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HFMEA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依据是否实施HFMEA模式分组,对比组间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RPN值。观察组实施HFMEA模式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RPN值均明显较对照组更理想(P<0.05)。手术室运用HFMEA模式,有利于预见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护理流程中的风险发生率。
关键词:HFMEA;手术室;护理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后予以HFMEA模式的手术室患者1022例,设其为观察组,男615例,女407例,年龄17~79(53.1±1.4)岁。随机抽取2014年1月前未实施HFMEA模式的手术室患者1018例,设其为对照组,男630例,女388例,年龄15~80(52.8±1.6)岁。组间比较上述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成立手术室
HFMEA小组[3]我院手术室HFMEA管理小组成立于2014年1月,共有成员10名,其中护士长、组长分别1名和2名;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与护士分别为2名、2名、3名和3名;硕士研究生、本科与专科毕业生分别为2名、5名和3名。确定护理团队人员后,组织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有关HFMEA的模式学习,经过学习后,所有护理人员均取得较好的专业知识。
1.2.2流程图绘制
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找出失效模式并予以统计,依据手术的简明流程图:术前访视评估-患者转运过程安全评估-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护理-患者转运安全评估-手术后的安全评估,所有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均参与讨论、分析并统计出每一个步骤中易发失效模式。
1.2.3计算危机值
依据流程图对失效模式予以编号,依据HFMEA评分标准,小组成员对失效模式遵照1~10分不同等级予以评分,反复讨论后得出频度、侦测度与严重度3个维度得分,并计算RPN值,其值为3个维度的乘积。乘积愈大说明安全隐患愈大,急需改进,选择得分最高的6项予以整改。
1.2.4分析原因
讨论并制定整改措施,依据RPN值确定整改优先度,讨论分析导致失效模式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1.3评价指标
经过HFMEA模式的实施,将其实施前后的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失效模式RPN值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自拟问卷调查表,调查实施HFMEA模式前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1.4统计学方法SPSS16.0软件,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用(%)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及满意度对比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依次为0.09%与0.88%,患者满意度依次为91.88%与80.84%,观察组均明显更理想(P<0.05)。见表1。
2.2两组RPN值对比
总之,手术室运用HFMEA模式,有利于预见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护理流程中的风险发生率。
作者:欧阳玉琼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张丹丹,张平,王冬梅.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4,28(8):2826 ̄2828.
[2]董文平,丁万红,徐建芳.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103 ̄104.
[3]秦春香,丁四清,潘辰,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护士的反应及不愿上报的原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7):90 ̄94.
[4]王正梅,孙春霞,黄丽丽,等.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0 ̄92.
[5]马玲飞,王美珍,马玲平,等.HFMEA模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5,32(6):13 ̄42.
[6]张晓玉,陈彩霞,卢小清,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109 ̄110.
[7]石荣光,李冬梅,王琳,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深静脉置管的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6):997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