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数字经济激发各省经济新能量。广东、浙江、江苏领衔数字消费力大省,山西、湖南、河北则成为数字消费增长最快的省份。在数字城市建设上,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渗透率最高的城市分别是杭州、郑州、三沙,广州、深圳、武汉领衔数字城市公共服务数量。
“亿元俱乐部”同比增长近42%
一组数据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当前数字经济在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首次突破9万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传统产业领域同样显著,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深刻融入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报告显示,2018年,数字化成功激发了各省数字经济新能量,广东、浙江、江苏成为领先全国的数字消费三大省份,山西、湖南、河北等省份则成为数字消费增长潜力最大的三大省份。从人均数字消费来看,上海、浙江、北京、江苏、福建分列全国前五名,按城市排名则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五城领先全国,苏州、成都、重庆、武汉、南京紧随其后。
2018年天猫“双11”期间,全国237家品牌企业单日成交额破亿元,跻身“亿元俱乐部”,同比增长近42%。其中上海拥有全国最多的“亿元俱乐部”,30%以上的“双11”交易额破亿品牌注册地位于上海(72家),广东(56家)和浙江(43家)分列二、三位,北京和江苏分别以15家“亿元俱乐部”品牌紧随其后。
各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也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根据阿里云智能发布的云栖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各地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2018年,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创业创新资源富集的地区,数字化得以广泛运用,从而促进经济、产业、公共治理等全方位转型升级。
数字化赋能服务消费升级
2018年,80后仍是消费的主力军,消费占比达到38.4%,90-94年消费者(21.9%)和70后(16.6%)分列二三位。00后则以189.8%的同比消费增速成为最大的消费潜力股。
2018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同时服务消费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旅游、文化、教育、养老等服务消费发展迅速。2018年,餐饮收入市场规模首次超过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增长18.8%。电影总票房609.8亿元,同比增长9.1%。旅游消费持续旺盛,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10.8%。
新零售正在升级城市居民的生活。截至2018年底,盒马在全国开出109家门店,服务2000多万名消费者。“有盒城市”前5名分别是上海(21家)、北京(19家)、广州(13家)、深圳(8家)、武汉(8家)。根据饿了么和口碑的本地生活服务数据,线上线下餐饮消费都迎来大幅上涨,上海、北京、杭州、武汉、南京、深圳、广州、成都、合肥、福州是全年本地生活餐饮消费力最高的10个城市。
数字化拉近城乡差距
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迎来发展机遇,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也被激活,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普惠性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弱势社会经济群体能够在数字经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服务和赋能,欠发达和偏远地区也可能迅速缩小在市场进入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经济得到提振。
2018年,阿里巴巴也交上一份暖心的公益账单,4.27亿名消费者通过阿里平台参与公益,年募集资金超4.4亿元,帮扶人口超870万,全年捐赠订单超79亿笔,已成全球参与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益平台。按照公益宝贝的捐赠额来看,广东、浙江、江苏、山东领衔最有爱心省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则是最有爱心的城市。
附:
1.2018年数字消费力省份排行榜
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河南、福建、四川、北京、湖北
2.2018年数字消费增长潜力排行榜
山西、湖南、河北、山东、江西、广西、重庆、河南、安徽、四川
3.2018年人均数字消费省份排行榜
上海、浙江、北京、江苏、福建、海南、天津、广东、西藏、江西
4.2018年老字号数字消费省份排行榜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河南、北京、安徽、湖北、河北
5.2018年城市数字消费力排行榜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苏州、成都、重庆、武汉、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