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抢救通常有两种结果,一是不幸离世,第二种是抢救成功,转入普通病房,少数甚至能直接出院。总体来讲,随着中国医疗水平提升,第二种已经总体可以达到80%-90%。
有人可能会以为,只要有医保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了。
确实,医保会报销一部分的医疗费用,但是很难报全,特别是针对一些费用高昂的住院治疗,基本做不到100%报销。
以广东为例,依据2000年颁布的《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因心脏衰竭住进ICU的病人,安装心脏起搏器需要自费10万,但医保只能报销50%也就是5万,剩下的5万就得自费。
另外在用药上,很多ICU常用的特效药和进口药,都不在医保报销的范围内。
不过,ICU费用再高,也比不过亲人的生命。所以无论是有钱没钱,患者进了ICU,家属们肯定都希望亲人平安。
现实生活中的ICU门外,比钱更重要的是家属的抉择。
在ICU的救治中,常常有家属签署的知情同意书之后,又向医生要回同意书,不断犹豫,无法做出最终的决定。在ICU门外,我们可以做的很少,但其实也很多:
1
不要急于陪床,但要抓住探视的机会
ICU不允许陪床,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ICU病人往往会用到一些高级别的生命支持系统,这些往往是有创的,需要特别提防感染。
但也有数据显示,入住ICU的病人不少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但家属的探视有助于改善这一情况,提高病人整体的状态。
2
保持冷静,信赖专业医护人员
在需要作出诊疗决策的时候,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求助朋友或者家中其它亲戚。但大部分的亲戚可能都不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就算家人有医生,ICU病人情况往往瞬息万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因此,求助亲戚朋友,不如抓住机会和负责医生保持交流,尽可能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3
及时和医生沟通,保持通讯畅通
作为家属要做到的是,尽可能清晰、准确地向医生提供需要的信息,在签署同意书和各类文件时认真阅读,不清楚的地方立即和医生进行沟通。在签署后,也要保持通讯畅通,方便医生和医院及时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