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黄宗海教授时,他正坐在办公室挥汗成雨的与化验单“作斗争”,“为什么会流这么多汗?”家庭医生在线编辑还在疑惑的时候,黄宗海教授带着那极具亲和力的笑脸站起来,边倒茶边解释道,“很不巧,今天刚好碰上医院空调在维修,所以有点闷热。”看到黄宗海教授脸上的笑容,我们聊天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黄宗海教授在与家庭医生在线编辑聊天中提到,“良好的医学基本功与较高英语水平是成为一个优秀外科医生不可缺少的素质。学习英语我全凭自己的热情与坚持,每天出去的时候带上一个小本子,上下班或者等车的时候我都会把本子拿出来,学习英语单词。”同时,黄宗海教授表示,英语好也让他更便捷的了解国外最新的医学研究与外科治疗进展,为他在以后的工作带了很大的便利。
“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临床医生跟上时代步伐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医生,怎么样合理平衡医教研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黄宗海教授称,“我们都有一定的工作安排,作为医生,首先要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教学放在第二位。而要做个优秀的医生、教师、科研人员,力争医教研一体化齐头并进却是最基本的要求。”黄宗海教授笑着解释,从实际情况看,科研的目的是使医学水平能够位于领域前沿,而教学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年轻的医务人员,临床规范的诊疗是科研、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更多患者受益的关键,所以医教研齐头并进是必须的,也是符合时代趋势的需要。
“我们面对的是生命,稍有疏忽就会铸成大错,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黄宗海教授称这句话是他作为医生一直信奉的理念。
“无论是与患者,还是与患者家属接触,黄宗海教授称,他都会以一种适当的方式与患者沟通解释,以达到让患者与家属感觉医生确实是为患者着想,确实是把患者当亲人来对待的效果,最终赢得他们的信任。黄宗海教授强调,对于所有到珠江医院普外科看病的患者,他都会考虑帮患者节省费用,都会尽他最大的努力为患者解除病患,能真正让患者发出“我到了珠江医院普外科,我就一定会得到最好的治疗”的感慨。
针对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黄宗海教授再三强调“处理医患关系,关键是沟通,只要医患沟通好,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问题。”黄宗海教授指出,医生要特别注意处理与癌症患者关系。患者得了癌症,医生该不该直接告知患者,如何告知?黄宗海教授介绍,在国外,医生都主张直接告诉病人,至于要不要告诉家属由患者自己决定,而国内,因教育程度、生活理念等不同,医生主张不要太直白,而应用委婉方式事先与家属代表沟通,考虑病人的心里承受能力、乐观与否,再决定是否告知。黄宗海教授提醒,对于有抑郁症的癌症患者,原则上是不应该将癌情告知患者。
同时,医生也要从自身方面入手避免产生医疗差错事故。作为外科医生,基本知识要很扎实。如果外科医生基本功扎实,就可以降低术中出血、脏器的副损伤、以及其他并发症。同时,对病人的病情判断要很到位,如直肠癌,尽量做到肿瘤根治并保留肛门。黄宗海教授称,最重要的是所有医疗行为都要符合医疗规范。
另外,“举证倒置”或可成为处理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黄宗海教授解释,“举证倒置”,用行政的手段,使得医生行为更符合规范,可以避免一些责任心不强的医生不按医疗常规行医,对医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举证倒置也可避免一些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正常医疗行为的误解而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82岁患者同期多处原发结肠癌运用微创治疗
黄宗海教授首先介绍了一个病例。广州一位82岁的退役军人,腹胀如鼓,便血明显。有基础病:神经中枢毛病,导致双下肢活动艰难与排便困难。在珠江医院做肠镜,检查出大肠两处肿瘤,分别位于大肠的左右两边。“充分考虑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是进行疾病治疗的关键。”黄宗海教授称,专家组讨论决定采用全麻下腹腔镜下切除两边的肿瘤,解决患者大便出血与肠梗阻问题。
黄宗海教授指出,采用全麻下微创手术有几大好处:老年人采取全麻,不易产生行椎管麻醉出现的大幅度血压波动引起的血管问题;用微创治疗,腹腔探查方便,手术损伤很小,可达到肿瘤切除目的;同时微创造口,方便患者与患者家属照顾。黄宗海教授补充,目前患者手术很顺利,现在已经可以吃东西,并且患者心理很乐观,近期康复出院。
“如该患者采用传统外科手术,要切除左半及右半结肠的肿瘤,需要巨大的手术切口,而且容易出现突发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如术中大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愈合不良等。”黄宗海教授提醒,手术大出血最关键的是要及时止血,看出真正是哪根血管的出血,迅速准确夹住该出血点止血,在这方面,腹腔镜微创手术因具有手术野放大作用而较传统手术更具优势。
不是所有直肠癌都可以运用微创手术
黄宗海教授介绍,直肠癌临床分期有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Ⅰ期与Ⅱ期可以直接做手术,有部分Ⅱ期及Ⅲ期先行新辅助化疗(先行化疗或者放疗使得肿瘤缩小降期)后再进行手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规定,Ⅲ期与Ⅳ期的病人可以先做新辅助治疗,将肿瘤降到Ⅰ期或Ⅱ期后行微创手术。黄宗海教授指出,对于中晚期直肠癌运用综合治疗联合微创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出现,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肛。
采访结束,黄宗海教授还给我们“秀”了一些与患者之间的短诗互动,在他们的诗篇中,句句话都透露着黄宗海教授作为医生、朋友,对一个患者的关心。
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外科教授
从医历程:
1970年进部队当兵,做制药生产,1972年因各方面表现突出,被部队评为“五好战士”,同年,正式成为中共党员。1973年福州军区军医学校学习护理专业,1974年底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第103医院做外科护士,1979年始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担任外科医师、助教,1986年获得第二军医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外科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分配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外科工作,很快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普外科专家,并晋身为南方医科大学普外科主任。
专业特长:
从事普通外科专业工作30余年,擅长腹腔镜外科、胃肠外科、肛肠外科、甲状腺及乳腺外科疾病的的微创治疗,具有丰富的危重急诊抢救经验和较高的专业造诣,疑难复杂的重大手术成功率高,在国内专业领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外科技术水平深受广大患者的赞誉。
社会任职: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通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胃肠外科专业组常委、广东省结直肠肛门外科分会常委、广州市抗癌协会肿瘤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华普通外科文献》、《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等编委,《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副主编、国家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及广东省科技及医疗成果评审专家。曾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