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讯)近日,京东消费及产业研究院发布《2023线上农产品消费报告》,报告分为果蔬、粮油、肉类、水产四章,详细分析了从2019年至2023年农产品细分品类供给侧、消费侧的发展趋势。
《快消品》了解到,报告显示近5年,我国线上农产品市场高速发展,带动了供给、消费双增长。全国各地农产品产区积极建设线上消费通道,2023年1月至8月农产品上行的发货区县呈现高倍增长趋势。广西、贵州、云南、山西、陕西、江西六个省份的农产品上行销量比2019年增长超过10倍。
线上农产品品牌化发展迅速,品牌数比2019年增长5.7倍。
山东是线上农产品上行第一大省,售出了全国19%的农产品,是肉类、水果、水产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地。辽宁是著名的粮食产地,在京东上售出的农产品占整体农产品销售的18.7%:四川、河南、江苏凭借各具特色的农产品进入线上农产品热销产地的前5名。
粮油消费整体趋势——线上粮油成交额比2019年增长111%
2023年1月至8月,京东上销售的粮油成交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111%。其中,面粉食用油成交额增长超过125%,米、杂粮增长超过91%。
随着线上市场的高速发展,东北粮食产业迎来新机遇。从京东数据来看,东北三省售出了全国64%的米面杂粮:辽宁卖出了51%的米面杂粮,山东卖出了全国51%的食用油。
粮食产业品牌化进程加速
2023年1月至8月,线上销售的粮食品牌数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233%。
粮食产品的品牌化发展,能有效推动东北地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东北粮食企业从“卖原粮”向“卖产品”转型。很多粮食类的商品,消费者在买回家使用之前,很难评估好坏优劣。粮食商品品牌化,一方面从生产、销售渠道规范商家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在购买前提供了可识别、可参考的价值信息。
长粒香米销量最高,丝苗米消费增长高
京东的销售情况显示,在不同的大米品种中,长粒香米销量最高,销量占比28%;珍珠米和稻花香米销量占比也超过20%。
热销大米的品种越来越多样化。从增长角度来看,丝苗米、稻花香米、长粒香米销量比2019年增长近1倍。
黑、辽两省售出全国近8成大米
京东销售情况显示,辽宁卖出了全国61%的大米,其次是黑龙江卖出了全国17%的大米。黑、辽两省售出全国近8成大米。
销售情况显示,2023年1月至8月,湖北京山桥米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235%,上海崇明大米增长163%,苏北大米增长59%。
河北售出全国三分之一的面粉
京东销售情况显示,被称为“万能面粉”的中筋小麦面粉销量最高,销量占比58%:其次是高筋小麦面粉、杂粮面粉销量占比分别为24%、10%。
从产地来看,河北是线上销售面粉最大的产地,售出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面粉。其次是黑龙江、河南,销量占比13%、9%。
肉类消费整体趋势——肉类消费结构优化,品牌数增长3.6倍
京东销售情况显示,2023年1月至8月,肉类的品牌数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363%,商品数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451%。商品丰富度提升最高的是猪肉,品牌数提升482%商品数增长855%。
产业带分布:山东售出全国近50%的猪肉
内蒙古售出全国近50%的羊肉
线上市场肉类商品的产业带明显增长。其中,牛肉的产业带数量最多,发货区县数量占整体肉类产业带的40%。
京东销售情况显示,山东是主要的肉类商品产地。首先,山东是最大的猪肉产地,售出了全国49%的猪肉商品;其次,山东是最大的牛肉产地,售出了全国21%的牛肉商品;第三,山东是最大的禽肉产地,售出了全国36%的鸡肉、鸭肉等禽肉商品。
京东销售情况显示,在不同的牛肉商品中,牛排的销量最高,在牛肉品类中占比41%从增长角度看,初加工的牛肉商品如牛肉串/牛肉馅、牛肉卷/牛肉片的销量比2019年增长超过1倍。
京东销售情况显示,在不同的羊肉商品中,羊排的销量最高,在羊肉品类中占比34%。从增长角度看,羊腿肉销量增长最高,比2019年增长超过1.8倍。
销售情况显示,在不同的猪肉商品中,猪骨的销量最高,在猪肉品类中占比36%:五花肉、猪蹄块、猪腿肉销量占比超过10%。从增长角度看,猪颈肉销量增长最高,比2019年增长超过10倍;猪肚、肥瘦肉销量比2019年增长333%、275%。
随着冷链物流能力的提升和拓展,近5年下沉市场肉类消费明显提升。京东销售情况显示,下沉市场肉类的消费占比达到47%。近5年,下沉市场的肉类消费明显增长。2023年1月至8月,下沉市场猪肉的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417%,鸭肉增长320%,羊肉、鸡肉增长都超过了2倍。
果蔬消费整体趋势——蔬菜销量增长130%,品牌化趋势显著
叶莱类蔬菜的销量占比比2019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京东销售情况显示,2023年1月至8月,网上销售的蔬菜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131%。新鲜的叶莱类、鲜菌菇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468%、130%。
2023年1月至8月蔬菜品类中地标农产品数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477%。地标蔬菜商品主要集中在根茎类蔬菜,番薯、山药中地标商品居多,温县铁棍山药的销量在山药品类中占比83%,云南菌菇、甘肃百合在相应品类中的占比都超过了50%。
从水果的消费趋势来看,最受欢迎的水果是苹果,销量在水果中占比近10%。榴莲、桃、车厘子/樱桃、葡萄/提子、蓝莓、荔枝等水果的销量占比明显提升。
从增长角度来,榴莲、枇杷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3倍,柿子、葡萄/提子、荔枝蓝莓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2倍,车厘子/樱桃、梨、菠萝蜜销量增长超过1倍。
水产整体趋势:鱼类、虾类最畅销,水产品件单价下降12%
京东销售情况显示,线上销售的水产品中,鱼类、虾类销量最高,占比都接近35%。近5年,鱼类、虾类、蟹类等水产品的消费场景越来越丰富。
品牌化是水产产业化发展的高级形式。2023年以来,京东上销售的水产类品牌数比2019年增长129%。其中,鱼类、虾类商品的品牌数量比2019年增长292%、231%软足类、贝类商品的品牌数量增长174%、169%。
销售情况显示,线上销售的鱼类商品中,三文鱼的销量最高,在鱼类商品中占比26%黄鱼/黄花鱼、真雪鱼、带鱼销量占比都超过了10%。从增长角度来看,鱼/罗非鱼真鱼、鲈鱼的销量比2019年增长都超过了100%。其中,地标商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南海蜜鱼、渤海带鱼销量增长超过10倍。
北海白虾、盯胎龙虾销量增长超10倍
宿迁霸王蟹、洪泽湖大闸蟹销量增长超10倍
伴随着产业链优化、饮食消费观念的改变,蟹类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场景越来越多元。在网上销售的蟹类中,大闸蟹销量占比超过80%。地标商品宿迁霸王蟹、洪泽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销量增长都超过了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