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16日电(孙国根)全国首个有关家政人员健康管理的《上海市家政服务人员分类健康体检标准》15日正式发布。
该标准由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业专家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组织的公共卫生专家经过一年多反复讨论,并多次召开听证会,征询家政行业企业与各医疗机构专家的意见,并在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家政人员分类健康体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传染性疾病和公共卫生安全的要求,增加了心理健康、尿毒检查等项目;雇主可在线查询家政人员体检结果。该标准对家政从业人员队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驾护航”有重要意义。
发布会上,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8家医院授予上海家政健康服务与管理基地牌匾,这些医院将成为家政人员分类健康体检的首批定点医院。
目前上海从事家政的人员有约50万人,包括钟点工、月嫂、养老护理等,但对不少家庭来说要找到一个合心意的家政人员不是件简单的事,一个合格的家政员不仅要干活麻利,关键还要身体健康,过去仅凭一纸健康证很难让人放心。
据了解,该标准具有公益性、权威性和引领性三大特点,并实现统一挂牌命名,即由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分别从行业需求与公共健康服务质量角度考核遴选定点医疗机构,统一挂牌成立“上海家政健康服务与管理基地”。统一质量管理。统一检查内容,按照该中的分级体检标准明确各级检查内容,分级别、分男女,制定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健康准入四级资质,即所有在上海市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均需取得的健康资质。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介绍,与以往的职业准入性健康体检不同的是,本标准还提出了健康风险提示的概念。这也是从维护家政人员自身健康的角度出发,当检查中发现家政人员存在不影响其职业的其他健康问题是,医疗机构也会及时提示,提醒家政人员尽快就诊,充分体现了医学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