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小儿Bruton病,小儿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就诊科室:内科其他科室儿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检验科儿科综合医技科
该病仅见于男孩,约有近半数病儿可询问到家族史。由于母体Ig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故患儿一般在出生后数月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随着母体IgG的不断分解代谢而逐渐减少,病儿多于生后4~12个月开始出现感染症状。
1.反复感染
2.其他表现
3.体格检查
反复感染引起慢性消耗性体质,苍白、贫血、精神萎靡。扁桃体和腺样体很小或缺如,浅表淋巴结及脾脏均不能触及,鼻咽部侧位X线检查可见腺样体阴影缺乏或变小。
根据出生4个月后反复化脓感染、男孩发病、血清各类Ig和循环中B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以及母系家族中有类似表现的男性患者等,不难做出诊断。鼻咽部侧位X线检查显示缺少腺样体组织,但胸部X线检查可见胸腺影。局部抗原刺激后,引流区淋巴结中仍缺少浆细胞。婴儿直肠黏膜活检极有意义,健康婴儿在生后1个月直肠黏膜就有大量浆细胞,患者则缺少浆细胞。
为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突变。
外周血缺乏B细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和IgE)明显下降是该病的主要实验室特征。
1.病儿血清总Ig一般不超过200~250mg/dl;IgG可能完全测不到,少部分病例可达200~300mg/dl,但一般低于100mg/dl;IgM和IgA微量或测不出。
3.B细胞数量和功能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可在正常范围,淋巴细胞数量正常或轻度下降,成熟B细胞(CDL9+,CD20+,膜表面Ig+)缺如。骨髓B细胞和浆细胞缺如,可见少量前B细胞。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不难对XLA做出诊断。但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相鉴别。在2岁内者应与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相鉴别,后者的血液循环中B淋巴细胞数是正常的,疾病本身具有自限性,多在2岁后逐渐恢复正常。在儿童期发病的患者需与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鉴别,后者可累及两性,血液循环中B淋巴细胞数正常或减低,血清中Ig降低的程度较轻。
1.婴儿生理性低丙种球蛋白状态一般情况下,血清IgG不低于350mg/dl,IgM和IgA含量超过20mg/dl,故能与XLA相鉴别。个别可疑病例,3个月后血清IgG、IgM和IgA明显上升趋势,则可排除XLA。
2.婴儿暂时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本病血清总Ig水平不低于300mg/dl,IgG不低于200mg/dl,一般于生后18~30个月时自然恢复正常。
IVIG治疗宜早开始,以免发生感染所致不可逆性器质性损害。大剂量(400mg/kg,每3~4周1次)明显优于小剂量(200mg/kg,每3~4周1次)疗法;但用量应个体化,以血清IgG浓度上升到1000mg/dl为度。少数病例IVIG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其原因可能是:治疗太晚、剂量不足、IVIG不能代替分泌型IgA和IVIG的抗体谱有限。各种支持疗法,包括营养、生活及卫生条件的改善,预防感染的发生,适当的体育锻炼,良好心理状态的维护,对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