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CT、核磁共振,是大医院常见的三种检查。
X光就是X射线,它应用最早,使用最普遍,价格也最便宜。
CT就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断层扫描”是把器官一层一层拍照出来,有X射线CT,也有其他如超声CT。
核磁(MRI),就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通过施加脉冲,让器官发生磁共振,并形成影像。
CT和核磁共振,最直接的区别就是“CT有辐射,核磁没有”。
不是所有“辐射”都有害,确定对人有害的辐射是“电离辐射”,如核辐射、伽马射线、X光、紫外线等。
CT是有辐射的,而且是有害的“电离辐射”,但剂量很小,在安全范围内。其实也不必过于担心,阳光中的紫外线就属于“电离辐射”,但没人会担心阳光。
除了没有辐射之外,相比CT检查,核磁共振还有很多优点。
一些特殊的胆结石,在X光和CT上看不到,但核磁可以。核磁检查可以很容易地显示血管情况,对软组织、韧带、肌肉、颅内、脊椎的显示也更清晰。
另外,核磁对于肿瘤的诊断更为准确。但肿瘤的是否为良性,是一定要做取样检测的,光靠CT和核磁可看不出来。
问题来了,既然核磁这么好,为什么医院还要用CT呢?
核磁检查的第一个问题:检查慢,价格贵。
CT的一大优势就是:快!以头部检查为例,CT需要1-2分钟,核磁则需要30分钟。
“快”对危重病人很重要,所以急诊只有CT,而没有核磁。大多数医院的核磁设备都是要提前预约,排队检查的。
“慢”也造成价格贵。核磁检查速度慢,每天能检查的病人就少,而且机器又贵,检查一次的造价自然就比CT要高很多。
核磁检查的第二个问题:有些情况不适合。
有的时候,CT比核磁有优势,如肺部检查、骨头检查、心脏冠状动脉检查,一般都选择CT。
而且核磁共振有强磁场,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一般不适合做核磁。
其实CT只要合理使用,还是性价比很高的。欧美国家规定,未满20周岁的孩子禁止使用CT,一般病人,两年内禁止二次做CT,违者直接吊销医生行医资格。
今日话题:你身边的亲戚朋友,有做过CT或者核磁共振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