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小技巧教你如何消除紧张与惧怕

前几天跟一位兄弟聊天时,谈到了对一些事情的惧怕,他说:“我一跟陌生人打交道,我就紧张得手心冒汗,有时候说话时还会结结巴巴的。我以为信仰以后这个情况会好转,但好像这种状态还是伴随着我,没有消失。”

其实这种对某些东西、某些事感到惧怕的情绪,很多人都有。有些人惧怕鬼怪;有些人有选择恐惧症;有些人不擅长跟陌生人交流;有些人惧怕黑暗……笔者记得,小时候有个邻居家的哥哥,是有考试恐惧症,他平时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好,但一到考试整个人状态就不对,紧张到连日常会做的题目在试卷上也会答错。因此对他来说,考试也是人生迈步过去的一道坎。

二.可以找到亲近的家人和朋友来倾诉,告诉他们为什么自己会感到恐惧,因为什么感到恐惧。有时候,倾诉也是一种缓解的方式,在倾诉的过程中放下内心对恐惧事物的压力,并寻求家人和朋友在这件事上给与的建议和意见。

三.多阅读一些正能量的书籍,来消除内心的恐惧和紧张。有时候,一些惧怕是人自己想象出来的,其实可能这件事并没有自己所想的那样值得惧怕,但是已经习以为常的情绪无法改变和克制。因此,可以选择读一些正能量的书籍,来驱散内心软弱的重担。

四.每天给自己一个鼓励。例如害怕跟人交际,可以每天早上起床对着镜子说:“我相信自己可以轻松自如的与人交流。”大声地鼓励自己时,内心会受到影响。每天坚持几分钟,每天不间断地去做时,会慢慢走出惧怕。

圣经·以赛亚书41章10节说:“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神。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无论是__还是非基督__都在看顾,也用他公义的右手扶持着每一个人。因此心中有忧虑、惧怕时,可以来到神的面前祷告,将这重担卸给神,让他成为自己的倚靠、帮助者,帮助我们除掉惧怕。

1、胸有成竹

相信自己回答的内容将使主谈、主试人员产生兴趣,准备是充分的,面试一定成功。这种自我暗示,在临近面谈、面试时往往会使自己镇定自若,满怀信心,并能保证自己思维清晰,记忆准确,信心倍增,使面试取得成功。

2、排除杂念

临试时不要考虑成败,不要考虑对手的强弱,不要考虑有什么重要人物的参加,甚至不要去考虑主谈或主试人员为什么交头接耳。这些杂念一旦产生就会出现紧张情绪。千万不要被现场的气氛所左右而丧失信心,草草收兵,导致失败。

3、积极乐观

参加面试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成功,但也不要把失败看得过于严重,“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成功的几率总不可能百分之百。即使这次失败了也不要紧,还会有其他机会,相信自己最终会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抱着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就能增强信心,排除杂念,稳定情绪,从容不迫地参加面谈与面试。

4、要有一颗平常心

所谓平常心,就是看淡公选考试,把参加公选当成一次检阅、展示、锻炼自己的机会。看淡,并非放弃、不积极进取,而是要对公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重在参与,不过分计较成败。将公选看得太重,心理压力太大,势必造成情绪紧张。竞争总会有胜者和败者,胜败都无所谓,只有以这种心态投入面试,才能思想放松,轻装上阵。的些干部紧张,一方面是因为他把公试看得过重,另一方面是面子思想作怪,害怕考砸了被周围人嘲笑,怕给人留下能力不行的印象,心理负担过重,导致面试时过度紧张,影响自己水平的发挥。

5、平时要多加锻炼

怯场与平时锻炼少有关。据笔者对众多面试者的临场表现的观察来看,论面试的心理状态,市级机关干部不如县里的局长们沉着,县里的局长们又不如乡镇书记、镇长们沉着,原因就在于乡镇干部平时锻炼多,而机关干部平时锻炼机会少,因此,遇到面试这种场合就会很紧张。人的心理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慢慢成熟起来的。作为领导,要多给年轻干部提供锻炼的机会,如让他们主持会议、发表见解等;作为年轻干部,平时自己要有意识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胆量,利用一切场合来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不怕出丑,不怕被人耻笑。

6、要学会自我调节

面试紧张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刚上场时因对环境不适应而产生心理紧张。二是抽到偏题、冷题时因不知如何应答而引发心理紧张。三是演讲过程中因跑题、逻辑混乱而引起心理紧张。对不同原因引发的心理紧张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第一种紧张,要学会“目中无人”,两眼平视,用眼神与面对评委,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紧张程度。对第二种紧张,要沉着冷静,认真审题,在短暂的准备间内,迅速揣摩出出题的意图,列出简要的答题提纲,千万不能冷场,一冷场,评委和观众盯着你,会使你越发紧张。不管是否准确,只要是自己了解的,认为与该题有关的,一定要讲出来。不少评委打分时并非死扣标准答案,只要应试者说话顺畅,即使有时答跑了题,也会手下留情。根治第三种紧张的妙方是,答题时要适当放慢节奏,稳定情绪,在思考中使思维重新回到题目上来,不能急躁,更不能流露出不知所措的思想情绪。

7、事前要精心准备

这种准备不只是知识、面试技巧和形象设计方面的准备,还应有心理上的准备:

一是精神状态的准备。沉着、冷静、放松,休息好,心情舒畅,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这是成功的保证。

二是自信心的准备。自信是建立在足够的实力基础上的一种心理反映。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挑战,充满信心,佣有强烈的进取心,这是成功的基础。

THE END
1.如何消除恐惧心理?医生,如何消除恐惧心理?–手机爱问如何消除恐惧心理?医生,如何消除恐惧心理?: 病情分析: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险的逃避情绪.产生恐惧通常是因为缺乏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和对可怕刺激的https://m.iask.sina.com.cn/b/4G4v5aZAev.html
2.如何克服焦虑恐惧症针对焦虑恐惧症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克服。 临床上其实并没有焦虑恐惧症这种心理名称,在这里的焦虑恐惧症,一般指的是焦虑症的急性发作,又被叫做惊恐障碍,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式克服: 一、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通过调整患者的负面认知,改善患者的行为,从而逐渐消除惊恐障碍。 https://m.chaonei.com/mip/news/14380562.html
3.如何战胜内心的恐惧有问必答恐惧的心理是由生而来的,但是过度的恐惧就需要自己来控制了,克服恐惧的心理,要看严重的程度,轻度的...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82087990.htm
1.4种方法来克服恐惧感如果你的恐惧是高度,那么你可以参加一个户外俱乐部,进行一次登山旅行。 方法2 掌控你的恐惧 下载PDF文件 1 尝试逐步脱敏。时常我们畏惧某个东西,只是因为我们队这个东西知之甚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未知的恐惧’。人们会条件反射地对异常的事物产生排斥心理。如果你畏惧某件事,因为你觉得它很神秘,那么你不妨慢慢...https://zh.wikihow.com/%E5%85%8B%E6%9C%8D%E6%81%90%E6%83%A7%E6%84%9F
2.如何克服恐惧心理有问必答如何克服长期失眠 吕志勤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克服长期失眠的方法包括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健康知识教育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消除对失眠症状的担忧和恐惧,这是失眠治疗的基础。部分患者的失眠可能是由焦虑抑郁症状引起或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因此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非常重要。此外,可以给予某些...https://3g.club.xywy.com/static/108/9602334.htm
3.如何克服胆怯和恐惧心理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杨贵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回龙观医院 精神科 三甲 恐惧是一种心理状态。克服恐惧心理主要有:减少不必要的胡思乱想,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积极自我暗示等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1.恐惧往往是大脑中想象出来的。充实自己的生活,不胡思乱想,恐惧也就会逐渐消失。2.做针对性心理训练,脑子里把引起紧张...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8/08/74765947_1119749409.shtml
4.如何克服恐惧心理?比如一件事情已经失败两非常感谢大家的建议,其实心里是想尝试的,但是总还是有恐惧心理伴随的,要想完全放松大概很难吧,如何做到看轻呢?下一条回答 查看更多 谢新峰 找ta倾诉 精神为人而生,寻求没有发现的自己。 擅长领域: 情绪/ 婚恋/ 亲子/ 个人成长 近100人倾诉 · 100%响应率 欧阳晓 找ta倾诉 每一种情绪都是你的资粮,每...https://m.xinli001.com/qa/answer-77123
5.如何克服自己恐惧的心理the only thing you need to fear is fear itself. 今天演慧师兄跟我说,在画一个盘去想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惧。 我觉得首先第一点要对恐惧源进行疏导,为什么恐惧,恐惧是如何形成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要去做每一件我害怕的事,我要去面对和经历。https://www.jianshu.com/p/854307208663
6.如何克服害怕面试的恐惧心理很多人都有面试恐惧症,面试恐惧心理对于在面试中发挥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克服面试恐惧心理的方法,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如何克服面试恐惧症 第一步,热络场面。面试开始时,注意用眼睛注视面试官,面露微笑,就像平时碰到一个很久不见的熟人一样。这个简短、有效的举动,让人觉得你很容易相处,打破面试...https://www.oh100.com/zhichang/801674.html
7.如何克服焦虑恐惧紧张的心理如何克服焦虑恐惧紧张的心理 临床上克服焦虑恐惧紧张心理多以认知为主、药物为辅的方式治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治疗方法以及其他可行的放松技巧: 一、药物治疗以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为主,主要有劳拉西泮、氟西汀等。这类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以减轻焦虑、恐惧和紧张等心理症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精神...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edc0e5a4a227dc1aaa6827fe6dbd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