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定性:这是一起由性格原因导致的社交恐惧症案例。
入学时我就发现了这棵“含羞草”,作为辅导员有责任去关爱和帮助每一个需要爱护的学生。像小彤这样如果不及时干预和引导,任由她的境况继续发展下去,可想而知,她的学业、她的大学生活、她的未来就业、她将来的生活势必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解决方案
(一)运用“感恩教育”欣赏自我
感恩教育是通过感性的形式切身感受体味来自父母、他人、自己和社会的“恩”,以理性的方式感知来自于痛苦、挫折和失败的“恩”。既要正视正面,也要正视负面,在感“恩”的过程中逐渐健全自我人格,形成积极良好的心态。同时学会爱家庭,爱父母,爱朋友,爱社会,同时也爱自己、欣赏自己。
(二)运用“罗森塔尔心理效应”激发自我
“罗森塔尔心理效应”是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也称为“期待效应”。就是日常中对学生的爱的一种情感表现,通过欣赏赞许的言行给予学生一定的期望,通过隐形暗示激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激发自我,从而变得更加自信、自我肯定和积极主动。
(三)运用“激励教育”突破自我
激励教育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内驱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达到增强自信心的教育过程。
四、经验与启示
1.关爱与陪伴是一剂良药
关爱是温暖人心的良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关爱和陪伴可以抵挡世间所有的坚硬,关爱和陪伴可以温暖岁月,帮助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家庭中,父母陪伴着孩子的成长;在学校,老师陪伴着学生的成长。在这个案例中,我一直不间断地关爱和陪伴着小彤,用真心、爱心、耐心温暖着小彤,鼓励着小彤,帮助小彤逐渐打开自我封闭的心门,从欣赏自我,到突破自我,最终成为一个全新的自我。
2.充分发挥朋辈的互助力量
班委和舍友作为小彤的朋辈,在她激发自我、突破自我的改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和小彤学习、生活在一起,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给予了小彤关爱和鼓励,这对小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年龄相仿,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的相似性让她们能够更加容易的交流和沟通,被朋辈的接纳和认可是走出“自我”的关键,充分发挥朋辈力量的作用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家校联合共育促进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联合家庭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想、心理的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本案例中,小彤性格的形成原因离不开原生家庭教育的影响,及时联合家长介入疏导是小彤改变自我的关键。
4.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功能
新媒体时代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教育功能为广大学生服务。通过新媒体向学生推送励志、榜样、奋斗、逐梦等陶冶心灵、激扬青春的网络美文或视频,让学生在观看新媒体作品的时候获得人生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顺利毕业后的小彤找到了一份教书法的工作,每个教师节小彤都会发来节日问候:“吴老师,节日快乐!”看到摆脱社交恐惧、越来越自信的小彤我也非常欣慰,祝福她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当初那棵自卑内怯、恐惧社交的“含羞草”已经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