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畜牧业协会成立于2019年4月,已经成为推动三明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4月12日,三明市畜牧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其中福建郑氏榕馨农牧育种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鸿清连任协会会长。郑鸿清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会长,他在新的任期内将带领协会理事会全体成员竭尽全力为会员服务,为三明市畜牧业发展奉献出一份力量。未来5年计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自我管理行为,促进企业平等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畜牧行业整体利益;
二是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努力整合行业内部资源,为会员提供一个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的平台;牵头组织会员外出参观学习、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提高三明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并向会员提供行业发展情况和市场信息;
三明市畜牧业协会会长、福建郑氏榕馨农牧育种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鸿清
李光明指出,畜牧业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希望广大畜牧兽医从业者借助畜牧兽医协会、学术年会协会搭建的平台,交流心得研讨,技术展示经验,碰撞出更多的创新实践,为畜牧兽医行业增添新的动能,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三明市畜牧兽医事业的新篇章。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光明
“三明市畜牧业协会换届会议的召开,是三明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新风向”,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林加土指出。他希望三明市畜牧业协会在新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团结协作,坚持求真务实,坚持开拓创新,继续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加强与省级学会协会、地市畜牧协会的交流合作,当好决策参谋,拓展服务内涵,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共同为福建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林加土
强猪先强种,培育优质种猪构建养猪竞争力
据统计,中国现有产能、闲置产能、在建产能合计一年可出栏10-14亿头猪,加上猪肉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未来中国养猪业的竞争势必非常激烈。吴光强建议,养猪企业要从团队的建设、高健康度的种猪、种猪的优质基因、基础设施、饲料的营养、养猪结构的优化等方面构建竞争力,避免被市场淘汰,其中遗传育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优秀养猪成绩的贡献占到了50%,远远超过饲料营养、疾病、环境等其他因素。
魁强农牧未来规划组建蓝耳双阴5600头原种猪,每个场选留或者引进长白、大白原种母猪,产仔数≥14头,平均产仔数15.5头的优质高产基因母猪作为基础群;长白、大白公猪,产仔数≥15头,并且150日龄达到230斤以上的优质种公猪作为种用选育;杜洛克公猪150日龄达到240斤以上的优质种公猪作为种用选育。在优秀种猪群的支撑下,魁强农牧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史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总监牛如广
在牛如广看来,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是育种的基础。史记坚持对种猪及后代进行大量而准确的信息记录、性能测定、基因组分析,将核心群TOP10优秀基因冻存,保障了优质种源的最大化利用。
本次大会上,福建鑫锦宏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福建省魁强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福建郑氏榕馨农牧育种有限公司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鑫锦宏农牧、魁强农牧将引进郑氏榕馨纯美系GGP原种(CedarRidge、AcuFast)基因。
优胜劣汰是养猪业发展必经之路,在差异化中探索破局之道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楚端
就养猪业的发展现状,王楚端指出,国内养猪业当前面临疫情反复、行情波动、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过剩、消费萎靡、可持续发展道路艰难等问题,需要降本、提质、增效。
中国特色的生猪市场条件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刚性需求,全国每年需要消费5600万吨猪肉产品。二是在猪肉产品结构上以热鲜肉为主,冷鲜肉为辅,副产品消费全球第一;优质猪肉以黑猪肉为标志。三是对猪肉品质、口感要求偏高,所有猪肉产品必须无药物残留。四是屠宰体重(120公斤)在主要养猪国家中最大。
基于以上四点判断,尽管国内生猪产能过剩,但围绕猪的皮毛颜色、口感、功能化、经营模式、新质生产力下功夫,这些方面的差异化的市场存量仍然十分明显。
大北农福建区产品总监徐俊
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养猪业产业集中度加速提升,产业集中度加速提升,2023年TOP20猪企生猪出栏量已占全国总量的28%,行业竞争激烈,未来家庭农场、中小规模猪场群体要解决“自身出路”问题。徐俊介绍,在养猪业的大变局之下,大北农推出联合发展方案,致力于与集团、中小猪企以及广大家庭农场联合发展、整合运营,通过降本方案(共享工厂、产品定制)与增效方案(精准服务、共享生态),来帮助猪场实现7元成本,以低成本制胜行业。
“从大环境看,国内目前处于产能过剩期,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当然包括生猪养殖业。”左珍卫在分析生猪产能时说到。“低效、落后的产能被淘汰看似残酷,但相反地有利于行业进步,优胜劣汰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结合自身的养殖经验,左珍卫认为,在去产能大背景下,养猪人可以通过四个途径实现破局:一是适度规模,以能繁母猪300头到3000头为适度,600头到2000头最优。二是科学选址,利用大环境而不只是依赖技术管理猪的健康。三是高标准、多点式建设猪场。四是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五是实施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福州正阳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登峰
对于断奶应激而言,通过分批断奶的方式,提高仔猪断奶时的均匀度,断奶后在原栏饲养5天,再进行转栏,不要随意打乱原栏仔猪的秩序,可最大化的减少断奶应激。
青岛法牧机械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建军
防控好猪病,牢牢守住每一分效益
华威特(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裁路伟
华感健——猪流感二价灭活疫苗(HINILN株+H3N2HLJ株)采用国内流行毒株H1N1、H3N2亚型,保护更全面,具有安全有效、纯净性好、通针性好、保护期长等特点,自上市以来,深受国内猪场尤其是规模猪场的青睐。
河北威远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春江
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常被称之为猪场效益的隐形杀手。王春江指出,这类疾病最开始消耗猪的体质,进而消耗猪场饲料,最终让养猪人的资金、金钱流失。
针对猪场寄生虫的防控,他建议要战略先行、用对药物、战术执行三步走,战略上将“猪的体内外驱虫”放在第一位,然后注重猪舍小环境、猪场大环境的驱虫。威远推出的“威远全场景驱虫模式”涵盖环境、喷雾、浇泼、饮水、拌料、注射、投喂场景在内,是防控寄生虫的好帮手。
猪事安(杭州)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安玉甫
安玉甫分析了非洲猪瘟、蓝耳、PED、PCV、伪狂犬等重大疾病的防控现状。他指出,生物安全是猪群健康管理的保障,仍然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最佳选择。将数据的监测与预警;涵盖生产流程、免疫、保健及监测的保障制度的建立;临床与实验室的诊断、监测三大方面进行结合,最终实现非瘟、蓝耳、PED、伪狂犬、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的净化,达到猪群健康管理的终极目标。
禽业分会场盛况
本次大会得到了40多家生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大力支持,大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赞助商企业风采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2024-11-08
2024-10-28
2024-10-26
2024-10-27
2024-11-06
2021-11-01
2022-04-25
2022-03-07
2022-01-12
2022-07-12
2024-11-12
2024-11-11
2024-03-20
2023-10-18
2021-11-30
2022-10-17
2022-08-09
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企业领袖、行业翘楚齐聚,共襄猪业顶尖盛会!#第七届南农猪业大会暨2023钟山猪业展览会盛大开幕
6月27日,2023楼房养猪生产运营技术研讨会在广州花都举行,本次活动由新猪派、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动物保健、越秀农牧食品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位养猪行业专家、楼房养猪企业负责人参会,近距离观察越秀农牧楼房猪场项目的运营情况,共同研讨楼房猪场的生产运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