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术语大全(100条)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7.31

第一部分常用词义

1、环境: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3、环境影响:

4、环境影响评价(EIA):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5、环境污染:

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6、环境价值:

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没有价值,也就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没有价值,但这已不适应现在经济的发展。改变传统的环境资源无价的观念和理论,确立环境资源有价值的观念和理论,并将环境资源价值加以科学的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7、环境问题:

指人类在驾驭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形成的环境公害。具有阶段性、区域性的特征。

8、环境破坏:

指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环境总资源的破坏。

9、环境管理:

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特别是水、大气和土地),也就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实行控制性的影响,使外界事务按照人们的决策和计划方向进行和发展。

10、环境政策:

政府为解决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战略,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指导原则。

11、污染治理:

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环境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处理措施,以达到控制区域性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

12、环境执法:

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环境行政执法是指依法享有环境管理权的行政主体,依职权适用法律手段对环境行政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的环境行政行为,并进行其它环境监督管理的活动。

13、建设项目

指按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现阶段,包括国有经济、城乡集体经济、联营股份制、外资、港澳台投资、个体经济和其他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开发建设活动;

按计划管理体制分,建设项目又可分为基本建设项目(包括改建项目、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包括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等。

14、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主要是指以下5个阶段,7项具体工作:

⒈建设项目立项阶段对建设项目进行的环境保护预审;

⒉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保护篇章的审查;

⒊初步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环境保护篇章的审查;

⒋施工阶段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的检查;

⒌竣工阶段对建设项目试生产的批准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5、建设项目试生产:

建设项目试生产批准主要是依据国家环保总局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检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中环保措施及其审批意见的落实情况,保证“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

16、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17、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国家实行的一项法定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和监督管理的方法和制度。

18、环评分类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为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报告书是指项目实施对环境有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以往尚未有过的重大影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是指项目实施对环境影响有限,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登记表是指项目实施对环境有极小的影响,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19、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

20、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

2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所拟议的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2、环评审批原则: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环评报告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产业政策相符性;区域规划相容性;厂址选择可行性;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环境风险;公众参与。

23、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的原则。

24、规划环评:

规划环评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

25、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的工作程序:

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环评等级;正式工作阶段:工程分析、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报告书编制阶段:有资质的环评单位依据技术导则规范逐项进行分析,给出结论。

26、工程分析:

指分析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全面分析,从项目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

2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定量地揭示与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来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

28、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通常是指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以及声、光、放射性、电磁辐射等。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组成环境整体或称为环境系统。

29、规划环评编制范围: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统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统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0、一次污染物

31、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如一次污染物SO2在空气中氧化成硫酸盐气溶胶,汽车排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在日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等二次污染物。

32、环保“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创立的预防和控制新污染的环境管理制度,核心内容是在一切新、改、扩建的建设项目,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中,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3、“两高一资”企业

是指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的企业。

34、风景名胜区:

是按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划定的,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并具有一定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可供人们游览,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35、自然保护区:

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36、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最初定义,1996年又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37、可持续发展原则:

即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确立为全球环境与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等。

38、环境风险评价:

是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39、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臭氧(O3)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4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程序:

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正式工作阶段:调查(污染源、气象条件和环境质量)、预测、评价;报告书编制阶段:通过分析、平衡给出结论。

4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其中规定了10类污染物:SO2,TSP(总悬浮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NOX,NO2,CO,O3,Pb,B[a]P(苯并[a]芘),F。标准分三级,核心是对人的影响程度:一级:不影响;二级:不伤害;三级:不中毒。

42、空气质量功能区:

一类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为特定工业区,执行三级标准。

43、环境背景值:

环境中的水、土壤、大气、生物等要素,在其自身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受到外来污染影响下形成的化学元素组分的正常含量。又称环境本底值。

44、环境自净:

45、环境灾害:

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灾害。是除自然变异因素外的另一重要致灾原因,其中气象水文灾害包括:洪涝、酸雨、干旱、霜冻、雪灾、沙尘暴、风暴潮、海水入侵。地质地貌灾害包括地震、崩塌、雪崩、滑坡、泥石流、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

46、政府环境审计

政府环境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及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

47、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应对项目实施影响范围内的地面水进行详细调查,内容包括水文调查、水质调查、污染源调查、现状水质评价等。

48、水域功能分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49、空气污染指数

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浮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

50、生态补偿

指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行为进行收费或收税(或补偿),提高其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来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51、固体废弃物:

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52、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体现在损害环境美观(不适当堆置造成)、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及扬尘污染大气和淋滤水污染水环境等三个方面。

53、固体废弃物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处理废弃物垃圾的三个途径,即减少[Reduce]废弃物产量、再利用[reuse]废弃物、循环利用[Recycle]废弃物,简称“3R”原则。

54、声环境质量功能区的分类: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55、清洁能源:

指消耗后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以及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后的化石能源(如清洁煤、清洁油)

56、环境敏感区:

(1)需特殊保护地区:指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确定的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需特殊保护的地区,如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

(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重点监督区、天然湿地、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环境、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产卵场、渔场等重要生态系统。

(4)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或者已经接近标准限值的地区。

57、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58、绿色GDP:

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为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以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资源环境)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的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的核算指标。

59、“新五小”企业:

指国家经贸委、国家发改委限期淘汰和关闭的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技术装备落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包括小水泥、小火电、小炼油、小煤矿和小钢铁企业等。

60、环保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一般认为,除政府的环保行为和企业的环保责任行为外,其他所

有环保行为均可认为是公众参与行为。

61、颗粒物:

大气中或气流中极细微的固体颗粒物。它是一项综合指标,用以表示气流中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细微固体颗粒物的浓度。

62、总悬浮颗粒物:

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微米。

63、可吸入颗粒物(PM10):

64、细颗粒物(PM2.5):

65、PH值:

是氢离子浓度指数的简称。溶液酸碱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就越小,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溶液的碱性越强,pH值就越大。

66、化学需氧量(COD):

又称化学耗氧量,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时所测出的耗氧量;它是用以表征废水特性的一项综合指标,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一般沽净饮用水的COD值为儿至十几mg/L。

67、生化需氧量(BOD):

表示在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用于定量表示废水中生物降解物质进行氧化所需要的氧量的一项指标。水中有机物愈多,水的BOD就愈高。实际工作中以20℃温度下培养5日后l升水样中消耗溶解氧的mg数来表示,称五日生化需氧量,缩写为BOD5。

68、重金属污染:

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统称为重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镉、铬和汞等45种。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着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钻、镍、锡等。目前最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汞、镉、铬等。由重金属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69、生物指数:

在江河湖海遭受污染后,水体中水生生物的种群分布将受到限制,污染越严重,生物种类就越少,直至大型生物灭绝。所以,有些生物学家建议采用生物指数作为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一种指标。

70、污染物:

在开发建设中,凡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进入环境系统而产生污染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能量,称为环境污染物,简称污染物。

71、活性污泥法:

利用活性污泥在废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水处理过程。

72、土壤污染: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73、光污染:

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

74、热污染:

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

75、酸雨:

是指pH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露、霜。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使水变成弱酸性,因此大气降水通常情况下就具有一定的酸性。但是正常降水的pH不会低于5.6。

76、噪声控制:

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噪声源的声输出,控制噪声的传播和接受,以得到人们要求的声学环境。

77、污染源:

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或人体。

78、除尘设备:

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并捕集粉尘、碳粒、雾滴的装置。按分离、捕集的作用原理,可分为机械除尘器、洗涤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

79、分贝(dB):

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B。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1分贝大约是人刚刚能感觉到的声音。适宜的生活环境不应超过45分贝,不应低于15分贝。

80、厌氧生物处理法:

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也称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或厌氧稳定技术。

81、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是指工业生产中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生产设备或生产场所。它通过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和废热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产生噪声、振动等危害周围环境。各种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物含有不同的污染物,如煤燃烧排出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并(a)芘和粉尘等;化工生产废气中含有硫化氢、氮氧化物、氟化氢、甲醛、氨等;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铬、镉、镍、铜等)离子、酸碱、氰化物等;火力发电厂排出烟气和废热等。

82、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产生的污染物发生源。主要包括生活用煤、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生活噪声等污染源。主要是由于城市规模扩大,人口越来越密集造成的。

83、农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农田和各种农业措施。包括农药、化肥的施用、土壤流失和农业废弃物等。例如,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进而破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降水形成的径流和渗流将土壤中的氮、磷、农药以及牧场、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物带入水体,使水质恶化,造成水体富养化等。

84、污水一级处理:

用以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部分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调节污水pH值,减轻污水的腐化程度和后续处理工艺负荷。一级处理常用方法有:筛选、沉淀法、上浮法、预曝气法等。

85、污水二级处理:

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后,进行二级生化处理。以除去污水中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进一步净化。二级处理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

86、地表水:

87、地下水:

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

88、烟气:

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SO2、CO、CO2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性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多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飘尘,尤其以1-2.5微米的飘尘危害性最大。89、粉尘:

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

90、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91、反渗透:

反渗透亦称逆向渗透。是一种利用渗透原理进行分离的方法,用来从水中除去溶解固体、大部分的溶解性有机物和胶体物质,目前,采用加压法进行反渗透处理(42~70公斤/平方厘米),可得到较大的渗水率和较高的溶质除去率。

92、曝气池:

93、二次沉淀池:

污水生物处理出水的沉淀构筑物,用以分离其中的污泥。

94、滤池:

应用石英砂白煤、矿石等粒状滤料对水进行过滤而达到截留水中悬浮固体和部分细菌、微生物等目的的水池。

95、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是指在某一项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

96、土地填埋:

固体废物的土地填埋处置,由传统的堆放和填埋处置发展起来的一种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方法。

97、污泥: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

98、污泥消化:

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泥中有机物转化为较稳定物质的过程。

99、污泥浓缩:

采用重力或气浮法降低污泥含水量,使污泥稠化的过程。

污泥脱水:对浓缩污泥进一步除一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机械脱水。

100、污泥焚烧:

污泥处理的一种工艺。它利用焚烧炉将脱水污泥加温干燥,再用高温氧化污泥中的有机物,使污泥成为少量灰烬。

THE END
1.环境污染与保护形题研究报告20240506085821.pdf环境污染与保护小课题研究报告.pdf 7页内容提供方:Tcq927 大小:482.9 KB 字数:约1.26万字 发布时间:2024-05-10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13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环境污染与保护小课题研究报告.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06/5231233103011203.shtm
1.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专题研究.pptx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专题研究SMARTCREATECREATETOGETHER环境污染现状及影响分析01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多方面问题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长,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污染问题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5716604.html
2.生物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通用10篇)在想要了解某一情况或某一事件时,我们需要仔细地调查清楚,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如何把调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1 一、问题的提出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10609151102_3704443.html
3.人工智能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1.1 能源与环境的现状及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目前,全球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种依赖不仅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还造成了空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以下部分将详细探讨当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概况,以及这...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43654418
4.生态环境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珠江流域等高强度国土开发区等关系生态安全核心地区,基于各自经济、生态功能定位和重点生态安全风险,开展的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如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以及通过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河湖水系连通、岸线环境整治、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恢复、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等...https://www.bjzhiborui.com/view-31286.html
5.关于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通用9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有效控制农业污染,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建设和完善垃圾填埋场等基础设施,广泛开展xx生态文化建设,着力提高xx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优美、和谐稳定的新xx。 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篇2 一、生态环境现状分析...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2640810.html
6.关于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工作的情况报告范文(精选12篇)按照《州人大常委会城环资工委关于对<全州重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的通知》(甘机发1950号)文件精神及要求,我局对辖区内重点建设项目就环境制度建立情况、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环评及“三同时”执行情况、应急预案及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进行了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https://m.wenshubang.com/baogao/760433.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https://hbssyjzx.hbue.edu.cn/_t373/9b/4b/c4764a105291/page.htm
8.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精选20篇)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 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了解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人们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着高品质的生活,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被人们带回了家,似乎一切都非常得完美,不用担心了。其实不然,...https://mip.jy135.com/diaochabaogao/603832.html
9.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精选5篇)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全面了解了xx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估了其生态价值和潜在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建议。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物种保护和科研力量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调查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 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2 ...https://www.ruiwen.com/word/shengwuduoyangxingdiaochabaogao.html
10.悲剧!环境污染带给动物们的“厚礼”玉兔姊姊美报告称污染和滥捕鱼类导致水母大爆发 2009年2月,美国科学基金会研究小组汇总的报告称,严重危害渔业的水母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大量繁殖,而水质污染、滥捕鱼类等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是其罪魁祸首。报告称,全球至少有14片海域常常发生水母大爆发,其中包括黑海、地中海、美国夏威夷沿岸及墨西哥湾等。在黑海海域,船舶压舱水带...https://blog.sina.com.cn/s/blog_3fdce26d0102dwh2.html
11.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6篇(全文)大自然的绿是交错的,要绿化城区、郊区、道路、小区、公园、田野,改变污染情况。 关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研究报告 第2篇 关于2013年自然灾害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自然灾害不断地发生,人类开始渐渐懂得大自然的重要性了。但是,只是懂得它的危害还是不够的,还要认识到怎样去保护它。环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fl7pzla.html
12.2024年10月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调查与思考调查报告十二篇(三)继续推进__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整治项目建设,__江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遏制。经过各整治项目责任部门及有关乡镇、企业的齐心协力,我市20__年度__江10个整治项目基本得到有效落实,开展了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金鑫硫酸化工废渣及废水综合治理、海漂垃圾整治等一批...https://www.1566.cn/baogao/diaocha/17034922851621.html
13.生态环境个人述职报告(通用13篇)生态环境个人述职报告 3 针对我xx市依山傍水独有的自然环境特点,按照国家和市政府要求,确保无重大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发生,对规划区工业排放、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做到全面规划因地制宜,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维护施工地域内的自然环境和居民清洁适宜的生活、工作环境、化害为利,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40505065710_383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