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永远都是稀缺的。地市的朋友想去省会的医院看病,省会的朋友想去北上广的医院看病。折腾一大圈,花钱不说,病人身体可能也吃不消。
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在老家交着“城乡居民医保”,但是因为要照顾孙子辈等关系,跟着孩子在城市定居生活,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生病,也是会涉及异地报销问题的。
但好在,从2017年7月份开始,国家建立了“医保跨省异地联网结算系统”,因为看病引起的异地报销,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
但是,如果不搞清楚异地住院的各种门门道道,报销比例可是会大打折扣,甚至不能报销哦。今天,就来手把手的带大家搞懂异地就医的各种问题,让你异地住院就医,也能享受最大比例的医保报销。
1.在户籍地交医保,本人长期在外地生活工作
办理备案后,如果需要在外地看病、住院,到医保跨省异地联网结算系统里登记的医院,拿着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就可以直接报销了,不再需要两地奔波。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尽量到跨省异地联网定点医院看病。如果去的定点医院不在联网系统里,后续还需要拿着费用清单、收费单据、病历资料、诊疗证明等材料,回到参保地,去异地医保窗口申请报销,这样一来,就又麻烦了不少。
2.想去大城市求医看病,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的
如果去大城市看病,还希望可以进行医保报销的,可不能说走咱就走。
属于长期异地居住工作人群的,请提前做好“长期异地就医登记备案”,不属于这类人群,就需要由所在地的医院开具《转诊转院就医证明》,向当地的医保经办机构申报审批之后,再转诊到外地就医,这叫做“转诊就医”。
转诊证明也不是想开就能随便开的。如果当地就能治疗,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医疗条件,就要去大城市看病,那一般医院都不会开具。否则大家都跑去大城市就医,无疑是加剧了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
如果将要去的医院已经纳入了医保跨省异地联网结算系统,看完病就可以直接刷社保卡报销;如果去的医院不是异地联网结算定点医院,就不能直接报销哦,需要自己先垫付,回参保地再报销。
如果看病看一半,觉得所在地的医生水平不行、医院条件不行,没有经过主治医生、医院的同意,也没有告知老家医保经办机构备案,直接自己跑省外大医院看病了,这是“自行转院”。跨省自行转院也需要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备案哦,否则是不能直接刷卡结算的。
如果是“转诊就医”和“自行转院”,医保怎么报销呢?
我们以梧州市城镇职工医保为例:
转诊就医:区内转诊按参保地比例降5%报销,跨省转诊按参保地比例降10%报销。
自行转院:区内转诊按参保地比例降15%报销,跨省转诊按参保地比例降20%报销。
比如说,梧州市退休职工隔壁老王因为罹患癌症,想要去北京的大医院住院治疗。一共花了10万块钱,而且全部都是医保范围内甲类用药(当然对于癌症治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转诊就医(已进行备案):
报销金额:(药费-起付线)×报销比例=(100000-700)×(85%-10%)=74475元。
自行转院(不符合转院转诊条件或未进行备案):
报销金额:(100000-700元)×(85%-20%)=64545元。
如果未进行备案就医,不但报销比例会低不少,需要自己多花钱,还不能刷卡直接结算,特别的麻烦。
3.出差、旅游的时候,在其他城市突然生病
短期旅游或出差时,突发疾病需要紧急就医。大部分的情况下,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自认倒霉”,自费看病。
其实,异地突发疾病就医住院是可以按规定报销的。需要住院治疗的,请尽量在入院5个工作日内联系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异地就医备案。
第二步:告诉工作人员你要进行异地备案;
第三步:根据工作人员指引完成远程异地备案手续;
第四步:刷社保卡或电子医保凭证,出院时享受异地直接报销。
不过,因为“异地就医”涉及两个地区的问题,因此,报销规则也是比较特殊的——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规则:药品范围、诊疗项目,按照“在哪看病按哪的规则”来;报销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等,按照“参保地在哪就按哪的规定来”。即费用能不能报,看就医地;具体能报多少,看参保地。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梧州市的参保人,去北京市看病。那他看病时候用的药,哪些能报哪些不能报,是按照北京市的医疗目录走的。而这些药费的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等,则是按照梧州市的规定进行。
广西区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则与跨省就医规则不同,无论是药品范围、诊疗项目,还是报销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等,都按照“参保地在哪就按哪的规定来”。也就是说梧州市参保人,去南宁市看病,哪些能报哪些不能报,这些药费的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等,都是按照梧州市的规定进行。
总的来说,我市人口流动大,异地就医是很多小伙伴都会遇到的问题。老人随子女迁到大城市、单位常驻外地工作、患重病去外地治疗等,如果没有医保,看病要多花费不少钱。医保作为国家最基础的福利,大家一定要优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