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研究报告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污染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这是中国公布的首份绿色GDP核算结果,“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官方,过正式的绿色G'DP数据,我们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果。”

污染结果冰山一角

此次公布的结果,并没有涉及到资源损失的核算,即使环境污染核算,也没有包括生态破坏、地下水损失等内容,因此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绿色GDP。

所以,“这个结果,只是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数据支持,仅仅计算了十项污染物的损失,就占当年GDP的3.05%,可见污染遣成的损失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算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潘岳说。

除了对污染已经造成的损失的核算,此次核算结果中,还对污染物排放量和治理成本进行了核算。

结果表明,在现有治理技术水平下,要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虚拟治理成本),占当年GDP的1.80%。

而中国“十五”期间5年内的环境污染总投资,仅占GDP的1.18%。

核算意义大于结果

即便是这么一个并非完整意义上的绿色GDP核算结果,也得之不易。

项目组启动后,对全国31个省市和42个行业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分析,历经两年多才得到今天的结果。

项目技术组组长、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当天所作的报告中透露:在遣成的5118亿元损失中,东部11省占的比例较大,共计2896亿,约占总损失的55%左右;中部8省次之,损失为1332.7亿,约占25.5%;而西部12省的损失为959亿,占18%多点。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雷明教授说,绿色GDP核算结果公布,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上的核算问题,的结果是符合联合国统计署关于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要求的,这样就为中国公众描绘出了一幅比较完整的环境经济发展蓝图,绿色GDP将逐渐被公众接受和认知。

同时,还要根据核算结果确定哪些部门和行业是中国能耗的“高强度区”,哪些地区是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灾区”。这样可以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污染重点控制,提供政策依据,也有利于对各地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将绿色核算进行到底

“由于生物的多样性等原因,不是所有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容易货币化换算,所以说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程。”郑说。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融入环境教育,不仅要讲解实验装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实验结果对错,还要强调整个实验过程的正确性,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涉及有害物质的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有害液体排出或者气体外漏,对排出有害气体的实验增加转化装置或吸收装置,向学生阐明有害气体排入空气中的危害,在实验中不能任意排放有毒物质.

每次化学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强调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督促学生要严格遵守.对于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实验废弃物,要组织学生进行回收,如可回收银镜反应实验后所产生的硝酸银溶液.在减少污染的同时,教导学生保护环境,养成环保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应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化学药品的用量问题,争取使用最少的实验药品,取得最佳的实验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减少化学废品的排出.由此看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入环境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二、通过组织学生课外活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三、总结

写在前面

健康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健康美好的人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们追求健康,常去求医问药,为的是防病治病。判别病因,方能对症下药。随着环境医学的发展和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人们发现,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有关,有的就是由环境污染直接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6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接近1/4的疾病由可以避免的环境暴露引起,每年超过1300万的超额死亡归因于可预防的环境因素,在最不发达地区,接近1/3的死亡和疾病归因于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危害健康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及类型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现象。比如,空气污浊、异味、水体黑臭就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有不同类型,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按污染物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按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生产污染又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按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又可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和局部性污染等。

二、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多种环境介质(水、空气、食物)及渠道进入人体而产生危害。由于污染物毒性不同,受污染人群个体差异较大,危害显现的状况和程度也有不同,主要有急性危害、慢性中毒、致癌危害和致畸危害等类型。

急性危害。由于高浓度污染物在短期内大量进入环境,使暴露人群骤间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称为急性危害。急性危害的特征是有明确、固定的污染源,污染物突然排放,病情发展迅速,后果严重。比如,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居民呼吸困难,死亡4703人;我国江苏省淮安发生运输车辆液氯泄漏事件,造成335人中毒住院抢救,28人中毒死亡。

慢性中毒的另一个特征是污染物在体内持续性蓄积。有些污染物在水、空气、食物中虽然含量很低,但日积月累,在体内可达相当可观的数量。铅污染就表现为持续性蓄积,有资料显示,城乡不同环境下生活或工作的人群中,体内血铅含量明显不同。郊区农民11微克/100毫升、交通警察30微克/100毫升、汽车修理工38微克/100毫升。这种持续性蓄积所带来的远期效应值得引起重视。

致畸危害。人类先天性畸形又叫出生缺陷,如无脑畸形、畸形足、唇腭裂等就属于先天畸形。医学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因素干扰正常胚胎发育过程,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可引发多种后果,如流产、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结构畸形,以及出生后再显现各种生理和心理缺陷,如汞进入人体后会变成甲基汞,甲基汞可通过胎盘屏障侵害胎儿,使新生儿发生先天性疾病。再如,日本的水俣病就是由于人吃了富集甲基汞的鱼造成一些婴儿患有痴呆或伴有惊厥性脑瘫痪等胎儿水俣病症状。资料显示,美国有近500万名妇女体内汞含量高于安全标准,每年可能有高达30万名新生儿智力和神经系统受到侵害。

“全国性病艾滋病数字化防控平台”在京启动

《健康报》讯: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为配合国家性病艾滋病防控策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指导作用、媒体传播优势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与健康报社联合建立的“全国性病艾滋病数字化防控平台”,2011年11月29日在京启动。

这个平台将为易感人群及感染者群体提供权威的咨询、导检、导诊和治疗支持服务;为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政府组织参与性病艾滋病防治提供参与和管理机制;为易感人群提供免费的教育、干预及治疗费用减免申请等服务。

我国进入环境健康事件频发期

中国妈妈的“双重拖累”

2011年8月30日揭晓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中国妈妈的幸福感受到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双重拖累”。与此同时,中国妈妈的幸福感呈现出“南高北低”的趋势,大龄晚育的妈妈比早育的妈妈感觉更加幸福。

这是中国特有的商业骗局

――近日,国内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将矛头直指孕妇防辐射服:日常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不会有影响,即便有影响,所谓防辐射服也起不到屏蔽作用,要穿包裹全身的专业防辐射服才行。

数字

126岁――截至2011年7月1日,大陆健在的百岁老人已达4892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的瑶族老人罗美珍以126岁高龄蝉联十大寿星榜首。

1/10――目前,我国有约1/10的耕地面积重金属超标。

9.9%――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20岁至59岁的成年人超重率为32.1%,肥胖率为9.9%。

42.9万例――自1985年出现第一例艾滋病人以来,截至2011年9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9万例,死亡8.6万例。

26%――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近日透露,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仍严重,26%的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差,20%的水质为劣5类。

30%~40%――日本有关专家发现,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

50%――美国一项长期研究发现,每天吃2盎司(约合57克或一把)核桃仁,可以使乳腺癌危险降低50%。

78%――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患有中耳炎的病人中有78%的人也会对大分子食物过敏。

88.2%――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平均有800余万例人工流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重复流产率更是高达50%,88.2%的不孕不育女性都做过人流手术。

2――美国专家最新资料表明,服用了伟哥或成分类似的药物治疗功能障碍的男性,与不服用这类药物的人相比,前者听力丧失的可能性增加了2倍。

3――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所一项新研究发现,与母亲孕前及孕期补充叶酸的孩子相比,那些母亲没补充叶酸的孩子,3岁前不会说话、语言严重推迟的几率增加2倍。

百万――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最新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患有不育症的男性至少有上百万人,患有前列腺疾病的男性多达数千万人。

科技

光线强弱影响脑生长发育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生活在不同纬度的人脑袋大小有较大差异,生活在地球极地附近的人脑袋最大。

研究人员通过对世界各地发现的19世纪以来55个头颅的检测和比对发现,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比生活在高纬度和相对低纬度地区的人,拥有更小的眼孔。因为大眼睛能够吸纳更多光线,所以靠近极地的人因为光线弱,眼睛都比较大。

人的大脑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和减少出现几毫升的差异。研究人员认为,或许正是因为大脑的视觉中心因窥视带变宽而变大造成的结果。

治疗糖尿病的新型化合物

这种新型化合物名为SR1664,作用原理是通过干扰某些蛋白质的功能来帮助治疗糖尿病。

吃坚果可让人心情舒畅

每天吃一把坚果类食物,有助于缩小腹部等肥胖问题。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吃核桃或杏仁果等坚果类食物,会使心情舒畅,还会促进分泌有“幸福荷尔蒙”之称的血清素,并降低食欲。

美国:滥用止痛药丧命人数超过吸毒

美国人正面临另一场流行病――滥用止痛药造成的死亡。2008年,有1.5万美国人因为服用处方止痛药过量丧命,超过了可卡因和海洛因造成的死亡人数总和。去年有1200万美国人服用麻醉止痛药,目的是为了产生,而不是为了医疗用途。

每天看电视超两小时患心脏病风险高一倍

人体细菌能装一大碗

美国国立卫生院类微生物组协调人丽塔普拉克特表示,人体携带1.4~2.3公斤的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多倍,但由于细菌体积比细胞小得多,所以它们的重量只占总体重的1%~2%。人体携带的细菌种类也有很多,至今都没有完全统计清楚。

虽然如此,你也不用担忧。因为细菌寄生于人体,在获得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会帮助人体消化、制造维生素,加强免疫功能,帮助人体抵御病原体。当然,有的细菌一旦被“激活”,也可能引发身体不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远离疾病。

吃东西过快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关键词: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1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概念界定

1.1.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核算的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经济正增长一般被认为是整体经济景气的表现。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数,即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往年减少,就叫做经济衰退。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持续减少,才被称为经济衰退。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和体制约束。

1.1.2环境污染

①环境污染(environment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②环境污染的分类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经济增长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伴生物。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作为两个不同的指标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两个系统之间相互制约,具有不可分割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和谐”、“矛盾”以及“和谐-矛盾-和谐”的关系。

1.2研究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

1.2.1环境经济学理论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研究属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污染经济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环境经济学部分,它主要研究环境污染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即经济活动中的污染破坏环境的问题和污染防治中的经济问题。

在宏观领域,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关系集中表现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上。追求快速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长期以来的首要宏观经济目标。经济快速增长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排放大量的废弃物,不但增加环境的负荷,也造成对环境的破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上,环境恶化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处理起来相当困难。而且,宏观层面的环境问题具有整体效应和不可回复行,它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更加脆弱,而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可能再现。因此,宏观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人类把环境保护因素纳入各国主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中,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种效益的协调发展。

在微观领域,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关系集中表现在如何营造一种环境保护的微观基础上。宏观环境问题是微观环境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表现。在环境经济管理的实践中,强调对具体的经营单位或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政策,防止环境恶化。例如,针对企业的排污制定经济处罚措施,或针对污染严重的行业制定产业环保政策。

1.2.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库兹涅茨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2.3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棗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

①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②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③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和谐型原则,则是应共同遵从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2经济增长中的污染问题分析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也带来了不可无视的环境污染。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加重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GDP年均增长在9%以上,快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高投入为基础,大量发展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及大规模的城市化热潮,使中国的自然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破坏。虽然暂时维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在资源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经济增长主要从以下方面影响环境的:

二是大气污染。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类为气体状态污染物。

三是固体废弃物。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将导致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其他废物排放量的增加,如果处理不好,将使环境恶化。导致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①发展方式粗放。我国经济总量虽位列世界第二,但产业水平总体上很低,污染排放多,对环境破坏大。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如不改变,环境污染就难以控制。

②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地方在推动发展中,重经济轻环保,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只顾当前,不计长远,考虑局部利益多,着眼全局利益少,有的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

③执法问责不严。虽然近年来环境法治建设得到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加大,但是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助长了环境污染行为的发生。

④体制机制弊端。目前,环境管理职能分散交叉在多个部门,环境保护统筹协调、统一监督职能仍需加强。地方环保部门实现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地方环保部门独立执法。

3解决环境污染的措施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环境污染仍然较重,污染减排压力有增无减,潜在环境问题不断显现,一些重特大环境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我们要借鉴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道路。

第一,要坚决打好污染减排决胜战,以倒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入研究健全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探索建立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通过污染减排的倒逼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要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源头控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盲目扩张,强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健全环评、评估、审批责任追究机制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体系。

第三,要健全并完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以环境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鼓励节能环保的财税体系,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不断深化绿色税收、绿色证券、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加快推进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建设,严格环境准入。

第四,要增强环境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以市场导向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环保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壮大,引领技术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五,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绿色生活助推消费模式转变。坚持把环境保护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污染等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积极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改变导致对自身生存环境破坏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要想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发挥社会各种力量加强监督管理,并对违法者落实责任也非常重要。只有有严厉的惩戒措施,才能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MichaelKeane,AlbertMoran.RemakingTelevision:theNewGlobalCulture[M].John,2005.LibbeyPress,2007.

[2]包群,彭水军.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基于六类污染指标的经验研究.

[3]范金.2009.可持续发展下的最优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4]凌亢,王涴尘等.2001.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10):46-52.

[5]秦大河,张坤民等.2002.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

[6]王小民.2005.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东南亚纵横(9):71-76.

[7]陈华文.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验分析[J].复旦学报,2004(2):87-94.

【摘要】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大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势在必行。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全面,披露方式缺乏统一、规范。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采掘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1.引言

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日益先进的现代工业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已呈现出日渐衰竭的征兆,从而使全球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被动摇。为解决这一矛盾,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1971年,比蒙斯(f.a.beams)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了《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3年,马林(j.t.marlin)在《会计学月刊》第2期上发表了《污染的会计问题》,从此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我国是一个资源和能源消耗大国,也是一个环境污染物排放大国。每年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经济损失占gdp的8%。2010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占总排放量的38.47%;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2185.1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4.4万吨,占总排放量的85.32%;烟尘排放总量829.1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占总排放量的72.75%;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852.4万吨;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98万吨。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总额6654.2亿元,占当年gdp的1.67%①。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环境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为了解决我国目前严峻的环境状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建立和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充分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落实污染单位责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根据2010年9月14日,环保部公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等16类行业为重污染行业。此类上市公司应当年度环境报告,定期披露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守法、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环境信息。

本文选择重污染行业中在沪、深两地上市的采掘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于本文考察的主要是正常持续经营状态下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所以剔除了*st、st、sst类和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最终选定了49家样本公司,对其2009、2010、2011年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实证研究。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3.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例

选取的样本公司2009-2011年三年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例如表1所示,均达到100%。这与国家近年来环保力度的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及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有直接关系。

3.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通过表2可以发现,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各异。大部分企业选择在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50%左右的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的单独章节对环境会计披露,个别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以专门的环境报告书形式披露的企业只在2011年有2家,不足4%。而大多数企业选择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对环境会计进行披露,可见采掘业上市公司在披露形式上没有达成统一标准。

3.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3.4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价值形式

在表3的12项内容中,前3项和第9项主要以非货币形式披露,披露形式主要是在社会责任报告和董事会报告中;4、5两项主要以实物量形式披露,披露形式主要是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其余6项主要以货币形式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4.研究结论

(1)披露的内容不全面

通过对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三年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统计整

(2)披露的形式缺乏统一、规范,信息分散

5.对策建议

(1)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2)制定环境会计准则

在环境会计实施初期,规范性的指导文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让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当然,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以成熟的环境会计理论为基础。准则中应明确规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企业应该严格按照环境会计准则的要求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

(3)加强政府监督,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4)建立环境管理系统,引入环境会计审计

综上所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适应国家未来发展要求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制度,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注释:

①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2]耿建新,焦若静,刘莉.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续)[j].世界环境,2002(1):34-3.

[3]李梦玉,李玲,蔡卓妮.石化类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建议[j].会计之友,2012(6):123-123.

关键词环境退化成本;经济增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产业结构;国际贸易

1文献回顾

目前研究治理环境污染路径的文献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应用多个政策变量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这些变量是否能够对改善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其中Panayotou[8]抽取了30个国家1982-1994之间的数据作为样本,发现在低收入水平政策效率对于改善环境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收入水平上升作用越明显,但是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人口密度越高反而增加了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

本文的贡献在于:①采用环境退化成本作为环境污染指标,对水、大气、固体废弃物三类环境污染进行货币计量,统一了计量模型中变量的量纲;②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础上,初步建立选择环境治理政策的标准。

21990-2009我国环境退化成本的测度

本文选取我国环境退化成本(环境退化成本是通过污染损失法核算的环境退化价值,是指在目前的治理水平下,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功能、人体健康、作物产量等造成的种种损害,环境退化成本又被称为污染损失成本)

作为环境污染指标,主要是因为:①在环境库兹涅茨模型中,解释变量多数是货币化的经济变量,如国民收入、投资等,作为建立模型的重要原则,被解释变量也应该尽量货币化,也是合理解释变量之间关系的保证;②环境污染货币化评估,有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市场法、综合法等,运用不同的方法估计环境污染的结果也会出现很大差异[22],其中较为合理的是通过综合法对环境退化成本的估计,既反映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成本的大小,也包含了对健康、环境利用等因素的影响。

①2004年之后年份的计算公式为:

第t年的单位环境退化成本=第t-1年的单位环境退化成本×第t年的环比PPI指数(1)

②2004年之前年份的计算公式为:

第t年的单位环境退化成本=第t+1年的单位环境退化成本第t+1年的环比PPI指数(2)

具体的计算结果见表1,数据显示,大气环境单位退化成本相对较高,表明单位大气污染对环境、人体健康以及产量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在确定了历年各类污染的环境单位退化成本基础上,根据历年各类污染物的排污量,可计算当期的环境退还成本,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污染物的环境退化成本=当期污染物的环境单位退化成本×当期污染物的排放量(3)

3政策路径的选择标准

由于不同的政策变量会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位置、曲率产生影响,而位置变化又引起拐点代表的收入水平与一国初始收入水平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曲率的大小反映单位收入变化对污染指标影响的大小。于是,笔者认为合理的治理政策选择原则应该是: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该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将环境污染指标降低到相对最低的水平。在这一标准的指导下,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具体标准选择治理环境污染的路径。

标准1:在拐点处对应收入水平相等条件下,选择相对位置更接近横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所代表的治理政策。如图1所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政策2、政策3影响下,分别形成了曲线2、曲线3,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从库兹注:1.在1999年之前水污染排放量,仅统计了工业水污染的排放量,而且不含有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以及氨氮排放量;2.空气污染排放量包括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粉尘排放量,但在1999年之前的统计中只包含工业企业的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粉尘排放量,不包含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排放量;3.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从2003年起有对居民生活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统计,在此之前仅统计工业企业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但是鉴于居民生活中固体废弃物排放数量较大,故为了弥补2003之前的缺失数据,本文采用2003-2009年平均居民生活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作为1990-2002年的居民生活中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涅茨曲线曲率变化角度分析,政策2要优于政策3,原因在于当在收入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时,政策2产生的污染指标水平要低于政策3产生的水平;在收入水平处在相对较高的发展阶段时,当收入进一步增长,政策2使环境污染指标下降的速度要快于政策3。

标准2:在拐点处对应收入水平差异较大的条件下,政策的选择随着实体经济收入水平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如图1所示,从曲线位置变化角度分析,政策1和政策2进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之后,使相同形状的曲线发生了位移,如果该国初始收入水平较低,无论使用政策1还是政策2都加速环境的恶化,但是可以先选择政策2,在收入增

长相同的条件下,沿着污染程度较轻的路径推动经济增长,当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政策1相对政策2更为合理,保证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状况的改善;如果该国初始收入处于中等水平,政策2治理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沿着曲线2进一步上升,但是政策1相对较为合理,既保证了经济增长又能使环境污染指标进一步下降;

图1变量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影响

Fig.1TheimpactofvariableonEKC

如果该国初始收入处于高水平阶段,虽然政策1和政策2都能使环境得到改善,但是政策1在同样增长速度下环境污染程度最小。可见,在一定条件下,一国初始收入水平对于治理环境污染政策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模型构建与说明

为了分析我国现阶段环境治理的路径,本文借鉴Cole[24]建立的污染排放损失模型,在反映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基础上,引入产业结构、国际贸易等变量:

lnLosst=β1lnGDPt+β2(lnGDPt)2+β3lnINPt+β4lnEXt+β5lnIMt+β6lnFDIt+β7INS2,t+β8INS3,t+ut

(4)

该式主要是从总量上对政策变量进行分析,式中Losst表示每年总环境退化成本;GDPt表示国内生产总值,根据一次项系数和二次项系数可确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位置以及曲率大小;INPt表示每年治理工业污染投资完成额,反映污染投资对环境改善的影响;EXt表示出口额,IMt表示进口额,FDIt表示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存量,三个变量则用于衡量开放政策对于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INS2,t表示第二产业比重,INS3,t表示第三产业比重,产业比重的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重要体现,而且由于三大产业的比重之和等于1,本文为了避免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未将第一产业比重纳入到模型之中。

模型中环境退化成本通过本文第二部分测算所得,环境退化成本、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存量(该指标值采用王小鲁等于2009年测标所得结果)、进出口额以及工业污染投资完成额均通过1978年价格指数进行折算。以上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5实证结果与分析

为了对比国内总产值、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存量、产业结构以及治理污染完成投资额等因素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影响,对式(4)进行逐次回归,结果见表3。

是从回归结果分析,都不能降低环境退化成本。综合上述分析,就我国目前发展水平,首先应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其次是通过进出口结构优化,这应是缓解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冲突最主要工具,是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目的的

6结论与不足

本文虽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由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加入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比较敏感,曲线的形状位置均会受到影响,因此仍需要寻找一个较为稳定的模型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寻两者之间的协调路径。另外,本文虽然就环境治理政策选择的原则和标准进行了初步的细化,但在具体应用和研究上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GrossmanGM,KruegerAB.EnvironmentalImpactsofa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R].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WorkingPaper,1991.

[2]GrossmanGM,KruegerAB.EconomicGrowthandtheEnvironment[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5,110(2):353-377.

[3]SherryBartz,DavidLKelly.EconomicGrowthandtheEnvironment:TheoryandFacts[J].ResourceandEnergyEconomics,2008,(30):115-149.

[4]DavidIStern.TheRiseandFallofth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J].WorldDevelopment,2004,32(8):1419-1439.

[5]GürlükS.EconomicGrowth,IndustrialPollutionandHumanDevelopmentintheMediterraneanRegion[J].EcologicalEconomics,2009,(68):2327-2335.

[6]许士春,何正霞.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7,(4):22-26.[XuShichun,HeZhengxia.TheEmpiricalAnalysisonRelationshipBetweenChineseEconomicGrowthandEnvironmentPollution[J].ReformofEconomicSystem,2007,(4):22-26]

[7]符淼.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态、拐点和影响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1):40-55.[FuMiao.Chines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s:Shapes,TurningPointandResponsibleFactors[J].TheJournalofQuantitative&TechniqueEconomics,2008,(11):40-55.]

[8]PanayotouTheodore.Demystifyingth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TurningaBlackBoxintoaPolicyTool[J].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Economics,1997,(2):465-484.

[9]DasguptaS,LaplanteB,WangH,WheelerD.Confrontingth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2002,(16):147-168.

[10]HarbaughW,LevinsonA,WilsonDM.ReexaminingtheEmpiricalEvidenceforan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2002,(84):541-551.

[11]HettigeHemamala,MuthukumaraMani,DavidWheeler.IndustrialPollutioninEconomicDevelopment:Th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Revisited[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0,(62):445-476.

[12]BruynDeSM.Explainingth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StructuralChangeandInternationalAgreementsinReducingSulphurEmissions[J].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Economics,1997,(24):485-503.

[13]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27-36.[LinBoqiang,JiangZhujun.TheForecastandResponsibleFactorsofCO2s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inChina[J].ManagementWorld,2009,(4):27-36.]

[14]包群,彭水军.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世界经济,2006,(11):48-58.[BaoQun,PengShuijun.EconomicGrowthandEnvironmentPollution:TheEstimationofSimultaneousEquation[J].TheJournalofWorldEconomy,2006,(11):48-58.]

[15]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4):120-132.[ZhangYouguo.EconomicDevelopmentPatternChangeImpactonChinasCarbonIntensity[J].EconomicResearchJournal,2010,(4):120-132.]

[16]CopelandB,TaylorMS.Trade,Growth,andtheEnvironment[J].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2004,(42):7-71.

[17]刘渝琳,温怀德.经济增长下的FDI、环境污染损失与人力资本[J].世界经济研究,2007,(11):48-55.[LiuYulin,WenHuaide.FDI,Human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PollutionLossinChineseEconomicGrowth[J].WorldEconomyStudy,2007,(11):48-55.]

[18]韩玉军,陆.门槛效应、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J].统计研究,2008,25(9):24-31.[HanYujun,LuYang.ThresholdEffects,EconomicGrowthandEnvironmentQuality[J].StatisticalResearch,2008,25(9):24-31.]

[19]沈利生,唐志.对外贸易对我国污染排放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8,(6):21-29,187.[ShenLisheng,TangZhi.ImpactofInternationalTradeonPollutionEmissioninChina[J].ManagementWorld,2008,(6):21-29,187.]

[20]张友国.中国贸易增长的能源环境代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16-30.[ZhangYouguo.ImpactofTradeonChinasEnergyConsumptionandSO2Emission:1987-2006[J].TheJournalofQuantitative&TechniqueEconomics,2009,(1):16-30]

[21]李小平,卢现祥.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2排放[J].经济研究,2010,(1):15-26.[LiXiaoping,LuXianxiang.InternationalTrade,PollutionIndustryTransferandChineseIndustriesCO2Emissions[J].EconomicResearchJournal,2010,(1):15-26.]

[22]李钢,马岩,姚磊磊.中国工业环境管制强度与提升路线[J].中国工业经济,2010,(3):31-41.[LiGang,MaYan,YaoLeilei.TheIntensityandUpdatePathforChinasIndustrialEnvironmentalRegulation[J].ChinaIndustrialEconomics,2010,(3):31-41.]

[23]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R].2006.[Ministry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ofChina.ChinaGreenNationalAccountingStudyReport2004[R].2006.]

[24]ColeM,EllionR,WuS.IndustrialActivityandtheEnvironmentinChina:anIndustrylevelAnalysis[J].ChinaEconomicReview,2008,(19):393-408.

ResearchonthePathofAjustingConflictBetweenEnvironmentalPollution

andEconomicGrowthinChina

――BasedonAnalysisofEnvironmentalDegradationCost

LIJuanweiRENBaoping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orthwest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27,China)

关键词:建设项目,公路可行性研究,方案选择

1定义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2方案选择

参照交通量预测结果结合公路功能、路网规划,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长期发展规划等论证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根据技术标准进行路线方案的选择。山岭区选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纵断面的控制,克服地面高差是山区公路选线的最大难题;大型构造物尤其是难点工程成了控制路线走向的重点因素之一;不良地质尤其是灾害性不良地质是路线另一主要控制因素,滑坡、溶洞、断裂等不良地质是公路必须注意和绕避的对象。

2.1资料收集

在进行路线方案选择前应先收集和调查有关的资料如下:

2.1.1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概况、气象和水文、地震、不良地质概况等。

2.1.2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包括沿线石料、砂、石灰、路基用土、工程用水电、水泥、沥青、钢材及运输条件。

2.2路线总体方案设计

2.2.1比选原则

符合城市公路网规划要求,着眼长远利益,与现状路网公路顺畅连接,合理选择起终点,满足路网布置的合理性;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的布局及规划相协调;符合沿线城镇规划,方便居民出入,便于吸引周边地区的交通流量;尽可能地避开煤炭采空区和开采区,合理绕避地质不良地带;注意使路线顺适、直捷、缩短建设里程、减少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考虑施工条件,与既有公路、铁路尽可能减小干扰;注意环境保护,保持填挖平衡,防止水土流失;注意与水利设施的协调,保证河道泄洪要求;依据地形、地质选择路线走廊,与周围景观协调。

2.2.2路线走廊的比选

路线起终点基本确定后,路线走廊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根据路线总体方案选择原则,通过在大比例(1:50000)地形图上进行大范围的比选,经认真分析研究,现场调查核对,并结合技术标准线型指标、城市发展、现有路网布局及地方-政府意见,选择有比较价值的路线走廊,如路线里程、占地、拆迁、线型指标、工程造价、沿线居民生活环境污染情况等方面进行同深度的比选论证,最后确定最佳路线走廊为推荐路线走廊。

2.3路线方案研究

2、3、1路线布线原则

合理掌握技术指标,力求减小工程规模,降低投资,避免不计代价地追求高标准;认真考虑地方政府及农村、农民的合理意见,使路线方案符合沿线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避免或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和市内交通压力;充分考虑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互通立交位置,便利交通流出入;力求使路线平纵面线形均衡流畅,给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保障;尽量以小的代价绕避不良地质地段;尽量少占良田果园、避免较大规模的拆迁;尽可能减少压占矿产资源;尽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公路长期稳定、安全运营的要求,做好安全保障工程,减少或避免质量通病。适当延长桥梁,降低桥台背填土高度,隧道洞门一般采用削竹式或其他方式进洞;因地制宜,选用合格的地方材料,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2.3.2路线方案比选

根据选择的路线走廊和路线布设原则,在较小比例(1:10000)地形图上选择线位,而后对路线主要控制点,布线困难地段实地踏勘,对初步确定的路线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路线走廊带内地形困难,地质复杂路段,对主要县、市、区工业园区及重要乡镇出入影响较大的局部路段,选择有比较价值的局部比较线路,如占地、拆迁、线型指标、工程造价、沿线居民生活环境污染情况等方面进行同深度的比选论证,最终确定最佳路线方案为推荐路线方案。

2.4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在公路建设中有其重要意义。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会破坏原有植被、改变沿途的地形、地貌、耕地的减少、水土流失、废气和噪声的增加以及农田和乡村道路的阻断等,为坚持最大限度保护、最小程度影响、最强力度恢复,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公路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的设计理念,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强调,线路尽量在对农田水利影响较小的山坡地布置;尽可能减少拆迁,靠近村镇但又离开村镇;采用适宜的路基边坡坡度,加强路基边坡防护,采用生态防护和工程防护相结合方案,边沟尽可能小、暗、绿。重视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避免因本项目的实施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于拟建公路两侧进行合理绿化,以美化景观,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加强施工管理,降低施工引起的噪声、大气、生态污染及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施工时应注意临时用地、料场、借土场和弃土场地点的合理选择,场地的使用面积不应为方便而任意扩大或过度开挖,并应做好防护排水,防止水土流失。完工时应及时恢复原貌或造地还耕。对于弃土场还应做好防护排水工程,上层填上种植土,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加强营运期管理,减少环境污染。

3结语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社会经济、交通量预测、路线方案选定、投资估算、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等各方面对公路的工程可行性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其中路线方案选择是核心、重中之重,其他各方面的研究都是为其服务的。山区公路选线除了正常路线、路基、防护、排水、桥梁、隧道、地质、环境保护、施工组织等多个方面的编制外还应考虑地形的特点深入现场、详细调查,保证最终路线方案为最优。

英文名称:ChineseJournalofEco-Agriculture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3990

国内刊号:13-1315/S

邮发代号:82-97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期刊收录:

CA化学文摘(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生态环境政府采购绿色消费环境税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降低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政府责任重大。政府统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必须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多管齐下。本文主要分析政府依靠财政税收这一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改善,降低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

一、政府统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

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过去的15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0.1%,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然而,我国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忽视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解决我国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造成的后果,政府责任重大。

1.我国生态环境严峻形势必须改变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环境恶化。一些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结果,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五分之一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十一五”时期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状况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使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些目标,体现了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国家长远利益的要求,政府必须下定决心确保完成。

2.经济增长的高环境成本必须降低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土地退化”等现象。许多地方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降低。2006年我国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报告指出:仅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可见,如果再不重视保护环境,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会更高,政府必须下决心改善生态环境。

二、政府统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手段

保护生态环境,政府要遵循经济规律,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灵活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1.财政税收手段引导绿色消费保护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政府通过制定财税政策,鼓励使用、消费环境标识志产品、环境认证产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有利于消费环节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政府机构实行绿色采购、消费者选择绿色消费,全社会自觉抵制非环保产品的消费,增加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1)财政资金转向绿色采购

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必需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政府绿色采购标准、清单和指南。2006年11月我国公布了第一份政府采购“绿色清单”。它涉及汽车、打印机、彩电、板材、家具等14个行业获得中国环保标志认证的上百种产品的采购清单。它规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在用财政资金实施政府采购时须优先选择“绿色产品”,不按规定采购的单位,财政部门可以拒付采购资金。

(2)税收政策促进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避免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费者作为绿色消费的主体,进行绿色消费还存在一些障碍,还需政府出台财税加以引导。

①减少税收鼓励购买环保产品

环境标志是一种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签,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实施环境标志认证,实质上是对产品从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处置,乃至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的环境行为进行控制。它由国家指定的机构或民间组织依据环境产品标准及有关规定,对产品的环境性能及生产过程进行确认,并以标志图形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哪些产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更为有利。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环境标志产品受到重视,消费者更注重购买环保产品。但是有很多不法厂商,擅自在产品包装上印刷环保认证标志,消费者难辨真假。本来,发放环境标志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一方面通过环境标志告诉消费者哪些产品有益于环境,并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这类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消费者的选择,引导企业生产对环境有益的产品。但是市场上假冒的环境标志产品,产品质量低劣,成本低、价格低,不利于消费者对真环保产品的购买。

鼓励绿色消费,政府不仅要加大对假冒环境标志产品的打击力度,而且要对获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减免税收。通过减免税收,增加其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共有近200家企业,40多个大类,500多种产品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对这些产品减免税收,降低其生产成本,增加其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上处于有利地位。不仅能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环境认证产品,而且能鼓励生产者生产绿色环保产品。

②消费税限制购买非环保产品

促进绿色消费,减少对非环保产品的消费,必须完善消费税制度。去年4月1日,我国对木质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大排量轿车提高了消费税,限制对其消费。还有许多产品,消费者看不出它对环境的危害,然而,生产中对环境危害巨大。例如,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首饰时,很少知道它对环境的危害。黄金生产中的氰、砷、汞、浮选药剂、悬浮物、重金属,腐蚀性气体、粉尘、尾渣、废石及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危害极大,尤其是汞和氰,严重污染空气和水。对这类生产中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政府应提高消费税,限制百姓对它的消费。

2.财政税收手段引导绿色生产保护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推行绿色生产。企业是绿色生产的主体,政府要制定财税政策对企业加以引导。

(1)财政资金支持企业绿色生产

①财政资金支持绿色发电

②财政资金支持绿色交通

我国汽车尾气和烟尘、噪音等造成的交通污染,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公交车辆使用的燃油普遍含硫较高,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控制城市空气质量恶化趋势,财政资金要支持发展绿色交通。财政资金项目资助企业研制清洁、廉价新型环保公交电动能源,财政资金补贴公交公司使用尾气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的新型电动公交车辆,淘汰老旧车辆。

THE END
1.环境污染与保护形题研究报告20240506085821.pdf环境污染与保护小课题研究报告.pdf 7页内容提供方:Tcq927 大小:482.9 KB 字数:约1.26万字 发布时间:2024-05-10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13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环境污染与保护小课题研究报告.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06/5231233103011203.shtm
1.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专题研究.pptx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专题研究SMARTCREATECREATETOGETHER环境污染现状及影响分析01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多方面问题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长,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污染问题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5716604.html
2.生物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通用10篇)在想要了解某一情况或某一事件时,我们需要仔细地调查清楚,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如何把调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1 一、问题的提出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10609151102_3704443.html
3.人工智能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1.1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及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目前,全球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种依赖不仅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还造成了空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以下部分将详细探讨当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概况,以及这...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43654418
4.生态环境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珠江流域等高强度国土开发区等关系生态安全核心地区,基于各自经济、生态功能定位和重点生态安全风险,开展的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如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以及通过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河湖水系连通、岸线环境整治、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恢复、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等...https://www.bjzhiborui.com/view-31286.html
5.关于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通用9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有效控制农业污染,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建设和完善垃圾填埋场等基础设施,广泛开展xx生态文化建设,着力提高xx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优美、和谐稳定的新xx。 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篇2 一、生态环境现状分析...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2640810.html
6.关于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工作的情况报告范文(精选12篇)按照《州人大常委会城环资工委关于对<全州重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的通知》(甘机发1950号)文件精神及要求,我局对辖区内重点建设项目就环境制度建立情况、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环评及“三同时”执行情况、应急预案及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进行了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https://m.wenshubang.com/baogao/760433.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https://hbssyjzx.hbue.edu.cn/_t373/9b/4b/c4764a105291/page.htm
8.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精选20篇)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 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了解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人们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着高品质的生活,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被人们带回了家,似乎一切都非常得完美,不用担心了。其实不然,...https://mip.jy135.com/diaochabaogao/603832.html
9.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精选5篇)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全面了解了xx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估了其生态价值和潜在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建议。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物种保护和科研力量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调查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 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2 ...https://www.ruiwen.com/word/shengwuduoyangxingdiaochabaogao.html
10.悲剧!环境污染带给动物们的“厚礼”玉兔姊姊美报告称污染和滥捕鱼类导致水母大爆发 2009年2月,美国科学基金会研究小组汇总的报告称,严重危害渔业的水母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大量繁殖,而水质污染、滥捕鱼类等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是其罪魁祸首。报告称,全球至少有14片海域常常发生水母大爆发,其中包括黑海、地中海、美国夏威夷沿岸及墨西哥湾等。在黑海海域,船舶压舱水带...https://blog.sina.com.cn/s/blog_3fdce26d0102dwh2.html
11.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6篇(全文)大自然的绿是交错的,要绿化城区、郊区、道路、小区、公园、田野,改变污染情况。 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 第2篇 关于2013年自然灾害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自然灾害不断地发生,人类开始渐渐懂得大自然的重要性了。但是,只是懂得它的危害还是不够的,还要认识到怎样去保护它。环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fl7pzla.html
12.2024年10月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调查与思考调查报告十二篇(三)继续推进__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整治项目建设,__江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遏制。经过各整治项目责任部门及有关乡镇、企业的齐心协力,我市20__年度__江10个整治项目基本得到有效落实,开展了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金鑫硫酸化工废渣及废水综合治理、海漂垃圾整治等一批...https://www.1566.cn/baogao/diaocha/17034922851621.html
13.生态环境个人述职报告(通用13篇)生态环境个人述职报告 3 针对我xx市依山傍水独有的自然环境特点,按照国家和市政府要求,确保无重大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发生,对规划区工业排放、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做到全面规划因地制宜,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维护施工地域内的自然环境和居民清洁适宜的生活、工作环境、化害为利,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40505065710_383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