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目前北京多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人数陡增,部分医院儿科床位一床难求。
每到这个季节,也是儿科医护人员最繁忙的时候,加班加点成为工作常态。
鼻病毒感染上升最为明显
近几日北京寒潮来袭。11月26日下午,“医学界”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看到,候诊大厅里挤满抱着孩子的家长,挂号处、取药处排起了长队,输液室也已经坐满了患儿,部分家长不得不带着孩子在其他位置输液。
市民张女士的女儿今年8岁,前不久出现了咳嗽、发热等症状,被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她一开始还不算特别严重,症状很轻,但吃了两天阿奇霉素效果不好,直接发展成肺炎了。这还是孩子第一次得肺炎。”张女士告诉“医学界”。
周薇告诉“医学界”,“自从去年年底的肺炎支原体疫情暴发后,今年一整年,肺炎支原体仍处在阶段性活跃状态,时不时还会出现几例重症患儿。”
上月末,在北医三院就诊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达到高峰,“最近一周,每天的门诊量又上升到了约700人次,各种病毒、细菌感染混杂,天气冷了,病原体都开始活跃。”
根据周薇的观察,门诊患儿中以鼻病毒感染的上升最为明显,“以往我们认为鼻病毒就是儿童感冒最常见的病毒,症状较轻,但今年很多孩子嗓子疼、头疼得厉害,有的还合并了支原体感染。我们甚至接诊过鼻病毒肺炎,这不太常见。”
“而在住院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低龄儿童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偏肺病毒感染则较多,这几类病原体感染后的风险相对较大,疾病容易进一步发展。”周薇说。
北京儿童医院石景山诊疗中心、石景山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胡惠丽同样告诉“医学界”,近一个月来,儿科就诊人次约为平时的2-3倍,病房处于满床状态。“主要以肺炎支原体肺炎为主,其次是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在今年也出现波动升高的趋势。”
相比北方地区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根据中疾控的监测数据,南方地区阳性率居首的则是鼻病毒。
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范娟形容,当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就像“乱炖”,“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均有检出,病房收治的患儿则以腺病毒、鼻病毒感染居多。”
各类病原体散发,如何诊治?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在2024年第47周(11月18日-11月24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仍处于相对低流行水平,但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鼻病毒感染在流行期波动,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检测阳性率连续两周小幅增加,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则有所下降。
由于当下各类病原体同时活跃,几位专家告诉“医学界”,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在门诊中对患儿的病情做出精准的初步判断,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一旦患儿发热情况较重,或是咳嗽剧烈、影响睡眠,就要进行病原学检查,范娟说,“包括做血常规区分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然后通过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核酸检测,筛查流感、肺炎支原体、腺病毒、鼻病毒等。”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部分病原体快速核酸检测只需1小时就能获得结果。
目前,流感高峰还未到来,在临床有零星病例出现,作为一种有着特效治疗药物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流感病毒感染通过抗原检测筛查后,可以快速开具相应药物。
“对于流感检测阴性的患儿,如果咳嗽较重,精神状态不佳,我们会及时给予干扰素雾化治疗,并适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排查孩子是否有肺炎倾向。”周薇告诉“医学界”。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但去年年底,我国药监局批准了首个呼吸道合胞病毒长效单克隆抗体,用于婴幼儿注射以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我们医院也已完成了100多例注射,在明年升温以前,这对高危婴幼儿是一个相对有效的保护手段。”周薇说。
石景山医院也从今年10月起开展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单抗注射工作,据胡惠丽介绍,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态势相对平稳,“但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它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导致毛细支气管炎或喘憋性肺炎,造成严重并发症,需要重视。我们也一直在监测中。”
“大医院人多,存在一定的交叉感染风险。我们最近也碰到一些患儿,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毒、细菌多重感染,治疗起来相对棘手。”周薇同样认为,根据孩子状况,发病初期不一定要“一窝蜂”地前往大医院。
但两位专家同时强调,对于极低龄患儿,或孩子状态萎靡、咳嗽严重、呼吸急促甚至喘憋,无论是发病第几天,体温多少度,都应该及时前往医院。
“门诊中,我们碰到病情较重,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或已连续多日高烧不退的患儿,不管床位再紧张,我们都不会轻易让他们离开,需要收治入院完善各项检查和治疗,以防病情进一步进展。”周薇说。
儿科最繁忙的季节
“家有小孩,每年年末就是渡劫,肯定要病一场,去医院排大队。”家住成都的张女士告诉“医学界”,11月初,她的孩子因为发热不退、咳嗽加剧等就医,在急诊等候数个小时才看上病,后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当天就住院了。
“焦头烂额”的不只是家长,秋冬也是儿科医护人员最为繁忙的季节。
周一(25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半,周薇一共接诊了80余名患儿,饭还没来得及吃又赶往火车站,前往位于张家口市的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这几乎是儿科医生年末的常态,相比去年年底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峰,今年都还算不上忙了。”
为了满足儿科就医需求,截至今年10月,北京市以北京儿童医院、北医三院等5家三甲医院为核心医院,建设了7批紧密型儿科医联体,覆盖16区40余家医疗机构。同时,全市还有35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提供儿科诊疗服务。
周薇参与了海淀区基层儿科医生的培训工作,“肺炎支原体耐药是这两年比较棘手的问题,医生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疑问。但根据我们的经验,患儿确诊后还是应尽早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即便感染的是耐药病原体,及时的抗生素治疗也对后续缩短病情,减轻症状有所帮助。”
从规范化诊疗到院内药品、人员等的储备,周薇观察到,海淀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
“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家长还是习惯性认为,孩子生病了一定要去三甲医院。”周薇告诉“医学界”,在她近日的门诊中,有接近30%的患儿病情较轻,完全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
胡惠丽同样表示,目前北京的大多数基层医院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检验检查技术,北京儿童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在常用药品配备上也做到了同质化管理,符合条件的患儿可以回基层医院完善治疗。
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常昭瑞强调,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各类呼吸道疾病上升风险逐渐增加。其中,“对于有疫苗可预防的呼吸道疾病,应尽早按照接种程序开展疫苗接种。”
北京卓正医疗儿科医生孔令凯告诉“医学界”,目前儿科或儿保医生给孩子们推荐免疫接种时,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性单抗和流感疫苗相对是首选。
孔令凯表示,1岁内,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存在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高危儿童,或是家中有兄弟姐妹、经常暴露于二手烟等环境下的孩子,面临较高的下呼吸道疾病风险,建议注射呼吸道合胞病毒单抗。
针对流感疫苗,他根据国家流感中心往年数据分析,预计到12月中旬,“流感发病率还会明显升高,到2025年1月底左右达到高峰。而流感疫苗接种后需2-4周起效,现在可以提前安排接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