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猪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是它憨态可掬的样子,还是那些类似于好吃懒做的形容词?猪猪分为野猪和家猪,大部分人对家猪的印象比较深,毕竟野猪也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存在的固有法则,那么猪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强,为什么至今没有灭绝呢?其实,它的祖先很可怕。
猪作为常见的哺乳动物之一,经过若干年的进化与驯化,已经被人们所用,甚至还成为了走进千家万户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它曾经还是一种无比凶猛的动物。
距离今天7000-9000年前,就有记载称当时有人将猪捉过来进行烹饪,说明在那个时候,猪这种生物已经逐渐开始被人们驯化了。
先秦以及商周时期,出现了圈养家猪的舍饲。并且在这一时期,针对猪还出现了一种新手术,至今仍然在使用,那就是阉割术。
经过阉割后的猪将不再有繁育功能,攻击性直线下降,性情也逐渐变得温顺起来。更加方便主人对其进行管理以及奴役,肉质也变得更加鲜美。
这些家猪经过几千年的驯化后,外出觅食与好斗的基因有所退化,开始变得懒散堕落,好吃懒做,安于现状,任人宰割。
正所谓“祸兮福之所依”,正是由于家猪的弱攻击性与妥协性,才使它们能够避免被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给淘汰。
虽然家猪看上去并无攻击性,但是当人们要它性命,对其进行宰杀时,它便会变成另外一副面孔。有时甚至需要好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人,才能将待宰的猪给按住,攻击性能瞬间拉满。
由此可见,家猪在没被驯化前那强大的战斗力。
野猪可谓是猪如其名,与家猪恰恰相反,这种猪的性格非常彪悍,它们天生勇猛,不喜欢被圈养,很少有人专门在家中养野猪,除非在山上进行大规模野生放养。
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熊二猪三老虎”,在北方人看来,凶猛的野猪甚至比老虎还要可怕,甚至还有人打趣道:野猪是猪中的一级猪。那么这种猪究竟彪悍在哪里呢?
首先野猪的体型庞大,看上去就十分具有威慑力;其次,野猪的鼻子十分敏锐,能够及时嗅到猎物,以及感知敌人的存在。这样就能使自己有食物吃,又不至于被更强大的敌人给消灭掉。
凭借着这样的丛林法则,野猪才跟家猪一样,最终得以存活下去。如果家猪依靠的是驯化与妥协,那么野猪则靠着勇猛与机巧取胜。
野猪凭借着勇猛的特性,深受许多国家的喜爱。中国古时候有个成语叫作猪突猛进,就是来形容野猪的无畏特质的;除此之外,野猪在日本的地位也非常高,经常会在动漫中出现;不少西方国家甚至会将野猪刻进纹章中。由此可见,野猪实力并不一般。
可是哪怕野猪再厉害,他也不是熊跟狮子这种动物的对手,那么它能在上万年的演变过程中存活下来,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目光转向它们的祖先了。
根据科学家考古发现,原来猪的祖先叫作完齿猪,这种猪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那便是“沙土恶魔”,仅从“恶魔”两字就能感受到猪祖先的震慑力。
完齿猪大约生活在3000—2300年前的欧亚大陆以及北美洲,分布范围还算相对广泛。
这种猪外表并不讨喜,一张向前突出的长嘴,坚硬地的獠牙暴露在外,像是要把别的动物给生吞掉一样;脊背也高高拱起,像是准备随时向敌人发起进攻。
完齿猪的四肢堪比大象腿,身高约为一米,有500-800公斤重,现在我们见到的野猪,根本不是它的对手,就连老虎狮子与其搏斗,都不一定能胜利。
同时完齿猪的咬合力也相当惊人,因为它有着异常坚硬的牙齿以及锋利无比的獠牙。有数据记载,鲨鱼的咬合力通常在1800磅左右,可以轻松猎食比它还要弱小的动物,而完齿猪比鲨鱼的咬合力还要大,可想而知有多么的凶猛。
除了体格上与家猪有较大的差异外,完齿猪的脾气秉性也与家猪有着很大的差异。完齿猪极易暴躁,极易发怒,领地属性强,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但凡靠近它,就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看到这里,相信有不少人会纳闷儿,既然完齿猪这么勇猛,那它为什么没有成为森林之王呢?
其实完齿猪不仅是“沙土恶魔”,它还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非常符合“适者生存”的理念。
不管周遭环境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完齿猪都能很好地调解自己去适应环境,所以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完齿猪一直都在努力,使自己进化成更适合生存的状态。
也就有了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跟祖先完齿猪比起来攻击力不强野猪和家猪。
看到这里,大家对猪的固有印象是不是有所改观了呢?俗话说不要以外表去评价一个人,对待动物也应有如此态度。
家猪虽然看上去蠢笨,战斗力弱,但是它骨子里拥有的可是祖先完齿猪的基因,关键时刻依然会显示出勇猛的特性。
现如今的猪虽然战斗力减弱了,但是依然不会灭绝,不仅仅是因为它们不好欺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它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不仅能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还能作为实验动物,帮助治疗人身体上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