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竞选的结果,几乎在一开始就是注定的?选民民意总统大选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众是轻信和易受骗的,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让群体的愚昧性深入人心,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也让人们深信大众会盲从权威。可是果真如此吗?

为什么很多时候,无论政治宣传多么刻意地说服民众,都未能动摇民众的观点。这些失败局面是因为民众保持了应有的警觉性吗?或者是因为宣传单位不够老练或缺乏技巧?

竞选顾问、舆论专家、市场营销专员、民意调查员、危机管理顾问以及其他熟悉现代民主的专家们也许在宣传上更为敏锐,而政治宣传依靠的是对媒体的垄断控制权,或许缺乏竞争的环境削弱了宣传部门的动机和潜力?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科研主任、知名认知思想家雨果·梅西耶在《你当我好骗吗?》一书中讨论了以美国政治竞选为例,讨论了民众的认知与信任机制。

作者|雨果·梅西耶

无法使人真的下单

《一个明星的诞生》剧照。

荒诞的是,我们不清楚克鲁尼为雀巢带来了多少消费者,但克鲁尼是消费者带来的。为了回馈助力品牌成功的旧有消费者,雀巢请他们挑选一位品牌大使,而他们选择了克鲁尼。

大规模说服群众

与“人们容易轻信他人”的悖论

说服群众的行为在遇见抵制时就会失败。一条信息要想产生效果,那么受众就需要正面的理由来相信这条信息。最有效的信息便是呼应偏见,或迎合受众的目的。但是这真的算“说服”吗?在理想的情况下,说服群众充其量只能改变人们对无关紧要的问题的看法,就像选民会根据自己对重大议题的观点选择与自己政见相符的政党,然后在不重要的议题上跟随政党的领导。

显然,大规模说服群众的模式与广泛流传的“人们容易轻信他人”这你一观点并不相容。这个模式反而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的谨慎评估:人们会判断某个信息是否符合自己的既有观点,以及信息源是否可靠。

《爱情与友谊》剧照。

竞选的结果,

几乎在一开始就是注定的

然而,专门探讨政党和媒体能否胜选,或者更笼统地说,是否能动摇群众意见的研究出乎意料地得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风靡20世纪前10年的传播模型叫作“皮下注射理论”(hypodermicneedle),或称“魔弹论”(themagicbullet)。根据这个模型,人们会全盘接受媒体宣传的一切。它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奇的政治宣传策略为基础的,认为群众对任何接触到的刺激都会产生条件反射。但该模型缺乏数据支持。随着民意调查和投票记录的出现,以及人们对媒体影响力的适度研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成为“最小效应”(minimaleffect)理论的时代。在总结了多年的研究后,约瑟夫·克拉珀(JosephKlapper)在1960年主张,“政治交流更多的是强化,而不是改变观点的媒介”,这个结论让人联想到关于政治宣传的研究结果。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治学领域也兴起了实验研究。研究人员不会亲自在现场量化人们的意见,而是将被试带进实验室,让他们接触各类信息的刺激,如竞选活动资料、电视新闻等,之后再量化这些刺激对被试观点的影响。这些实验技巧揭示,媒体有能力影响群众舆论,但不能直接告诉人们该想什么,而是告诉人们该从什么方向上想(议题设定),如何更清楚地理解问题(设定框架),以及该依据哪些标准来评判政治家(启动)。这些影响不像皮下注射理论说得那么直接,但仍可能十分强大。用经济政策来评判政治家的选民和用堕胎政策来评判政治家的选民,两类人的投票结果很可能迥然相异。实验的技术优势在于其方法的严谨性。实验环境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被试能随机接触各式刺激,且研究人员能细地监测被试的反应。但这些方法缺乏生态效度(ecologicalvalidity),因为现实环境是不受控的,很难说在实验室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比如,一些研究表明,在电视上看到的不同新闻会改变人们的政治观点,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电视新闻的,而是可以自行选择观看什么样的新闻,甚至可以选择要不要看新闻。

《林肯》剧照。

政治学家凯文·阿西诺(KevinArceneaux)和马丁·约翰逊(MartinJohnson)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在这些实验中,被试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可以自由地选择观看的频道。他们观察到,许多被试根本不看新闻,而选择看新闻的被试大都有渊博的政治知识,他们也不太可能因为新闻中的内容而改变想法。即使是在更具生态效度的研究中,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在某些问题上,政治活动和媒体确实能塑造群众舆论,但它们的影响方式也表明,民众是不会毫无疑义地对政治活动里的信息照单全收的。

《命运规划局》剧照。

至少在广为人知的选举中,即使是在美国的政治活动中,媒体和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向民众提供信息的积极角色,即便用很小的成本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THE END
1.2018移动生活报告发布:享受型消费增二成境外消费翻番13日下午,在2018创新中国暨移动生活峰会上,央广网联合蚂蚁金服发布2018移动生活报告,聚焦医疗、教育、旅游、出行等生活服务领域,以报告形式展现国民移动生活的变化,看点颇多。 医疗和教育增幅显著 医疗和教育作为百姓的基本生存需要,相关移动业务增幅显著。据支付宝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在支付宝上医疗、教育人均消费金额...https://wap.eastmoney.com/a/201812141006669432.html
2.《腾讯数字生活报告2019》发布,互联网时代新马斯洛需求金字塔预示什么...5月22日,腾讯研究院、腾讯应用宝、腾讯开放平台联合出品的《腾讯数字生活报告2019》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应用生态主题论坛上发布,报告从生存、关系、发展三个层级解读了大众数字生活版图中的新趋势及核心洞察。透过这份数字生活报告,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变化,以及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刷新”我们对数字生活的理解。 https://www.gameres.com/845116.html
3.2023中国降生活趋势洞察报告20231205090802.pdf2023中国健康生活趋势洞察报告 前言 ·FOREWORD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应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同时, 随着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产品和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健康消费市场的潜力也在加速释放,数据指出,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05/5330044111011021.shtm
4.品牌案例拆解03:从三顿半找新消费品牌的破圈秘籍!根据京东《美丽新起点2018 - 2019 美妆消费报告》显示, 95 后、00 后无论是从护肤还是彩妆方面来看,其增长率均高于 80 后、70 后,作为未来的核心消费群体,他们更看重颜值消费。他们不仅注重个人颜值的提升,在消费中也倾向于挑选外观精美的产品,以达成与个人在整体调性上的统一。所以高颜值及有特色的产品包装是新...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07636-1.html
1.升级改变近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口碑网推出了“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通过详细的数据及分析,从八个方面全方位洞悉了国民消费最新趋势,从报告中能体会最深的是两个关键词,“升级”和“改变”。 “升级”从两个平行的方面在消费中得到反映,一是在原有消费层级上对质量和服务的要求提高,比如同样是饮品消费,口味、新鲜...https://m.jiemian.com/article/1990203.html
2.CBNData联合口碑发布《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CBNData首页报告看点榜单NEW活动CBNDataBOX消息 注册 | 登录CBNData联合口碑发布《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 1月24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口碑发布了《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基于口碑、阿里、淘票票、饿了么等数据,全方位洞悉国民生活消费最新趋势。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2018年1月25日...http://cbndata.com/information/247
3.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现在流行一个人吃饭旅行看电影了【观察者网TMT频道】1月24日,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联合CBNData,在杭州发布了《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 随着主流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以及消费观念的变迁,国内的生活消费逐渐呈现出更为独立、多元和品质的特点。报告基于口碑、淘宝、饿了么、淘票票等平台2015~2017年的数据,总结出独立乐活主义、少年养生派、...https://www.guancha.cn/TMT/2018_01_25_444521.shtml
4.CBNData联合天猫发布《2018中国餐桌消费潮流趋势报告》中新网1月19日电 1月18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天猫发布了《2018中国餐桌消费潮流趋势报告》(以下简称为CBNData《报告》),基于阿里数据,全方位洞悉国民最新餐桌消费趋势。CBNData《报告》显示,进口生鲜销售额增长较快,越来越多消费者尝试在线上选购进口生鲜,由一二线城市向下线城市渗透,其中江浙沪和广东...https://www.chinanews.com.cn/business/2018/01-19/8428169.shtml
5.重磅《2020中国美好消费趋势报告》▏为什么在今天谈美好消费?2020 年 11 月 7 日,上海——欧莱雅集团携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之一《每日经济新闻》所发起的“美好商业研究中心”、以及中心共同发起方——世界顶尖商校法国里昂商学院,于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发布了《 2020 中国美好消费趋势报告》。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443974.html
6.英敏特发布《2018年中国消费者趋势》报告美通社PR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Mintel),于近日最新发布《2018年中国消费者趋势》报告,揭示五大中国消费者趋势。 上海2017年10月31日电 /美通社/ -- 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Mintel),于近日最新发布《2018年中国消费者趋势》报告,揭示五大中国消费者趋势。 https://www.prnasia.com/story/192474-1.shtml
7.《2018年春节消费旅游趋势报告》:二三线城市居民消费能力将大幅...千龙网北京2月11日讯 2月11日,中国银联发布《2018年春节消费旅游趋势报告》。该报告通过跟踪分析银联系统近三年(2015-2017年)春节期间境内逾150个知名商圈及境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境游的消费交易数据,聚焦居民消费习惯的结构性变化,对即将到来的2018年春节我国居民的消费及旅游趋势进行了预测。 https://finance.qianlong.com/2018/0211/2394549.shtml
8.艾媒报告丨2018中国新消费专题研究报告(附下载)2018年10月9日,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2018中国新消费专题研究报告》。在经济发展快速的情况下,部分人群消费观念开始转变,他们消费能力强、追求品质化生活,不再盲目追求品牌,而是寻求性价比与个性化。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半新中产人群曾遭遇不愉快...https://www.iimedia.cn/c400/62630.html
9.京东到家2018年度消费报告:二三线城市的GMV增速已超过一线城市近日,无界零售即时消费平台京东到家发布2018年度消费数据报告:《1小时生活消费报告:美好生活 即时可得》(以下简称为《报告》)。在过去的2018年,消费升级拉动便捷的即时消费模式快速发展,足不出户的“1小时购物”成为了在高频生活消费品上的主流消费方式之一。基于京东到家大数据,盘点“1小时购物”在过去一年成呈现了怎样...https://www.pencilnews.cn/d/25605.html
10.解码年轻消费力,CBNData《2018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给出答案CBNData《报告》发现,80后是中国互联网消费的中坚力量,但90后的消费力正迎头赶上,线上人均消费持续走高,成为本轮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小镇青年”群体消费潜力巨大。更重要的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不再具有整齐划一的特征,他们的职业观、生活观和消费观更为个性,...https://www.yicai.com/news/100086913.html
11.关于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精选13篇)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篇2...https://www.yjbys.com/diaochabaogao/3034869.html
12.中国城市青年消费趋势调查报告报告主要观点: 1、网货下乡消费趋势 1.1 客户群将逐渐向女性及老年人倾斜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村人口,在当地生活了几十年,已形成浓厚的乡土感情和滞留原地的“惰性”,而一些比较年轻的农村人口则相反,他们一般读书较多,思想活跃,敢冒风险,勇于开拓,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强,具有脱离农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9jii3y4.html
13.2018线上新品消费趋势报告2019年1月7日,天猫联合阿里研究院发布了首份《2018线上新品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天猫上超过20万大牌首发了5000万款新品,诞生了7500万“新品控”,买新品、用新品、追新品已经成为千禧一代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代表着精致、讲究、科技智能的9大生活方式,成为2019年新品市场新趋势。 https://baogao.store/17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