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受检者的纯音听阈测试报告有两张听力图,一张是左耳(L);另一张是右耳(R)。两张听力图都有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是测试时给受检者的声音频率,分为500、1000、2000、3000、4000、6000Hz共6个频率,纵坐标是受检者的听力,单位为分贝(dB)。
如果纵坐标上受检者的听力均≤25dB,说明听力正常;如果出现有>25dB的数值,则表示该频率存在听损,且数值越大,听损越严重(如左下图)。
听损有三大类型,分别为传导性听损、感应神经性听损、混合型听损(既有传导性听损,又有感应神经性听损)。
在纯音听阈测试时,对听损明显者会在“气导”(通过空气传导声音)检查的基础上加做“骨导”(通过颅骨传导声音)检查,以区分受检者的听损属于哪种类型。因此,在听力图上可见“气导”、“骨导”两条线,一般“气导”线在下面,“骨导”线在上面。
如果气导线>25dB,骨导线在正常范围内,且气、骨导线差距>10dB,属于传导性听损。这种听力损伤并非接触噪声引起。
如果气导线>25dB,骨导线也>25dB,并且气、骨导线差距≤10dB,称为感应神经性听力损伤。
如果气导线>25dB,骨导线也>25dB,并且气、骨导线差距>10dB,称为混合型听力损伤。
噪声引起的听损,为感应神经性听损或混合型听损,而且听力图谱表现出高频(3000、4000、6000Hz)损伤严重于语频(500、1000、1000Hz)损伤的特征。
听阈加权值的计算方法为语频(500、1000、2000Hz)的平均值*0.9+高频的4000Hz*0.1,其数值≥26为职业性噪声聋的起点。
计算时应根据年龄、性别进行数值校正(即实测值减去听阈阈移偏差中值),具体见《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GBZ49-201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