂,但必须使用时,可用不易引起反应的特殊造影剂。此外,可在使用造影剂前服用能阻断过敏反应的药物,如强的松、苯海拉明、麻黄素等。
过敏反应的首选治疗是注射肾上腺素。有昆虫螫伤后过敏或对某些食物过敏的人,特别是过敏反应引起休克的人,应经常自带注射器和肾上腺素,以备紧急情况使用。
通常用上述方法就可阻断过敏反应,但所有发生过敏反应的人都应尽快送往医院,因为需要严密监护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并有可能迅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使荨麻疹症状加重。由阿司匹林引起荨麻疹的患者对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对酒石黄(一种食品或药物染色剂)也会出现类似反应。不伴有荨麻疹的血管性水肿可能是一种称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疾病。
瘙痒常是荨麻疹最初出现的症状,紧接着在皮肤上出现表面光滑,比周围皮肤微凸、发红或苍白的风团,通常较小(<12mm)。当风团长大(大到20cm)时,在它中心区皮疹可能消退形成环状。荨麻疹风团可突然出现和突然消退,在某一处出现几小时后消退,然后可能又在别的地方出现。
有血管性水肿时,水肿的范围更大并可深达皮下组织,有时可累及手、足、眼睑、嘴唇或生殖器,甚至口腔、喉头粘膜和气道,引起呼吸困难。
如果荨麻疹出现很快并迅速消失,不再复发,就不必到医院检查。除了很明显是由某种因素引起的外,很难找出原因。但若不明原因的血管性水肿或荨麻疹反复发生时,就应到医院就诊。
有些突然出现的荨麻疹常常不经治疗可在几天甚至数分钟内消失。若病因不明,患者应停用所有非必需药物直到症状消失。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苯拉敏或羟嗪可缓解瘙痒和减少水肿。对很严重的瘙痒和水肿可服用几天强的松。
如果出现虚脱、吞咽或呼吸困难必须进行紧急治疗。在使用抗组胺药的同时应尽快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最好在医院急诊室进行,以便密切监护病人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一种与血液中补体1(C1)抑制物缺乏有关的遗传病。
Cl抑制物属补体系统的一种成分,补体是参与免疫和变态反应的一组蛋白质。Cl抑制物缺乏或活性降低可引起局部皮肤或皮下组织水肿,也可导致粘膜(口腔、喉、消化道)内水肿。外伤和病毒性疾病常促使该病发作,情绪紧张也可使病情加重。典型发作时水肿部位疼痛而不是瘙痒,不伴有荨麻疹。许多患者有恶心、呕吐和胃肠道痉挛,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上呼吸道水肿,可引起呼吸困难。检测血中Cl抑制物的水平和活性可以确诊。
有时用氨基己酸可终止本病发作。另外还可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激素,但尚未证实这些药物的疗效。急性发作时若患者很快出现呼吸道梗阻,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
有些治疗可预防本病的发作,例如,患遗传血管性水肿的人在进行小手术或牙科治疗前输入新鲜血浆以升高血中Cl抑制物的水平。也可使用提纯的Cl抑制物来防止本病发作,但这种方法尚未普及。为了长期预防,可口服人工合成甾体激素(雄激素),如司坦唑醇或达那唑,有助于刺激机体产生Cl抑制物。由于这些药物有男性化的副作用,所以对女性患者应注意掌握剂量并密切监护。
肥大细胞增多症是由于肥大细胞积聚于皮肤,有时积聚在身体其他部位引起的疾病。肥大细胞是一种产生组胺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
物理性过敏是因某些物理性刺激,如寒冷、日光、热或轻微损伤引起变态反应出现的症状。
皮肤瘙痒、皮疹和荨麻疹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有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对日光照射反应过强(光过敏)可导致荨麻疹和不常见的皮疹(见第205节)。光过敏可因服用某些药物或皮肤涂抹某些物质而诱发。
对热特别敏感的人可出现一种称为胆碱能性荨麻疹,是一种小的、剧痒的、相互独立的风团,周围有一圈红晕。胆碱能性荨麻疹也可出现在运动、情绪紧张或其他引起出汗的活动后。对寒冷特别敏感的人,暴露在寒冷中可出现荨麻疹、浮肿、哮喘或流涕、鼻塞等。
有些人运动后可引起哮喘或急性过敏反应。
极罕见的情况是运动诱发过敏反应,可出现在剧烈运动后。有些人仅仅在运动前吃了某种特殊食物以后才发生。
运动性哮喘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能够运动而不出现症状。在运动前15分钟吸入β肾上腺素类药物可能有效。色甘酸对有些人有效,对有哮喘既往史的患者采用通常预防哮喘的方法能预防运动性哮喘发作(见第37节)。
变态反应性鼻炎分常年性与季节性两类。两者临床表现与发病机理基本相似,主要为吸入了致敏原而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致敏物多为屋内尘土、螨、霉菌、动物脱屑、禽毛等。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致敏
宿主感染寄生虫以后所产生的免疫反应,一方面可以表现为对再感染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也可发生对宿主有害的变态反应(allergy),又称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reaction)。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起步较早,于50年代中期曾对鹅不食草、苍耳子、丹皮等单味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70年代以后又对本病的辨证规律进行了探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对本病的病因病理的认识基本趋
益气健脾,化痰和胃。治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产后或失血后,惊滞气种种,节滞败血,一疼内恶物下;及败血作病,或胀或痛,胸膈胀闷,发寒发热,四肢疼痛。
温阳化湿,和营解表。主治上海地区称之为“湿温伤寒”属于阴证类型的患者。
治臁疮日久,顽疮结毒。
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心悸气血两虚证,可改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多梦。
开达膜原,辟秽化蚀。主治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或1日3次,或1日1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囊,脉弦数,舌苔垢腻。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气阴不足,瘀血阻滞所引起头晕,头痛,心悸,气喘,乏力。
时疫温疟,山峦瘴气,黄病痰癖,时气伤寒,痎疰发痫,赤白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