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有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应该说,这个调查结果是出人意料和令人震惊的。这表明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看病难的问题不容忽视。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陈卫红介绍,我省有病不去就诊的老百姓的比例,也与全国的调查数据基本一致。
老百姓为什么有病不去就诊呢?“看病难,其实根本上还是看病贵,老百姓出不起钱看病。”长沙市中心医院院长曾正国一针见血地指出。
现状
看一次病也要经历思想斗争
“看一次病,要经历长期思想斗争,而到医院看病了,却想不到自己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昨日,宁乡人付利君等待给其做手术的医院一个明白说法。付利君在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做妇科手术,手术费用只花了600多元钱,而医院却给她开了1200多元钱的药。医院表示,今日给付利君一个说法。
“当前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认识,要认真寻找解决办法。”在全省医院管理年动员大会上,省卫生厅厅长刘家望强调:“有些医院工作中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和收入的增加,而忽视社会效益的问题;有的医院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既影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原因
看病费用迅猛增长
刘家望说,据统计,过去5年,全省县以上医院门诊人次费用和住院床日费用由1999年的92.7元和254.02元,分别增加到2004年的124.72元和366.75元,年增长率分别是6.1%和7.62%。这个数字恐怕是不可靠的,现在,我们的医药费用增长不止这个幅度。实际上,农村医药费用增长达到11.8%,城市医药费用增长达到13.8%。
4月20日,省卫生厅对省部直12家医院8个单病种费用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令人不满意。有的单病种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比如产科平产达到3000元左右,剖腹产达5000元以上(只有一家非爱婴医院是3200元)。这个问题导致一些低收入群众看不上病、看不好病,导致群众医疗水平差距过大。
症结
部分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谈到我省看病难的现象,刘家望认为,主要表现在有些医院办院方向出现偏差。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和收入的增加。有的医院搞无序竞争,互相争抢病源,盲目扩大规模,盲目上高精尖设备,尤其是在缺乏技术支撑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器官移植、心血管介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高科技含量、高风险的新技术,既带来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隐患,又加剧了医疗服务体系的功能错位。
“增加项目,在缺乏技术支撑的情况下开展高风险的新技术,实质上就是为了多赚钱。少数医院不是将眼光放在医院长远发展上,而是盯住了老百姓的腰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疗专家愤慨地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院院长则说:“医院是公立医院,但政府投入确实不足,医院也要发展。”
难题
以药养医顽疾难除
我国公立医院的补偿方式基本由政府财政投入和医院自身收入两块构成。财政投入所占比例并不大,主体收入还要依靠医院自身。因为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偏低,故而大头还是来自药品的批零差价收入。国家规定,医院按批发价格购进药品后,西药可加价15%出售,中药加价25%~30%出售。售药收入归医院,并免征流转税和所得税。于是,“以药养医”之风渐起、日盛。
陈卫红认为,我省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同药品在医疗费所占比重过大,还有一些大型检查设备检查费用太高有关系。
一方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不合理,一方面按项目付费的支付制度极易诱导需求。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医院和医生惟有向患者转移经济压力。这导致了一些医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在给病人开处方时尽量开大处方,诱导病人不必要的消费。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据,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143.2亿元急速上涨到2003年的6623.3亿元。但在这飞涨的卫生费用构成中,政府卫生支出从36.2%下降至17.2%,社会卫生支出从42.6%下降至27.3%,个人卫生支出却从21.2%剧增至55.5%,甚至在2001年一度达到60.0%。
措施
县以上医院必须降低医疗费用
政府投入不足,医院是提高医疗费用获得效益,还是从其他方面要效益?刘家望向全省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回答了这一问题:“我们要全面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就是要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态度,降低医疗费用,力争县以上医院门诊人次费用和住院床日费用比上年下降5%以上,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
省卫生厅助理巡视员刘君武表示,全面控制医疗费用是医院管理年的一项硬指标,各个医院要不折不扣地完成。
省卫生厅将对全省38家执行一类价格的医院实行监测报告制度,要求这些医院将门诊人次费用、住院床日费用和10个单病种费用的情况,每季度向省及市州物价、卫生主管部门报送,省物价局、省卫生厅在38家医院内部进行通报,每半年向社会公示一次。省卫生厅对乱收费的问题,一经查实,除向患者退还多收的金额外,还要向患者给予多收金额的等额补偿,省卫生厅将查处情况每季度向媒体公示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