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思维及方法处理医患关系2016全国两会访谈

各位网友,大家好![2016-03-1113:38]

所谓“看病难”,我个人认为是相对的。就挂号而言,大医院的紧俏专家还是少数,多数看病还是可以的,挂号也不是难到那个程度。从简单的原因来讲,病人都喜欢找知名的专家。不一定是大病,也不一定是难病,凡是有这方面的问题,有病就喜欢找知名专家,这是出于信任的问题。这样就比较集中在某一部分医院的某一部分专家。[2016-03-1113:41]

从深层次的原因来讲,主要是我们国家资源的问题。所谓医疗资源的够还是不够,应该说资源是够的,或者说基本能够满足患者需求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资源分配不均衡。比如东西部的差别、城市和农村的差别,这是最主要的问题。这几年的改革主要是强基层、保基本,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对一百所卫生院的建设,对基层医院已经有所加强。[2016-03-1113:43]

没错。您刚刚说的,我特别认同,不光是老年人,还有很多文化水平较低的来自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人们确实不会使用网络。[2016-03-1113:47]

不会。我们医院的老年病人多,很多人都反映不会网上预约,确实有这个问题。[2016-03-1113:47]

剩下的问题,第一就是互相信任的问题,没有充分沟通。第二是病人和家属的期望值非常高。但是,医学受到科学发展的限制,人类对人体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医疗的疗效和病人期望值的差距太大。因为病人认为到了医院以后,医生就可以手到病除,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存在认识差距的问题。第三是我国的医保政策和费用的问题,有一部分问题是费用引起的,病人认为花多了医院认为是必需的,或者医生认为检查是需要的。尤其是涉及到病人自费的部分,容易发生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就引起了医疗纠纷。[2016-03-1113:51]

还有一方面,有没有医生本身的问题?有。他的医德、敬业精神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多跟病人说一句、多沟通一句,问题就可能不会发生。这是从医院的角度来说存在的问题。[2016-03-1113:52]

最难的问题就是医患纠纷。什么是纠纷?不是医疗事故、不是医疗差错这样定性的。医疗纠纷就是患者和家属认为你有问题,医生和院方认为自己没问题,我尽力了,这就是医疗纠纷,双方之间存在矛盾。患者认为花钱了,就应该治好。医生认为医疗上只能做到这一步,不成功的比例就是百分之几十。有的人说,我到商店花了钱就可以买到这个东西,为什么在你这儿花钱,还得不到效果呢?这个问题处理起来比较难。一旦发生纠纷,医院认为有些情况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医院也尽了很大的责任。但是,患者和家属认为就应该治好。这个问题的处理比较难。[2016-03-1113:54]

没错,我们也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事件,确实呈现这样的特点。胡大法官从法院接触的医疗纠纷案件来看,呈现什么样的特点?跟王院长说的是否相同呢?[2016-03-1113:54]

在您平时审理的案件中,包括王院长平时遇到的案例来看,这些年的医患关系是否还出现新的问题,除了数量增多,还有哪些新的变化?[2016-03-1113:58]

我们也进行了研究,不仅是量多的问题,还有新的特点。一是医患冲突比较激烈,甚至暴力倾向明显,暴力伤医杀医事件时有发生,危害后果严重。二是医患纠纷引发的医闹甚至是职业医闹比较突出,严重扰乱医疗秩序危害医院财产和医护人员人身安全。[2016-03-1113:59]

三是当事人之间诉求严重对立或差异巨大,往往不愿意不善于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纠纷维护权利,或者患方漫天要价或者医方一毛不拔,人民法院息诉罢访难度增大,甚至引发上访申诉。四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往往借助网络或新闻媒体炒作,向主管部门或办案机关施压,干扰依法公正处理。[2016-03-1113:59]

五是当事人之间缺乏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患者怕医生不负责任过度治疗滥用医疗措施,医生怕患者动不动就告状就索赔,一旦治疗效果不佳就会秋后算账,医患关系出现了相互猜忌相互诋毁的不正常现象。[2016-03-1114:00]

另外,据去年的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白皮书披露,13.07%医生受过身体上的伤害,据统计仅仅有33.9%的医师对目前的收入表示满意,有60%、70%的医生甚至更多的比例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这和几千年来我们国家的中医和中药主要靠家族传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2016-03-1114:00]

这也是每位网友在看病的过程中都能遇到,或者是体会到、听说、看到过的。王院长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哪些新的变化?[2016-03-1114:01]

我完全同意胡大法官从法院受理案件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从医院的角度来说,现在患者和家属的自我维权意识非常强。对于很小的事情,他们都有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这也是好事,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权利。现在向医院提出的诉求,除了具体的,比如花钱多了或不应该花钱,很多情况是患者希望从精神损失方面要求进行赔偿,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提交法院以后,我们就不会接触了。[2016-03-1114:04]

说起医患关系,好像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切身的角度谈出一些情况,谁都有生病的经历,谁都听说和看到过,抱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也有很多。到底怎么解决,这才是大家非常迫切看到的。胡大法官就建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来处理医患关系,应该怎么理解?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法律去解决?[2016-03-1114:05]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形势下,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认为也是处理医患纠纷的基本方式,这也是国外解决医患纠纷的基本方式和经验。现在我们国家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章,包括王院长他们医院的管理规范、操作规程都比较完善。我觉得,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以行业调解、诉讼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也比较完善。可供纠纷双方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也已经很多了,所以不需要采用非理性非法治的纠纷解决方式解决诉求。[2016-03-1114:09]

用法治方式解决医患纠纷就是要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作为评判双方对错的准则,作为维护当事人正当权利、确定双方责任的基本依据。对于调解机构和人民法院依照法律作出的调解和判决,应当尊重和认真履行,不能因为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就闹访。[2016-03-1114:10]

在目前来说,医生和患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呢?请胡法官介绍一些具体内容。[2016-03-1114:10]

另外,也需要承担八项义务:一是向医院如实的陈述病情;二是遵守医嘱;三是支付费用;四是尊重医护人员;五是遵守医院的规定;六是不殃及他人的义务,不要影响别人,不要把自己的病传染给他人;七是爱护医院的公共财物;八是接受强制性治疗义务。[2016-03-1114:14]

我觉得还应该更广泛地宣传出去,才能依法遵守。从医院的角度来说,还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来保障?从患者角度来说,又该注意哪些问题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呢?[2016-03-1114:15]

从医院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告知患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正如刚刚胡大法官介绍的八项权利、八项义务。我们事先都会告知病人。刚刚胡大法官讲的治疗方案的选择,病人是有权利选择的。国家规定的一类传染病、烈性传染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一般来说是没问题的。对于病人要承担的义务,我们也要让病人签字的。除了国家规定的八项义务,有的医生要承担教学任务,可能要询问一下病人,要给学生做做示范。[2016-03-1114:19]

入院前有一些病史,告诉病人,他的体液和手术切下的病患标本在不影响的前提下可能会作为科研用,都要告诉病人,病人同意就签字。比如切下来的肿瘤,除了诊断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有一部分也要用于研究,也是为了人类抵抗疾病,这是从患者的角度来讲,入院时专门有患者须知,包括了医院的规定,实际上就是遵守八项义务。在住院期间,不能随便抽烟,也不能想回家就回家,这是不行的,需要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2016-03-1114:19]

从医生的角度来讲,从当医生在医院工作那天起,我们就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另外就是一定要尊重病人的权利,这是必须的。最核心的就是告知,一定要让病人和家属知情。另外就是保护好病人的隐私。我做了30多年的医生,我感觉这两点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别把病人的病情说出去,另外就是一定要告知病人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应该准备怎么处理,有的是有选择的,我们有三套方案,可以手术,可以化疗,可以放疗,是可以选择的。可能有些病人通过手术已经没有机会了,放疗也不合适,只有化疗一种办法,我们会告诉病人,知情很重要。这样也可以大大缓解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我们经常讲让患者和家属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共同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实际上就是让病人选择,我们可以一起研究,把几个方案的利弊都告诉病人,大家一起商量,减少纠纷的发生。[2016-03-1114:23]

我主要从患者的角度讲一讲。刚刚王院长讲的已经涉及到一些问题。第一,像我们也都是患者,要了解医疗行业的特点和医疗治疗结果的规律,它是有风险的,是不确定的。患者本身也要树立风险意识,不能让医院一家来承担风险。我们现在起草司法解释、制定司法政策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合理公平地分配责任和风险,不能让医院和医生单独承担医疗风险,这样他们的压力过重,可能就会进行过度治疗,不敢创新,最终损害的也是患者的权益。这是第一点。[2016-03-1114:26]

第二,要遵守医疗秩序,要配合。我觉得患者的配合很重要。我们有亲友到医院住院做手术,患者也要体现出对医生、医院的高度信任,不要像防小人一样的防。你越信任他,医生就会越轻松,他就越能没有顾忌、没有负担的开展医疗活动。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三,患者也要体谅医生,医疗不是万能的,就像法律一样,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生老病死是人的规律,也是人之常情,不能觉得任何病都能治好,或者是任何的时机医生都能把握住。从患者的角度,应该要体谅。第四,一旦发生纠纷,患者要理性对待,按照法律规定依法维权。[2016-03-1114:27]

请王院长从医院的角度讲一讲。[2016-03-1114:33]

胡大法官讲的非常严谨,很有条理。从我们医院的角度来讲,首先是医疗的特殊性,它是高风险、不可重复的治疗。如何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这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从医生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在教育医务人员,不光是医生,包括护士、进行检查操作的技术员、医院的所有员工,包括后勤工作人员,对病人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你是做这个行业的,就要有起码的道德要求。[2016-03-1114:36]

另外,我们经常讲对待病人要换位思考。如果这个老人是你的父亲,你会怎么想?待病人如亲人,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教育医生。[2016-03-1114:37]

第三,要增加病人和医生的沟通。从患者的角度来讲,首先要具备初步的医疗知识。就是刚刚胡大法官讲到的问题,医疗技术还是有限的,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探讨的未知数还是很多的,再加上衰老的自然规律,很多情况都是不可逆的。现在有一部分癌症是攻克不了的,防不胜防。如果早期发现,有机会还可以治疗,晚期也就没有办法了。能够让患者对医院、医生的期望值不要那么高,一定要实事求是的评价他的身体状况和疾病,这样医患关系就会比较好解决。[2016-03-1114:39]

通过我个人做医生也有一点体会,我们面对的是人,医学虽然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特别是临床医学,实际上它带有社会学的属性。因为要很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病人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不一样,他的需求、想法、知识层次不一样,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医生一定要了解病人的需求。[2016-03-1114:40]

需要多沟通。[2016-03-1114:40]

确实是。[2016-03-1114:42]

医王孙思邈说过一段话,意思是不论年老、年幼、不论有钱没钱,不论什么地位,一律平等,这就很重要。[2016-03-1114:42]

医院和人民法院为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还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有哪些更好的办法呢?[2016-03-1114:44]

一是发布两批涉医犯罪典型案例。2014年发布的第一批涉医犯罪典型案例有王英生故意杀人案、王运生故意杀人案、刘晓东故意伤害案、卞井奎等寻衅滋事案。2015年发布的第二批涉医犯罪典型案例有连恩青故意杀人案、王敏寻衅滋事案、陈金泉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赵君堂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这些案件都依法受到严肃处理。[2016-03-1114:44]

二是2014年两高和公安部、司法部、卫计委联合公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意见》有三大亮点,一是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处罚依据。《意见》规定故意杀害、伤害医务人员,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侮辱恐吓医务人员及扰乱医疗秩序等六类典型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将受严惩,为司法实践提供处罚依据。二是精准定位剑指职业“医闹”。《意见》提出对故意扩大事态、教唆他人实施涉医违法犯罪行为或借医疗纠纷实施敲诈勒索的“医闹”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有关规定从严惩处。三是三道程序化解医患纠纷。医疗机构设投诉管理部门,第三方调解机制,法院诉讼。[2016-03-1114:45]

三是制定司法解释。最高法院已经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起草了《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这个解释稿,总体思路一是对一些关涉法律规范理解适用的基础性概念做出解释,最大限度消除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前提性障碍。二是对法律规定中的抽象性、原则性条文进行操作性作业,为审判实践提供明确具体和统一的判断标准。三是结合审判实践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切实增强法律规定的针对性。从价值取向讲,解释稿寻求四个方面的平衡:第一,要合理分配医疗的风险;第二,要促进医患双方建立互相信赖,互相理解的关系;第三,要有利于促进医学健康发展;第四,要有利于保障患者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2016-03-1114:45]

这个解释稿有几个亮点,比如举证责任的分配,鉴定问题等都本着公平的原则做了完善和调整。如进一步具体化了鉴定提起的程序、鉴定的主体、鉴定的规程以及鉴定结论的使用等,这对促进涉医案件司法鉴定的规范化具有重大意义。这个司法解释现在正在征求全国人大法工委的意见,待各方面的意见都回来后,这个稿子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即可发布。[2016-03-1114:46]

四是积极建议立法机关修改法律,推动“医闹”入刑。将聚众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纳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中予以打击,对医疗秩序特别保护。[2016-03-1114:46]

非常感谢胡大法官。[2016-03-1114:46]

从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角度来讲,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医疗纠纷、医疗过失问题。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医院和当事人医生的负担,让他们可以更专心地为更多的为患者服务。在国外的情况是一旦医生出了问题都是由别人来解决。[2016-03-1114:48]

是通过第三方解决?[2016-03-1114:48]

对。也可以通过他的私人律师处理,他本人是不介入的。我们国内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不但医院要投入很多精力,当事人医生也要投入很多精力。我个人认为胡大法官讲到司法系统制定司法解释,让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政府对这方面也是有要求的,我们医院的医务人员也是有期盼的,全社会也是有需求的。这样可以更公正的看待这些问题,更公正地处理这些问题。这样能够更加规范和净化医疗行为。[2016-03-1114:49]

THE END
1.谈谈如何解决当前医患关系的认识医疗纠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要加强医院的人性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与患者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渠道,缩短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医患之间的理解,减少误会,规避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构建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建设与发展。 1.3优化医院盈利模式 部分医院经营思想偏差,而且由于客观存在的激励的医疗市场竞争,医院在效益上...http://www.027yaju.cn/yiliaojiufen/20039.html
2.医患关系的痛点在哪里?又该如何治?代表委员这样把脉开方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在自己的人大议案中提出,公立医院一定要实现应有的公益性,只有这样医疗改革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才能理顺,紧张的医患关系才能得到根治。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政府投入——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关键 ...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Oezaombg9UxEA7j5VM4o170311
3.依法审理医疗纠纷案件,多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对病情的解释要简单明了,合乎逻辑,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误解和思想顾虑;加强纠纷高危患者的管理,及时消除纠纷隐患,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增进了解,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改善医患关系。五是加强医疗卫生法律和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的培训。医疗卫生法律和诊疗护理操作常规是每位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https://www.zscourt.gov.cn/flsw/llyj/content/18335/73916.html
1.如何实现医患关系互信和谐的目标四、改善医护人员关系的途径有哪些? 招聘医护人员的途径: (一)去人才市场招聘应届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和护理专业的的毕业生; (二)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注明招聘岗位、招聘人数、条件、报名考试时间和地点,报名时需要带些什么资料等。 五、如何解决医患矛盾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医患矛盾日趋激烈,严重影响了医院...https://www.zzjyw.cn/yihu/40381.html
2.医院医患关系如何解决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医患关系并不是非常理想,并且很多的地方由于一些问题,医患关系越来越不好,对此医院也非常的重视,医院医患关系如何解决,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那么如果想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医院医患关系如何解决 1、强化政府职能。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健全...https://mip.66law.cn/laws/429192.aspx
3.如何缓解医患关系?导读:其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医疗制度必须适应社会化方向。必须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打破垄断,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医疗行业。通过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建立更有效的新型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如何缓解医患关系? 一、如何缓解医患关系? 为缓解医患关系紧张关系,在加大医疗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和健全若干配套...https://www.64365.com/zs/785585.aspx
4.论怎样处理医患关系(精选8篇)论怎样处理医患关系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医患之间的关系,由于医疗产业化导致的医院逐利行为等因素,造成互不信任,极易造成医患冲突和医疗纠纷。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主要解决了病人看病累、看病烦的问题;而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还是依靠政府通过新医改解决。我认为:通过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医患沟通,提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hv9n2h8.html
5.谈谈医患关系范文6篇(全文)一、解决医患关系紧张需要医院在某些项目收费上做到透明化,只有这样,患者才会消除本身的疑虑性,对于一些情况才能有所了解。 二、解决医患关系紧张需要在二三线城市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医资力量一定要加大数量和质量上的配备,减少大家对于北京、上海这些大规模医院的依赖性。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4vpyc24.html
6.护士如何处理医患关系护士资格考试保持耐心,尊重患者,倾听需求,清晰传达信息,及时沟通,解决疑问,保持同理心。https://www.bkw.cn/hszgks/ask/2678796.html
7.怎样改善医患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及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对健康需求的扩大,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对医疗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医患纠纷日益增多,严重影响医疗事业的发展。 https://mip.jy135.com/guanli/155307.html
8.医患沟通心得体会(通用21篇)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后,我们克制的态度、妥善的语言、善意的关怀等方法才能解决一些问题,以由人推己,以己推人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从而化解矛盾。 医患沟通心得体会 3 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这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以医疗为中心,以维护患者健康为目的。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30507122022_7019726.html
9.医患冲突舆情如何解?这有一份详细应对处理策略四是在具体医患冲突事件中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主动与患者加强沟通,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解决方案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为修复医群关系添砖加瓦。 三医媒关系是关键 媒体在舆论议程设置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媒体对于医患冲突报道的频率和倾向性,往往影响甚至左右公众对于医患、医群关系的认知和态度。 http://www.uuwatch.com/newsDetail?nid=102
10.关于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精选9篇)而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甚至医患冲突,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政府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年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扩大医疗服务供给,缓解医患双方的供需矛盾,特别是要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力度,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https://mip.ruiwen.com/gongwen/diaochabaogao/513365.html
11.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和谐医患关系:简单讲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在医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协调匀称的相互关系。通俗一点就是指在医学活动的过程中医生与病人之间接成的和睦、融洽、相互理解信任的一种人际关系。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 https://www.wenshubang.com/linchuangyixuebiyelunwen/20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