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看病难破解人口医疗人群贫困医保疾病

作者:王前强等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贫困人群在参加新农合等医保以后,面对重特大疾病仍然无法享受到切实的医疗保障,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仍然严峻。基于可行能力理论视角,要改善广西贫困人群医疗保障不足的现状,仅简单地把贫困人群免费纳入医保体系,而忽视贫困人群实际医疗保障水平及其获得应有保障权利能力低下的实际状况,会直接降低健康扶贫政策的实际绩效。主要原因包括贫困人群的可行能力低下、获得高端医疗服务的交易成本太高和普惠式的健康扶贫制度设计等。

广西贫困人群医疗保障的现状

1.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2016年,广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96.4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30.7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65.7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26.54万人,较2015年增加1.14万人。另一方面,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3%;新农合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180.64亿元,享受待遇6651.49万人次。

2.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广西从2012年底开始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至2015年10月,广西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区政策全覆盖。大病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参保个人医疗报销比例提高了16个百分点,2016年最高补偿达48万余元。2015-2017年,广西城乡居民的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不高于35元,对经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农合补偿后还需个人负担的超出各地确定的大病保险起付线(5000—6000元)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广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普遍实行“一站式”结算,对参保个人合规医疗费用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3%。

3.广西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情况

到2015年底,广西下达中央和自治区医疗救助补助资金6.61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5.61亿元,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1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各项医疗救助工作。全区共支出7.26亿元医疗救助资金,救助困难群众197.71万人次。2013-2015年广西城乡医疗救助情况及困难群众救助情况见表1,2。

自2013年起,广西各地市陆续针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员启动大病保险,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赔付。以柳州市为例,大病保险起付线为5700元,超过起付线以上的分段赔付,分为0-3万元(含3万元)、3-5万元(含5万元)、5万元以上3段,对应赔付比例为60%、70%和80%。

4.贫困人群医疗保障专项调研基本情况

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在一年内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没有住院的原因有65%是经济困难,80%的调查对象可以接受的新农合最高报销点(起付线)在500元以下。

调查对象中能接受最高垫付金额为1000元的占21.4%,2000元的占16.0%;医保报销后,认为个人承担医疗费用负担仍高于适中水平的为54.1%;对于超出经济能力范围的医疗费用,84.8%的调查对象选择借钱治疗。由此可见,贫困地区人群在经济等方面条件的制约下,对医疗费用的负担能力较低,医疗保障度的需求随之增大。

5.广西为精准扶贫打下良好信息管理基础

广西贫困人群获得医疗保障的主要问题

由于医疗保险的起付线门槛偏高,医疗费用报销程序繁琐,额外交易成本压力过大等原因,对部分极贫困人群而言,医疗保障难度较大。政策性医保报销比例有限,患重特大疾病的贫困人群仍无法承受自费部分,继而放弃到大医院看病就医,导致贫困人群医疗保障可及性较低。

1.医保广覆盖下,重特大疾病贫困人群仍无法跨越医保“门槛”

2015年,广西新农合参合率达99%以上。现阶段基本医保已覆盖城乡,但大病保障制度仍不健全,对于收入水平不高(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由于新农合和大病保险的保障水平不高,医疗救助制度兜底能力不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和风险还比较突出。

目前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共存的是贫困家庭中“因病更贫”。在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就医过程中产生额外交易成本的双重压力下,患有重特大疾病的贫困人群仍不敢跨入与之匹配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另一方面,现行的医疗保险报销制度设置起付线的初衷是防止逆向选择出现,但对于患有重特大疾病的贫困人群而言,温饱问题已难解决,更无法谈及看病就医的“门槛费”。

此外,现阶段普遍实施的医疗费用先垫付后报销制度和医保异地报销机制不及时也成为阻碍重特大疾病贫困人群就医的主要因素,并且极大影响患者二次就医的及时性。

调查中发现的典型案例: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蒲源村女村民郑某,患有脸部巨型骨肉瘤。丈夫早逝,两个孩子均辍学在家。因村里人及亲戚均畏惧她的怪病,种出来的水果、粮食等作物没人敢要,家庭年收入几乎为零,存款仅11.80元。

由于巨额的交易成本,使患者一直不能到大医院就医,一拖就是10多年,直到2015年初才在各方力量的帮助下得到妥善治疗。但是在帮助病人治疗的过程中,受现有政策的局限,新农合无法让病人先治疗后付费,民政部门有钱却无法为病人先垫付治疗费用等问题,都给调查组留下深刻印象。

2.医保报销手续繁琐,阻碍程序畅通性

医保报销的便捷性和及时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家庭的支付压力。但现行的一站式结算服务落实仍不到位,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未实现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医保报销程序过于繁琐,审核多部门管理,办理证明繁杂,给贫困人群的医疗费用报销形成了程序上的阻碍,严重影响该类人群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畅通性。

3.享受重特大疾病救助人群的局限性

广西自全面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起,特困供养人员等5类人员在患有27种重特大疾病时,经各种保险补偿(报销)后,自付费用仍超过3万元的能获得相应救助。

例如,某重度残疾人患肺癌,在经各类保险补偿(报销)后,还需自付5万元住院医疗费用。该患者可先申请城乡困难群众住院医疗救助,获得1.5万元的补偿。如此一来,其需自费的3万元以内部分就只剩下1.5万元,另外还有超出3万元的部分为两万元,这两万元可以申请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按规定可获得5000元报销补偿。

算下来,该患者真正自付的部分为3万元。如果患者是“三无人员”、五保户等一类人员,这3万元的自付部分100%给予住院医疗救助,而超出的两万元,可获得50%的救助补偿。

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特困人群仍无法承担经各项报销救助后的自费部分,而享受得起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保障政策的人群仍是可支付自费部分的相对富裕的人群,尚未能达到保障重特大疾病贫困人群享受医疗服务的目的。

4.现有医保制度没有把医疗外的成本纳入报销范围

5.信息宣传不到位,贫困人群解读政策有碍

导致贫困人群“有医保、保障低”困境的主要原因

1.贫困人群的可行能力低下

阿玛蒂亚·森提出的可行能力是指:一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可行能力因此是一种自由,是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可行能力是个人选择与社会机会的交集,个体的选择能力具有核心作用,个体能力的贫困,不仅要与社会机会相结合,而且要与社会机会结合解决。

能力贫困与社会机会缺乏不仅相互依存也相互转换。所谓的能力贫困是相对于机会缺乏而存在的,倘若一个社会提供的机会足够多,则能力贫困就显得相对少。而能力贫困则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进而影响社会机会的提升。贫困人群社会机会相对较少,该群体组合“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能力不足,进而造成其可行能力低下。

而其多维贫困理论下的“健康贫困”,不仅是指身体状态的贫困,同时也包含了能力的“贫困”。贫困人群使用医疗保障的能力严重不足,若没有特殊的社会支持系统,对部分文化程度极低的贫困人群而言,获得实质性的医疗保障能力几乎为零。

2.高端医疗服务及医疗外交易成本过高,贫困人群社会支持系统落后

随着大型公立医院的扩张,医疗机构高技术医疗产品的广泛使用,相对于基础的医疗服务,高端医疗服务将需要更高的交易成本。

据统计,2011-2013年广西某三甲综合医院医保病人人均住院医疗费用在8000—10000元之间,大额费用病人人均费用在8.8—9.4万元之间,如此高昂的医疗费用对于普通工薪家庭已产生不小压力,经济受限严重的贫困人群更是举步维艰。而交易成本越高,医疗活动顺利完成的概率就越小,当交易成本超过患者支付能力范围时,就会产生交易失败。

此外,在贫困人群的医疗保障工作中,医疗保险报销、低保条件申请、医疗救助申请等工作程序与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政策知悉程度有直接关系。在我国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对于文化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贫困人群而言,这些方面的申请程序会极大地影响其对医疗服务的利用。

3.普惠制式的健康扶贫制度设计,钱没有用在刀刃上

扶贫资金,既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也是精准扶贫的“助推剂”,承载着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重要使命。怎么把扶贫资金用好,用在该用的地方,对实现精准扶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情况来看,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实依然存在缺资金、缺设备、缺人才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贫困人口就医需求进一步释放后,医疗费用的增长、完成健康扶贫工程建档立卡等项目新增资金等负担会进一步加大。

下一步,补齐基础卫生设施和人才的短板,着力抓好健康扶贫资金的落实,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才能进一步加快推进健康扶贫建设。

4.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重负,公立医院不应冷落贫困人口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在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内,统筹基金与个人分别负担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50%。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2%,患大病和患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疾病负担重。重大疾病已经成为横亘在贫困人口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理应为普通大众乃至低收入人群服务,但目前,公立医院,尤其是城市三甲医院收费标准普遍偏高,但其在治疗大病重病上具有优势,又不得不成为患者的首选,部分贫穷患者难以负担高昂的治疗费用,导致因病致贫。应扭转过于强调医院创收的倾向,让其成为群众医治大病、重病和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平台。

贫困人群健康扶贫对策和建议

1.公立医院为贫困人群设立医疗救治“绿色通道”,探索贫困人群免费医疗政策

印度公立医疗机构针对贫困人群的“免费医疗”保证了制度的公平性。与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绝对主导的情况不同,印度在公立医疗机构确保贫困人口获得医疗服务的同时,发展私立医疗机构,后者在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借鉴印度经验,将政府的办医导向偏向于贫困人口,同时给市场留出发展空间,使私人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药品市场都得到一定发展。

针对贫困人口实行免费医疗政策,覆盖患者的挂号费、检查费、住院费、治疗费、住院病人的伙食费等。根据贫困人口的卫生服务需求建立合理的需求引导机制,引导贫困患者合理就医,减少过度的需求,完善费用控制机制。

现在过于“奢侈化”的公立医院在经济上对贫困人群立起了不可企及的高墙,应探索建立针对中国贫困人口的公立医院,配备诊疗大病重病的医疗设备和医务技术人员,完善针对大量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体系,为贫困人口服务,同时鼓励私立医院的健康发展,维护政府在卫生服务中公平公正性的主导地位。

2.改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政策,降低非必要的交易成本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特大疾病的医保和医疗救助应综合考虑患病家庭负担能力和个人自负费用等因素,对于在案的重点救助对象应当取消救助门槛,缩小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的覆盖面,坚持重点救助对象的救助水平高于其他救助对象的原则。

对需要到上级医疗机构或者异地医院就医的医疗救助对象,应加快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将因交易成本过高而无法获得医疗服务的人群重新纳入到我国的医疗保障或医疗救助当中,为健康中国的实现扫除一大障碍。

3.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贫困人群的医疗保障可行能力

政策方增加该类医务社工组织可操作性与灵活性,如社工队伍人员在公务员考试、购买经济适用房等方面的激励帮扶,大学生公益计划加入该类医务社工组织等。另一方面,民政部门可成立“贫困人群重大疾病先行垫付”基金会,从各方面完善该类人群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而提高贫困人群医疗保障可行能力。

4.把控信息质量,促进医保扶贫政策可持续发展

此外,健康扶贫的可持续性发展还依赖于医保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贫困户健康状况的实际诉求,实事求是地为贫困百姓制定双轨或多轨运行的局域医保政策,这将极大地提高医保制度的可及性和亲民性。

详见《中国医疗保险》杂志2017年第7期

原标题:可行能力理论视域下的贫困人群医疗保障现状及健康扶贫对策——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关于医院挂号难看病难的现状调查是 否 *13. 您觉得预约挂号应该提前多久 小于1天 1~3天 4~7天 大于1周 *14. 您觉得预约挂号是否解决了挂号难的问题 有了很大改善 有一定改善 作用不大 依然艰难 *15. 您觉得现在预约挂号存在哪些缺陷 【多选题】 预约过程繁琐 担心泄漏个人资料 容易被黄牛垄断 预约挂号不能普及开来 其他问卷...https://www.wjx.cn/jq/32221020.aspx
2.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破解儿科“看病难”困局携手共筑儿童降...在当今社会,儿科“看病难”的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困扰广大家长和儿童的难题。面对这一现状,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和服务理念,为破解儿科“看病难”困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将从儿科“看病难”的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以期引起社会对儿童健康问题的更多关注...https://hea.china.com/article/20240408/042024_1503051.html
1.一文梳理:农民进城就医八大难题农村看病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且分布极不平衡,80%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农民“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较为普遍,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突出,想要进城就医依然存在较大的困难。经梳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 城乡医疗落差大 ...https://www.nfncb.cn/nfcy/41619.html
2.看病难看病贵(精选十篇)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城乡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尤其突出的是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弱势群体因“看病难、看病贵”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贫困和生命延续困难。“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解决,实现病有所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以笔者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5443py.html
3.常州市缓解夏季儿童看病难新闻发布会实录(三)立足长远,解决儿童看病难。中国儿童专科医院数目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共有68所,仅占中国医院总数的0.42%。在中国的综合医院里,目前大约只有一半设有儿科。为努力改善目前的现状,我市已制定了《常州市“十二五”儿童医疗事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15年底,儿科床位数达1100张,全市儿科医生数达600人,其中市区儿科医生数...https://www.changzhou.gov.cn/ns_news/962135340079018
4.趋势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看病难的核心是供需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财富第五波”,认为它是市场前景“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而今,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究竟如何,是否能在传统医疗体系外形成一个全周期健康保障体系,这些都将被摆到桌面上接受现实的检验。 看病难的核心是供需矛盾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456427
5.破解农村老人看病难题:构建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行业政策随着农村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农村老人看病难的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制约农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构建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分析 农村老人看病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资源匮乏;二是医疗服务水平有限,农村医疗机构设施落...http://www.lnyiyao.com/news/show-824.html
6.医院调研报告(精选12篇)(二)控制医疗费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首要目标。明确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作为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机制。 (三)加大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支持公立医院新建项目,稳步化解公立医院债务,加快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确定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投入中的主导地位。力求公立医院...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150206110550_290671.html
7.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通用22篇)服务流程实行“120”急救车辆出车免费服务提供门诊就诊“一卡通”简化服务环节等候时间挂号少于5分钟、取药少于7分钟、采血少于10分钟各科检查项目均在规定时间内出具结果基本解决“三长一短”的问题;同时医院还为社区群众免费发放医院门诊就诊卡和绿色通道卡确保社区群众到我院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诊治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https://www.ruiwen.com/zongjie/1394655.html
8.江西试行医师多点执业专家称利于改善看病难日前,江西省卫生厅出台《江西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从本月起至2013年底,试行医师多点执业,允许一名医生可最多选择三家医院坐诊。业内专家认为新政有利于加强人才流动、锻炼医生,可以带动偏远地区的医疗水平,相对改善看病难现状。 “医生多点执业管理办法的试行,主要是鼓励医生在工作日外,去偏远贫困的基层县级...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5,20121015254621674.html
9.看病之难,老百姓的无奈现状看病之难,老百姓的无奈现状 江桂辉/文 在当今的中国,老百姓看病难,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难题,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无数家庭的心头,让人们在病痛与无奈中挣扎。 走进任何一家大型医院,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洪流。挂号处排起的长队,犹如蜿蜒的巨龙,人们带着病痛和...https://www.meipian.cn/55lqpyuv
10.医院现状调研报告(精选9篇)(二)控制医疗费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首要目标。明确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作为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机制。 (三)加大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支持公立医院新建项目,稳步化解公立医院债务,加快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确定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投入中的主导地位。力求公立医院...https://mip.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99663.html
11.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原因一、医患关系现状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说到“看病难、看病贵”,每个患者都有许多话要说,“回扣”、“红包”等不正之风也在群众中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据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https://www.66law.cn/laws/404081.aspx
12.医改问题及建议6篇(全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既可以缓解“看病贵”的问题,又可以减轻大医院“看病难”的压力。但是,由于基层基础设施的滞后,得不到及时改善,不能满足当地居民需求,使本地病源严重流失,病源多流向县级及以上医院。因此仍然存在着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至关重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ie28h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