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到底选哪个?(X线CT超声MR…)

X光、CT、MR、超声,四大影像诊断方法各有独到的特色被临床广泛地使用,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估计及定期随治等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优势。但由于机器本身技术条件的限制,又都有一些不易克服的缺点。

四大影像学检查手段简介:

X线

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块棉花,看不到里面的纤维纹理,但用手压瘪了会清晰一些。X线最大缺点是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线片。

在X光检查中骨骼的呈像相对清晰,一般多用于粗看骨折或骨质增生等骨骼健康情况。价格也相对较便宜。如果怀疑伤到了骨头,或出现了急性外伤或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一般医生会建议拍X光片。

胸透是持续的暴露在X光下,吃线比较多,所受辐射也比较多,胸透的曝光量射线是胸片的几十倍,对人体的伤害较大。而平片只吃一瞬间的线,受到的辐射比较少,对人体没有较大的伤害。所以如果医生说拍X光片的话,就不用做胸透。胸透一般只在需要透视下探查或者手术时才用。

CT

意为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进行断层扫描,获得人体被检部的断面或立体图像。CT可以提供人体被检查部位的完整三维信息,可使器官和结构清楚显影,清楚地显示病变。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优点是可以分层看,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

CT检查其实也是利用X光给身体拍照片,但X光只是拍一张照片,而CT则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横断层投照方式,为身体从上到下拍很多张照片,利用电脑将资料组合成身体横切面的影像,这些横切面的影像可再进一步重组成精细的3D立体影像。它是一层一层的穿过人体检查的,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要比普通X片强100倍,可以显示X光平片显示不了的细小的钙化、液化、坏死等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比普通X光片看得更清晰准确。

这一系列照片经过计算机整合处理后,可以从多个平面观察组织结构,也可直接反映出人体骨骼的三维形态。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CT是X光的加强版,价格也高于X光片。但是在检查中,如果粗看X光片看不清楚,可能得选择CT进一步细看。一般重要部位的CT检查,如:头颅、胸腹、脊柱、骨盆等优于常规X光。

除了能更清晰地看清骨骼健康程度外,CT检查对肺部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大血管检查等也有很大的价值。可用来排查肺部结节、淋巴结增大、头部肿瘤、冠心病等危险疾病。

增强和平扫CT:准确来说,CT扫描有两种,一种是普通CT平扫,一种是CT增强扫描,普通CT指的是单纯的扫描,不需要使用任何物质来进行检查,而增强CT指的是在扫描的过程中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在注射造影剂后能更准确的观察病变的血流情况,它相对于平扫CT检查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在通过普通CT检查后,初步判断发生肿瘤时,就需要通过增强CT检查来帮助诊断治疗,特别是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增强CT检查,能知道癌细胞是否扩散以及肿瘤的程度。

B超

人类耳朵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介于20~20,000Hz之间,因此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在不同的生物组织内前进时,会有相异的速度,当遇到不同的组织界面,会出现明显的反射,造成信号上的变化,人们通过仪器将这种回声收集并显示在屏幕上,可以用来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辅助诊断。

就像挑西瓜一样,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B超是两个维度的超声信息,构成平面图形,反映人体结构。B超以强度低、频率高、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而著称。尤其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测和血管内血流情况的观察有其独到之处。

B超无辐射,可以用于孕妇体检,也能发现一些骨折等骨骼问题,避免X光损伤。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产生,出现了彩超(彩色B超),即在黑白B超的基础上加上彩色多普勒,彩超同时又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实际应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欢迎,彩超在目前临床上经常被使用。

MRI

核磁共振软组织的检查结构更清晰。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也比CT更好。因为核磁共振检查的检查技术更为复杂,所以它是四种检查中价格最高的一项检查。

MR最大的优点是对人体不产生损害,没有电离辐射损伤。相比CT的断层扫描,MR能获得多方位的原生三维断面成像,比如脑和脊髓的立体图像。对于骨、关节、脊髓、盆腔脏器、前列腺、膀胱、子宫、卵巢、心脏大血管病变及心肌梗塞的诊断尤为准确。而对于肺部的检查,选择X线或是CT要优于MR,对肝脏、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的检查,MR不比CT优越,费用反而高昂。

此外,体内有金属物、怀孕3个月以内、带有普通心脏起搏器或是危重病人都不宜做MR检查(可抗MRI的起搏系统除外)。

四大影像学检查手段辐射量不同

自然界中存在着低量的背景辐射,每个人每年大约都会有3mSv的背景辐射吸收量,常作为参照指标,称之为本底辐射量。

辐射是电磁波的俗称,它无处不在,可分为电离辐射(穿透力强,达到一定量时可直接打断生物大分子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细胞造成损伤)和非电离辐射(一般不会对生物体造成损伤)。

在医院的常规检查中,B超、磁共振,是非电离辐射检查手段,而X线、CT及核医学检查,则会产生电离辐射。

常规X摄片的辐射剂量相当低,可以认为完全安全。CT检查承受的辐射剂量较高,甚至可能达到10mSv以上的风险剂量。但是,医生要求行CT检查,往往怀疑患者发生重大疾病,且没有其他替代检查手段时,才会采用。

和其他治疗、检查手段的选择一样,做CT检查,也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选择。与其他已经明确的致癌因素相比(如吸烟),医疗辐射有害的风险极低。

X线:一次检查辐射剂量跟坐20小时飞机差不多。

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差不多是0.02-0.1mSv,跟坐飞机飞行20小时接受的辐射差不多。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每年也会接受自然界辐射2.0~3.0mSv,所以X线检查是很安全的。

CT:辐射剂量差不多是X线的10倍

胸部普通CT检查的辐射差不多为2~5mSv,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辐射剂量大约是0.2-0.5mSv,差不多是10张胸片的剂量,所以是非常安全的。人一年的辐射剂量不超过100mSv都属于比较安全的范围。建议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肺低剂量CT筛查。

B超:没有辐射。超声检查是利用声波反射成像,没有辐射。

磁共振:没有辐射。磁共振是人造了一个磁场,利用电磁波信号成像,没有放射线,对人体没有辐射也没有伤害。但在检查时,人处于磁场中,可能会产生热量,所以,本身有发烧的情况,不建议做核磁。身体内有金属物的,可能会在检查过程中产热甚至移位,不建议做磁共振。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可以安全的接受磁共振检查。

四大影像学检查手段检查位置不同

X线:最常用于胸部、骨骼和四肢。X线检查可以拍头颅片、胸片、腹部平片、四肢的骨和关节片。一些胃部、食管和肠道疾病,也会用到X线检查,比如钡餐检查、消化道造影等。在日常体检时主要是用来拍胸片,筛查肺部的疾病。

CT:最常用于头部、胸部和脊柱。CT最常用在头部、胸部、腹部和脊柱疾病的检查方面,有些四肢和骨骼问题用X线检查看不清楚时,也可以选择做CT。

目前体检项目中的CT主要是胸部CT,用于早期肺癌筛查。5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在体检时做胸部的低剂量CT检查,如果没有问题,五年之内可以不用在体检时做CT检查。有超过10年的吸烟史,并且超过30包年(每天1包烟,抽了30年),建议做胸部低剂量CT筛查。

B超:最常用于腹部、盆腔和心脏。B超主要筛查腹腔、盆腔内器官是不是有病变,包括:乳腺、甲状腺、肝脏、肾脏、胰腺、胆囊、脾脏,膀胱、子宫、卵巢等。心脏部位的检查也常会用到B超。

超声检查对体检医生的水平要求很高,检查的主观性很强,不同医生看到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出现这种情况,拿不准的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别的检查确诊一下。

四大影像学检查手段应用疾病不同

胸部和骨科检查用X线或CT

胸部X线可以检查心、肺、纵隔以及肋骨、胸膜、主动脉,比如肺纹理增多、肺部钙化点、主动脉结钙化等。

相比X线,胸部CT检查显示出的结构清晰度更明显,对胸部病变的检出敏感性和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均优于常规X线胸片。胸部CT检查有利于检出轻微病变和隐蔽部位病变,显示病变特征,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的确诊有决定性意义。然而,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显著高于X线。

此外,X线是临床骨科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其效果在于检查骨、脊柱、关节等有无器质性病变,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程度及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为治疗提供参考。而CT可以诊断骨质本身病变、骨折或脱位、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等。

胆囊疾病查B超

B超在胆囊疾病的诊断上,比如胆囊结石,有高度准确性,一般准确率在95%以上,而CT诊断符合率较低。

由于CT每1~5秒钟扫描一次,对心脏等器官的检查不易获得准确的信息,正常人平静时呼吸至少3秒钟一次,受呼吸影响的腹腔器官,如肝、脾,做CT检查时要病人暂停呼吸,幼小者、精神失常者、肺功能不全者就不能配合,也就无法检查,做B超则无这种限制。

B超检查是临床上检查胆道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可确诊胆囊结石、胆囊炎症、肿瘤等,而且,B超对肝硬化、脂肪肝、脾肿大、肝癌、肠道病变准确率也较高。

此外,孕期做B超检查的目的是判断胎儿生长是否符合孕周,判断胎儿有否畸形,了解胎儿在子宫内是否安全。

肿瘤诊断多用CT

CT对肿瘤分辨率高于B超,对于1~2厘米的小肿块,CT显示率为88%,B超是48%;对于肾癌的诊断率,CT准确率为90%,B超是44%。CT对显示肾癌、肾盂癌相当准确,可确定肿瘤的大小、浸润的范围、邻近和远处淋巴结转移。

对于肝脏和胰腺来说,CT可以诊断肝癌、肝血管瘤、脂肪肝、胰腺癌、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而MR适合检查原发性肝癌等疾病。

CT对肾脏、肾上腺、膀胱和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优于超声,CT不仅能显示肾盂、肾盏及膀胱内腔,还能显示肾实质和膀胱壁,可诊断肾上腺肿瘤、肾包膜下出血等。

软组织疾病选MR

MR可以检查肌肉和软组织。MR采用和X线完全不同的成像原理,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远非CT和X线能比,主要用来观察神经、脊髓等椎管内软组织,因此可以用来检测和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腰椎间盘后突。

再分各个系统具体看一下:

运动系统:

(2)骨折后复查:首选DR,最适合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有骨痂生长。一般,骨折后复查不必采用CT检查。

(3)关节:关节和脊柱等的骨质退变(老化)首选DR,也可选择CT,但DR相对廉价,而CT则可以附带看一些软组织的变化情况;而关节炎、关节肌肉、韧带损伤涉及神经、肌肉的疾病首选MR(磁共振),当然也可选择超声检查,相对而言超声检查方便、价格低廉。

(4)骨骼肿瘤:首选CT检查,根据病情情况也可以选择MR检查,当然如无CT、MR设备的情况下,DR摄片也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包括:颅脑、脑干和脊髓神经。一般而言,涉及中枢神经的疾病比较适合MR的检查,但也并非其他影像设备完全不能用于中枢神经的检查。

(2)脑血管:可选择MR血管成像,或CT血管造影;如需同时做治疗则选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检查)。

(3)脑出血:选择CT或MR。

(4)脑梗:早期脑梗首选MR,非早期脑梗或陈旧性脑梗,MR和CT均可。

(5)脑炎和脑膜炎:MR和CT。

(6)脑肿瘤:CT和MR增强扫描。

(7)脊髓病变或脊柱病变影响到脊髓:首选MR,有时CT检查对疾病的确诊也有帮助。

头颈部:

(1)鼻窦:如鼻窦炎或鼻窦肿瘤,首选CT,也可选择DR摄片。

(2)耳部:中耳乳突首选CT:内耳首选MR,也可选择CT。

(3)颈部和甲状腺:首选超声,也可选择CT。

乳腺:

呼吸系统:

肺和气管:一般而言,肺部检查DR和CT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而MR在这方面是弱项。由于CT相比DR摄片在价格和辐射方面都要高一些,如只是怀疑肺部有无炎症,或是年龄小于40岁的体检等,则可选DR;如需排除肺部的早期肿瘤,或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确诊者,可选择CT;如是怀疑有胸水或需抽吸胸水,则超声有更大的优势。

消化系统:

(1)食管:食管病变首选X线吞钡造影检查,CT也可以观察食管病变,但一般不作为首选项,其他如需进一步检查还可以采用食管镜等。

(2)胃和小肠:目前,针对胃疾病的检查,临床医生都首选胃镜,但在胃镜未在临床应用之前,X线的钡餐胃肠造影曾经是胃肠检查的主力军;另外,CT现在也能做胃的检查,但检查方法和程序稍麻烦一点。

(3)结肠:结肠与胃肠检查一样,临床医师的首选一般是肠镜,但X线的钡剂灌肠也曾是结肠检查的不二之选。另外,CT也能做结肠检查,与肠镜不同之处是CT检查还能观察肠腔外周围脏器的情况。

(4)肝、胆、胰、脾:这些部位的可选检查方式较多,常规的检查或一般体检首选是超声检查;当然CT、MR在这些部分也有较强的应用指证,能分辨和确诊有时超声无法确定的实质性肿瘤和血管瘤,但相比CT、MR检查较费时、费用较高且CT还有辐射的损伤;X线摄影在腹部软组织脏器的检查中没有优势。

泌尿系统:

肾脏、输尿管、膀胱:这些部位的检查首选超声,但其他一些影像检查也很有针对性,如泌尿系的阳性结石X线平片容易发现,则首选DR摄片;观察整个泌尿系的全貌以及分泌、排泄功能和占位等,则首选X线的静脉尿路造影;如需进一步分清占位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还可以选择CT或MR的增强检查,当然也可以直接选择CT或MR,这需要根据病情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

循环系统(心血管):

(1)心脏:心功能检查首选超声,一般的心功能检查也可选择心电图,其他如同位素核素检查、MR心功能成像和CT的心功能成像,也都能达到一定程度心功能检查的目的,如核医学的SPECT和MR,可评估缺血性心肌的活性;心脏冠状动脉疾病(如软斑块、钙化)的排除性检查首选CT血管造影检查(CTA),如冠脉血管造影检查结合治疗则选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检查(DSA)。

(2)主动脉:首选CT血管造影,如无MR禁忌证亦可选择MR血管成像。

(3)颈动脉:首选血管超声,如需确定血管壁斑块性质可选择颈动脉CTA,如需结合治疗则选择DSA,如无MR禁忌证,也可选择颈动脉磁共振CE-MRA。

(4)静脉血栓:周围静脉系统首选血管超声,腔静脉以及门静脉系统则首选CT静脉造影。

延伸阅读:核医学

可评价脏器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情况。静脉注入核素显像结合CT的解剖定位的成像方法被称为PET/CT,可用于肿瘤的早期(功能期)发现、已确诊的肿瘤患者的全身情况术前和术后评估,尤其对于肿瘤的复发和远处转移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THE END
1.颈部核磁共振能检查什么语音科普颈部核磁共振能检查以下一些疾病:1.检查颈部的损伤。比如颈部椎体骨折、颈部脊髓损伤。这是颈部外伤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对早期诊断颈部的损伤非常重要。2.检查先天畸形。比如先天性的寰枢关节脱位,可以在核磁共振上诊断。3.诊断颈椎病。颈椎病在核磁共振上可以看到有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者继发的神经根、神经脊...https://www.xinglinpukang.com/audio/49568763.html
2.颈部核磁共振检查的范围是什么?疾财普颈部核磁共振检查的范围是什么? 颈部核磁共振检查有两种,一种是颈椎部位的磁共振检查,可以看到颈椎的椎体、前纵、颈椎的椎间盘,关节突出后的脊髓神经和颈后部的肌肉纤维组织也可以理解。另一个是颈部核磁共振检查,检查范围包括颈部气管、食管、椎动脉和颈静脉、椎静脉、甲状腺等。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检查的部分...https://www.bohe.cn/zxmip/32187.html
3.科普医院的磁共振都能检查啥?我们去医院看病,有时候医生会建议做个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是什么呢?对哪些部位或者疾病可以通过磁共振进行鉴别那? 什么是磁共振? 医院里面我们常说的磁共振其实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制成的一类用于医学检查成像的设备。 https://www.meipian.cn/4uzf3uxi
4.颈椎MRI平扫是什么检查颈椎MRI平扫是什么检查 能够诊断临床上的颈椎间盘突出、膨出、脱出、椎管狭窄以及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肥厚、增生、钙化等,也能够看清脊髓有没有出现病变,还可以用于诊断颈椎部位的炎症病灶,以及损伤所导致的局部水肿。通过颈椎的核磁共振平扫,可以看到椎体、椎间盘、还有脊髓周围结构,可以评估椎间盘脱出程度、椎管有没...https://m.myzx.cn/mip/article/id/1225059.html
5.专家做科普磁共振的那些事下面分享一些关于磁共振方面的科普知识吧 1.什么是磁共振成像(MRI)? 答: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使人体组织器官成像的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原本为核磁共振成像(简称NMRI),由于怕人们对"核"字产生恐惧心理,所以将"核"字去掉,称为磁共振成像,而这里的"核"字是指人体内氢质子的原子核,和"核...http://www.hnsycxrmyy.com/index.php/jkjt/688.html
1.脖子核磁共振能检查什么脖子核磁共振能检查什么 语音内容: 脖子磁共振,可以检查出以下几方面的结构, 第一,如果是颈椎磁共振,可以看到颈椎的椎体、椎间盘以及脊髓、神经根,还有脑脊液等方面的一些变化,可以很好的判断颈椎脊髓方面的一些疾病; 第二,如果是颈部的核磁,则可以看到像食管以及甲状腺,或者是颈部的一些肌肉等方面的一些疾病,总体来...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3158642/
2.颈部核磁共振主要能检查哪些方面即问即答颈部核磁共振能检查颈部的多种组织结构,包括颈椎、颈部血管、颈部肌肉、颈部神经、颈部淋巴结等。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1.颈椎:可查看颈椎椎体、椎间盘、椎间关节等结构,诊断颈椎病、颈椎骨折等。2.颈部血管:评估颈部动脉和静脉的形态、走行,判断有无血管狭窄、畸形...https://www.familydoctor.com.cn/q/5449475.html
3.聊城市人民医院检查检验8.腹部(肝、胆、胰、脾肾脏等)检查前必须空腹4个小时以上,禁食,禁饮水,做好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方法:先深吸气→再吐气→然后憋气,憋气时间大约10到15秒钟,让病人预约后在家里或病房里重复多次练习做会为止,以免影响检查及检查效果)。 9.强化扫描患者要签署磁共振强化检查知情同意书; ...http://www.liaocheng.gov.cn/site_lcsrmyy/channel_lcs_lcsrmyy_69d/doc_64ae4521bf046e2e57f20a9e.html
4.核磁共振检查是什么有问必答三叉神经痛久治不愈有大夫建议作头部核磁共振检查能检查出什么?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李保龙 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其他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 问题分析:你好 核磁共振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https://3g.club.xywy.com/static/108/2230490.htm
5.医院CT和磁共振都能看什么?一文带你读懂!超导核磁共振下可做的检查有很多,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 01 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A不仅无创且可避免使用对比剂,对于那些有出血倾向、肝肾功不全和对比剂过敏而又不得不行血管检查的患者,MRA成为他们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头颈部MRA对颅内及颈部血管疾病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它不仅...https://hnjxrmyy.com/newsinfo/664414.html
6.脑核磁共振能检查出什么核磁能检查什么?展淑琴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MRI可查验头颅变病的部位、良恶病变及其分辨脑梗、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的症状。MRI的分辨精确高过CT。假如做完检查发现自己有脑梗,则必须在大夫的具体指导下应用抗凝溶栓等药物医治。陈延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三医院 这是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的检查...https://www.rwys.com/articlecontent/1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