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喵去看病,医生经常会开处方说“去验个血吧!”
虽然没说出口,但我听到了很多猫家长的心里话是“验验验验你个头啊?什么叫验血啊?”
说通俗点,通常做的“验血”,首先要先“采血”(当然要从血管采血了喂!难不成一拳头揍出鼻血来接着吗?),之后放在抗凝管里处理,一部分放在机器里去做化验,叫做“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BloodCellCount)“,简称CBC,这是为了看一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我们人类看病经常会说去验个“血项”。
所以!首先以后就可以先问主治医生:“我家猫的【吸必吸】结果出来了吗?”保证医生对你刮目相看!
敲黑板的来了——血液在机器里得到的数值,是有可能有偏差的!
喂什么?喂什么?喂什么?(喂小鱼干吧……)
这涉及到了血细胞技术机器的设计原理。说细致了你们懒得看,我也懒得写,但是可以举个例子大家想象下,有些机器会分不清凝结成团的血小板(因为接团体积变大,电阻也变大,具体请想象接团猫砂)是不是白细胞,或者分不清幼稚的红细胞是不是白细胞(因为都有细胞核),所以拿到的报告可能就有数值上的错误。
因此,如果有家长问:“医生你帮我看看这个化验单啊?”
三分类计数的仪器,打印的报告通常就是一张竖溜溜的小纸条,报告下面有带着坐标的图,是机器去辅助医生做判读的,但是这部分依然是家长劝退篇……不需要你们会看。但是医生不会看就拖出去打断腿吧!(话虽这么说,我也不看三分类好久了,很多细节我也记不住……但是我跑得快啊你们追我啊!)
如果是五分类计数的机器,报告漂亮很多,目前很多大医院用的还是IDEXX(厨子怼过爱德士公司的SDMA快速测试板,不是公司或者测试板有什么问题,其实是医生们滥用了这个检测罢了),报告这样:
大家可能也看见下面丑巴巴的字……(是……我们护士写的,当时表格不够,现在单独有一张单子写呢),这就是对血涂片的一个总结。
那么何为血涂片呢?
维基上翻译过来并节选:“血液薄膜或外周血塗片是塗在玻璃顯微鏡載玻片上的一層薄薄的血液,然後進行染色,以便在顯微鏡下檢查各种血細胞。在血液學疾病的研究中檢查血液膜,並且常規地用於尋找血液寄生蟲”。
我举个粗俗的例子,血细胞机器计数只是告诉你,一群人里有几位成年男性,几位是成年女性,几位是小朋友(那部日本动漫你们谁看了吗?就是说血细胞的),但是血涂片能告诉你,谁长得好看,谁头发长,谁皮肤白……
它的制作也是家长劝退篇:
推完一张片子还要染色,血涂片做得不好,染色过深或过浅,或者染液不行、显微镜不行……都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内容。
严格来讲,不会做血涂片,不会染色又不会看,这个化验员就不合格,拉出去打断腿!!!医院负责人也不合格——化验都不好好做,怎么诊断???诊断都不好好做,怎么治疗???
因为,显微镜下真的需要去寻找很多信息,比如:
然后我们前几日就有白细胞和血小板都看不见的病例(是狗狗的血涂片),机器计数就特别低,血涂片高倍镜下:
有些猫咪的无名高热,可能是由血液的支原体感染引起,血涂片计数上如果有什么变化,比如贫血或者白细胞数量增加,医生还是找不到原因,但是如果有血涂片就不一样了:
下面就可以开开心心的用多西环素了嘛~如果病原数量少,不是很确定,还可以后续去【靠谱的化验室】做PCR检查。
换成是狗狗的贫血病例,巴贝斯虫也是很典型可以在血涂片中发现就可以确诊的疾病。
其他的劝退内容我就概述一下:根据白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形态,可以知道它是年轻的还是老化的,是不是工作太辛苦(提示身体里的炎症/感染很严重),多染红细胞的数量可以提示贫血的猫咪是不是骨髓可以后续生产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可以提示机体的凝血功能,甚至一些肿瘤疾病都有可能在血涂片中发现痕迹…………
总结一句话——血涂片的检查,是血常规化验里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判读不准,各类细胞分不清,就像把短发女性判读为男性一样,也不行。
因此呢,如果家长拿着三分类的一张纸条让医生看结果给分析问题,实在是能获得的信息,非常非常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