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医疗问题概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当代中国的医疗问题

题目当代中国的医疗问题

学生姓名杨冬

学号5011211317

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15-3班

教师郭亚萍

摘要(1)

1、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1)

1.1、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1)

1.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2)

2、我国城市医疗卫生现状(4)

3、造成我国医疗卫生现状的原因(4)

3.1、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

理(4)

3.2、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比例过

高(4)

3.3、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机构以药补医,公益性淡

化(5)

3.4、药品审批、生产、流通、购销领域混乱,政府监管不

力(5)

3.5、医疗保险覆盖面小,保障体制不健全(5)

3.6、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

应(5)

3.7、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与此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等不健全,多渠道办医院的格局

没有形成(5)

4、解决我国医疗卫生现状措施(6)

4.1、政府对医疗投入的缺失,导致大处方、高药

价(6)

4.2、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和使用的不合理,导致看病难(6)

4.3、医保报销政策的导向功能错

位(6)

4.4、废除“以药养医”政策,实行医疗机构药房剥离,实行“药房托

管”(6)

4.5、合理分布医疗卫生资

源(6)

4.6、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机

制(6)

5、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对中国医疗问题贡献一份力量(7)

参考文献(7)

当代中国的医疗问题

【摘要】看病难、看病贵是压在中国老百姓身上的新的“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医疗)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政府亦高度重视,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收效如何,看官自知。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我国看病难的症结,不是大医院不够,而是农村和社区卫生太弱。近年来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这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中国医疗卫生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保险;改革

1、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

在农村有病乱求医,乱用药现象普遍。很多农村病人知识层次低,思想封闭保守,传统观念比较落后,不能用科学的观点看病、治病。有些病人生病以后往往凭经验自行诊断、自行用药,由于用药条件的限制,用药方式多以口服为主,且把抗生素视为能治百病的“万能药”。对抗生素的非理性应用造成了细菌的耐药性,乱用抗生素不但给病人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延误了治疗,以至后期出现全身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继发感染甚至引起并发症。国家明文规定未列入《非处方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医师处方才能销售,可在农村或乡镇的某些药店却可以随便买到。

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已经有1433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50.1%,有4.06亿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5.8%,全国有1.4亿农民从新农合中受益。但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保障水平较低,农民自费就医的比例仍然很高。农村地区缺医少药,有的地方老百姓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生病了就只能拖着,拖到身体无法承受才去医院,而此时病情已经恶化,加重了病人的就医成本,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占贫困人员的很大比重。生病的结果往往是积蓄花光、粮食卖光、树木毁光。农村卫生所及乡镇卫生院条件差,医生业务素质低,一次性医疗用品未能普及,消毒设施简陋,造成交叉感染的隐患很大。农村医疗卫生监督方面基本处于不监督或不作为状态,隐患很大,我国某地发生的“猪链球菌”感染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1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举步维艰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但经过试点工作暴露出很多问题,首先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识不足,疑虑重重。这里有宣传教育不到位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对国家的农村卫生政策的稳定性和系统性信心不足,可预期性的利益渺茫。其次是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农民不堪负重。据悉,在“药养医”的医疗服务下,药品价格在各环节的实际构成中,生产成本只占30%,商业流通成到20%—25%,其中包含医药代表5%的提成,医院环节占45%—50%,包括医院加价、折和医生回扣的费用。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民收入增加了,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看病难的情形越来越严重。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是4140元,而农民住院平均费用是2286.84元,比2007年增加了82.84元。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农民住院,他全年收入超过一半可能都要花在医疗费用上。第三,农村医疗机构管理混乱。到2004年末,全国共设立51.5万个村卫生室,其中:

村办27.7万个,联营3.6万个,乡卫生院设点2.6万个,私人办15.8万个。[1]而且相当多的村办卫生室也名不符实,使农民对自己投入到“新农合”的资金缺乏安全感。

2.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近几年来,农村医疗卫生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乱办医的现象比较严重,村级卫生室与个体诊所遍布乡村,导致盲目发展、无序竞争、假医假药等现象愈演愈烈在广大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网底不牢,功能弱化,医疗秩序混乱。村级卫生室名义属于集体,实际上属于个人,它们既不承担三级预防保健网的网底任务,更不顾公共卫生道德以盈利为目的,与乡镇卫生院争地盘、争病原、抢业务,导致三级卫生网原有的层次转诊业务指导关系基本丧失。为了生存,乡镇卫生院也纷纷走出院门,开办所谓第二门诊、第三诊,使有限的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3.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公共卫生支出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人员经费增长拉动上。按照要求,各级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应占到财政总支出比例的8%。以湖南省为例从2007年的数据看,2省级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比例在3%左右,市级2%左右,县级仅1%左右,公务费和业务费几乎没有增长甚至下降。而在有限的农村公共卫生公务费和业务费中,政府支出逐渐走低,公务费和业务费从2003年的2.58亿元下降到2004年的1.84亿元,剔除价格影响因素,年均增长速度为10.7%,致使公共卫生机构必然通过“有偿服务”进行“创收”,来解决业务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农村基层预防保健服务经费严重不足,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弱,某些已经消灭或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在一些地方时有回升,而且新发生的病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4.卫生资源分布不尽人意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严重的不合理,据统计,2006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5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而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当年,城镇人口约为3.79亿人,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30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乡村人口为8.66亿,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0.7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前者是后者的13倍。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严重。根据统计数字和农村调查研究的结果,估计有40%—60%的人,因为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因病在家里死亡的人数估计在60%—80%[2]。世界卫生组织通常用三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根据卫生部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是58.2/10万,高出城镇2.6倍;城市婴儿死亡率是12.2‰,而农村婴儿死亡率33.1‰,高出城镇2.7倍。卫生部2007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过去五年,城市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增长8.9%、农村增长了2.4%,而年医疗卫生支出城市、农村分别增长了13.5%和11.8%。可见,农民医疗保健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运营机制不完善

我国农村的乡镇卫生院最初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卫生事业单位,具有“一大二公”的时代特征,基本上是一种相对保守、封闭的运作模式。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独家办医,垄断经营,思想落后,观念陈旧,医院没有压力,缺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的思想意识,医院与医院、医生与医生之间没有竞争,活力不足。就职工而言,其中的绝大部分没有危机感,依赖国家和单位来养活,缺乏开拓经营、增收创收的思想意识,乡镇卫生院的荣辱兴衰、盈亏进退与职工个人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由于长期受“大锅饭”管理体制的约束,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其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的威胁。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使得农村乡镇卫生院失去了计划运作的依托,面向市场则成为了农村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必然选择。

THE END
1.医疗体制改革篇1:医疗体制改革-民生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与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主要包括: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4i521pj.html
2.两会声音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代表委员热议民生问题“人们对居住舒适度的需求在提升,在建设中还应考虑到‘全龄友好’,比如完善适老化设施、增加儿童活动空间等。还可以利用绿色低碳、智能化管理等技术,降低住房的使用维护费用,提升居住体验。”陈建飚说。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邵鹏璐) 原标题:《【两会声音】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代表委员热议民生问题》...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02990
3.观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体现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问题价值取向专项附加扣除办法的出台是我国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同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在减税的背景下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政策目标,主要着力于教育、医疗、养老及住房四个社会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开了《个人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扣除办法》),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https://www.yicai.com/news/100048738.html
4.哈市十大民生项目普惠型医疗保险热点问题解答↘医疗保障是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守护者。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是哈尔滨市2022年十大民生项目之一,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龙江惠民保”已于2022年9月20日启动参保,突出“普惠利民”原则,给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又带来一份可信赖的健康和经济风险屏障。 “龙江惠民保”是什么? https://mobile.my399.com/p/166845.html
5.龙永图:医改是重大民生问题医疗卫生事业属于关乎人民群众的社会事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词]:民生问题;医改;医疗卫生事业;社会事业;人民群众 [作 者]:顾曼轶 [作者所在单位]:《中国医院院长》编辑部 [期 刊]:中国医院院长 [ISSN]:16743989 [年,卷(期)]:2013,(23) ...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1f26fede4fe1a73ed0c11.html?q=C/N&uorg=99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