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出没:躺平的高配猛兽,被低估的「二师兄」

▲明仇英《秋猎图》(局部)。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猪,六畜之一,在民间口碑中,形象却颇为不堪。其他家畜或多或少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溢美之词,反观猪,称得上深入人心的代表人物,却只有猪八戒这一位,还是个好吃懒做、贪恋美色、志大才疏、意志薄弱的主。

▲野猪。

如果说葬猪习俗的神圣意味还存在一些争议的话,那么,早期人类根据猪的形象做成的人造物,可以说是将猪“图腾化”、加以敬拜的明确证据了。

从上古到先秦,甚至到汉代,猪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都是勇猛的。孔子的学生子路曾“佩豭(jiā)豚”,通过佩戴猪形饰物,表明自己的勇力。人们对猪充满了敬畏,还会把猪用在人名中——并非今天“阿猪阿狗”式的贱称。汉武帝刘彻不属猪,但却起了个带“猪”的名字——刘彘,直到七岁时,才因为“圣彻过人”,被父亲改名为彻。再往上追溯,他祖上刘邦手下有一员战将,名叫陈豨,后来反叛,给刘邦制造了不少麻烦。

在人类长久的驯化、改良、筛选的过程中,猪生命力强、适应性好、肉多脂肥、多产快长等特点被保留下来,但因为不再需要在野外挖掘觅食、防御天敌,甚至被故意圈养以育肥,猪的体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而有力的鼻子变短,威猛硕大的头部变小,原本前部粗壮、后部纤细的“倒三角”体型,变成了大腹便便的臃肿体态,令人望而生畏的獠牙,退化甚至消失。

人们对此还不够满意,又发展出阉猪之法,对种猪以外的公猪一律加以阉割,大大降低了它们的攻击性,从此与世无争,安心长肉。

面对几乎面目全非的猪,人们渐渐消去了心底的畏惧崇敬,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完全功利甚至渐生鄙夷的心态。猪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一种单纯的财富。猪的形象仍然普遍出现在墓葬中,只是不再具有神圣性了。

汉景帝及其皇后的陵墓——汉阳陵里,陪葬了累千成万的动物俑,其中的彩绘陶母猪俑,身躯肥大,四肢矮壮,大腹几乎下垂到地面,腹下有两排乳头,形神兼备,憨态可掬。对于那些不具备皇帝的财力和人力资源的普通人,更普遍的形式是“握猪”。

▲西汉中期至南北朝时期,握玉从此前的龟甲形、长方形,变为柱状猪形,以象征逝者生前的财富。上图是西汉玉猪,西安市南郊山门口汉墓出土。摄影/Panda

中国人自古认为,人去世后不该空着手走,会在入殓时让死者手中握有象征财富的器物。新石器时代是手握兽牙,商代握贝,到周代开始流行握玉。从西汉中期至东汉、魏晋,葬俗中所握之物基本固定为猪形,但不像陶猪俑那样写实,一般为圆柱长条状,以便贴合手型。其上以古朴简练的线条,雕刻出猪鼻、大耳等典型特征,后世称之为“汉八刀”。

还有一种随葬品,则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了古人养猪的方式,那就是西汉末期开始出现、东汉时期大为盛行的陶模型明器。这些明器包括建筑物和器具,最多的是仓、灶、井等。其中的陶圈厕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以墙围合的猪圈,圈里养猪;上层是筑在圈墙上的厕所,人类的粪便可以从厕所直接落入猪圈。这种“圈厕合一”的形制,可以在文献典籍中找到大量佐证。古代称厕所为“溷(圂)”(hùn),其字形为豕在囗中,明确地描绘了猪被圈养的情形。

确实,它们也喜欢在泥塘里打滚(就像小猪佩奇一家那样),但那恰恰是为了健康卫生:猪的汗腺很不发达,夏季容易过热,浑身涂满泥浆正是散热的好办法——还可以消灭皮肤寄生虫。

千百年来,人们把猪限制在粪便横流的狭小猪圈里,却反过来对默默忍受下这一切的猪横加指责:肮脏邋遢,贪吃懒惰,不像牛可以犁地、马可以骑驮,没有羊的温顺,也没有狗的忠勇,连颜值都是家畜中垫底的。猪实在不该背这个锅。

明清时期,中国的养猪量是全世界最大的,猪种也最丰富。今天在世界各地普遍养殖的优良猪种,如约克夏、波中猪等,几乎都是19世纪欧美人将中国土猪种系带回本国,与当地猪种杂交后选育出来的。

猪的用处不仅仅在于提供肉食和肥料(后者对传统农业至关重要)。令人意外的是,猪可能是所有家畜中与近代工业乃至战争关系最密切的一种。这里说的主要是猪鬃,也就是猪脊背上长而硬的鬃毛。猪鬃根条均匀、软硬适中、油性大、韧性好、弹性强、耐湿、耐热、耐酸、耐磨擦,并有天然叉梢,吸附性能良好,是难以替代的制刷原料。在近现代战争中,机械化武器需要刷漆防腐,枪炮内膛需要经常刷洗,这些全都离不开用猪鬃制作的刷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作为武器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对猪鬃的需求也是最大的。它把猪鬃列为A类战略物资加以管理,还专门颁布了“猪鬃限制法令”。而作为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的中国,也是全世界最大、最好的猪鬃供应者。

或许,这位出身农家,一生酷嗜红烧肉,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大人物,在写下这段话时,心中除了对现实利弊的考虑,也不乏帮猪这个陪伴中华民族从鸿蒙初开走到工业时代的老朋友鸣不平、洗污名,讨回天公地道的浪漫情怀吧。

最后让我们将话题拉回当下,面对野生动物“入侵”,我们该如何应对

在保障人类的安全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野生动物视为“敌人”。它们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同样拥有生存的权利。正如近日来北京参加活动的著名动物学家珍·古道尔说的那样:动物也有思想和感觉,要找出它们行为背后的原因,为它们保留足够栖息地。

THE END
1.野猪蹭饭7日,变身宠物猪,男子:挺好的,就是拆家比狗厉害哺乳动物...野猪蹭饭 7 日,变身宠物猪,男子:挺好的,就是拆家比狗厉害2024-12-04 11:24:14 南阳日报 广东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南阳日报 5917粉丝 讲好南阳故事 凝聚南阳力量 00:09 走进浙江盐官潮乐城,领略古今之合 00:08 主人摆出...https://www.163.com/v/video/VHHKLRKLS.html
2.#野猪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与野猪的中场"战事"#猎捕野猪...#野猪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与野猪的中场“战事”】#猎捕野猪为什么这么难#11月24日,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一头野猪闯入村民家中,顶撞撕咬老人致其身亡。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0月以来,野猪出没事件已超10起,造成7人伤亡。从2022年开始,南京就率先在紫金山开展野猪种群调控,积累了城市在处理野猪难题方面的经验,也留...https://weibo.com/2618638282/P2yfFlpCR
3.距离放开猎捕变成“盘中餐”还有多远?#半夜天花板上掉下一只300斤野猪#【距离放开猎捕 变成“盘中餐”还有多远?】国家林草局野猪种群调控专家组组长时坤认为,放开猎捕食用野猪是不可取的,因为我国从来没有过公开猎捕的先例,不规范的猎捕会对生态系统和食物链造成伤害。此外国家还有相关规定,禁食野生陆生动物。(央视财经)...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6013508393/1666edb2904001gtr2
4.野猪“蹭饭”3天后被养成宠物猪“很能吃拆家比狗厉害!”12月3日(采访),广东广州,野猪突袭“蹭饭”,3天后被圈养。男子介绍,这是一只30来斤的小猪仔,吃很多,拆家比狗厉害!提醒:与野生动物相处定要注意安全! 《生活帮》编辑 成晓雨来源: 生活帮 编辑: 成晓雨 责编: 刘凯 审校: 葛文琪 主编: 姜文超 ...https://sdxw.iqilu.com/w/article/YS0yMS0xNjA3NTM3Mg.html
1.盹,盹字,盹字拼音,盹字部首,盹字笔画,盹字含义,盹字解释,盹字典故...查询的字:盹 盹 音节:dun&zhun注音: 部首:目部首笔画:5 部外笔画:4总笔画:9 笔顺:251111525 浏览:1586 dǔn(~儿)很短时间的睡眠:打~儿|醒~儿。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http://www.98655.com/show.asp?q=%E7%9B%B9
2.黑尾牛羚黑尾牛羚 (Connochaetes taurinus) 是原生于非洲南部的大型牛羚,又名为牛羚、白须牛羚或斑纹角马。它们的毛皮为浅灰色或棕色,脖子、肩膀和胸部有深色条纹。黑尾牛羚有一条长长的黑色尾巴和长长的黑色鬃毛,根据亚种的不同或直立或悬垂在脖子上。脖子下方的胡须为白色。本物种是两性异形,雄性体型比雌性大,但雄性和雌...https://www.planetzoogame.com/zh-Hans/%E5%8A%A8%E7%89%A9%E5%9B%AD%E7%99%BE%E7%A7%91/blue-wildebe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