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体检”就是测量血压、血糖,62岁的郭嗲嗲坚持每周一测量,仍然患上尿毒症。
“一些老人会有这样的错误观念,认为只要血压和血糖问题,就能免除疾病。”日前,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陈德元告诉记者,实际上,一些高危疾病,需要专门的设备检查;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体检。
案例:经常“体检”的老人突然查出尿毒症
62岁的郭嗲嗲一向注重健康,除了饮食清淡,还每周去社区卫生服务站测量血压、血糖,不仅没有“三高”病史,平日连小病小痛都少有。
直到今年4月,他突然觉得身体乏累,去测血压、血糖又无异常,郭嗲嗲便没有放在心上,半个月后,他的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身体状况反而越来越差。着急的家人赶紧带着郭嗲嗲到市中心医院,医生诊断后告知,郭嗲嗲患上了尿毒症。
“这怎么可能?我经常体检,身体一直很健康,怎么会患上这么重的病?”对于郭嗲嗲的疑问,医生也很纳闷,直到详细询问,才知道郭嗲嗲所说的体检,仅仅是测量血压和血糖。
“一些老年人会有这样的误区,以为只要血压和血糖稳定,就可以将疾病拒之门外。”陈德元主任告诉记者,血压和血糖确实是常规体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但仅看这两项,一般只能监测高血压、高血糖这类普通疾病,而癌症、尿毒症等疾病,还需到医院进行专项检查。
探因:体检要“因人而异”,常规体检不能替代肿瘤筛查
记者获悉,2014年,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就专门发文,提倡“1+X”体检模式:其中“1”为常规体检项目,“X”为专项检查。
家住石峰区的刘女士,今年42岁,前不久刚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常规体检,检查结果没有什么异常。然而一个月后,因为乳房变色、疼痛,她再去医院检查,却被诊断为乳腺癌。
体检项目应根据年龄调整,40岁后宜增加恶性肿瘤筛查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身体容易出现不同问题,科学体检就是为了找出这些潜在的高危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体检项目,陈德元主任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20岁至30岁,随着学习、工作压力增大,身体会出现一些危险信号,但大部分人的身体状况较好,只要做一些常规体检等项目就可以了。
40岁后,进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高发年龄。可在体检医生指导下,增加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筛查等项目。
50岁后,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建议在体检医生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体检套餐。
“株洲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给每位前来体检的会员建立了健康信息档案,通过动态追踪和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建议。”陈德元主任告诉记者。
科室推荐
作为我市唯一一家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市中心医院(含田心院区)健康管理中心集现场体检、健康评估、健康会诊、健康指导、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于一体。
株洲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依靠强大的专家团队、技术力量、设备优势、品牌信誉,以全省地市级唯一一家湘雅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身份开展了与湘雅各兄弟医院的紧密合作,将对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升级打造,让全市人民更方便、更满意、更信任、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