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员流动越来越大,异地就医情况也越来越多。在外地医院看病就医后怎样进行医保报销,这是很多异地就医人员的疑问。今天就为大家奉上一份异地医保报销全攻略,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问
什么是异地就医?
答
异地医疗是指参保人在本市行政区域外发生的医疗行为,不含境外医疗。
异地就医有哪些情况?
1.异地转诊。
2.长期异地就医,包括异地安置、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
3.临时异地就医,包括异地急诊转住院治疗、回户籍地住院治疗、未转诊住院治疗三种类型。
异地医疗费用都能联网报销吗
1.办理备案后,在备案的就医地所有联网的住院、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医疗费用实现联网报销。
2.省内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就医取消备案手续,医疗费用实现联网报销。
3.有备案的参保人,门诊慢特病迁入到备案地的,省内取消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家数限制,医疗费用实现联网报销;省外需在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医疗费用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异地医保门诊怎么签约?
无论异地门诊还是异地慢病都无需签约,异地医疗备案后,直接刷卡报销即可。
异地报销选择什么类型?
系统自动识别如果刷的是异地卡,结算类型里面会自动出现【异地普通门诊】【异地门诊大病】两个选项,根据类型选择即可。
异地报销的范围有哪些?
普通门诊(即门诊统筹)是全国投保都可以;
门诊慢病(即门诊大病)是省内投保才可以。
异地就医备案有哪几种类型?
1.我市异地就医备案类型分为“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和“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两种。
2.跨省临时就医及省内长期的就医需办理备案,省内临时就医不需备案。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医疗费用按什么比例报销?
1.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后在长期居住地就医及备案后超过6个月回本市就医的,住院、门诊慢特病和普通门诊医疗费用不降低报销比例。
2.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前的异地医疗费、备案后在长期居住地以外就医及备案后不满6个月回本市就医的,执行临时就医人员报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