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说,自从当了父母,对于医院的流程可谓轻车熟路,各路人马(爷奶孩他爸)分工明确,排队、挂号、缴费、拎包、端茶递水擦鼻涕……到了这个地儿,无非就是叙述病情,屁股还没坐热医生就打发你去抽血化验……
回来后告诉你这个值太高,那个值偏低,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就让去交钱开药打点滴,面对手上一纸“血常规”报告单时,我想99%的家长被这么多的“↑”、“↓”箭头吓懵了吧?他们不止想知道“接下来怎么办”,还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些指标究竟代表了什么”?那么,怎么看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下面,就来一起学习吧!
血常规检验是最基础的检验手段和方法。通常来说,报告单的主体表格包含4个核心指标: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及C反应蛋白(CRP)。医生根据血常规检验报告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的判断。
报告中每个指标后面分别有:检验结果、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检验指标参考区间、单位。家长特别要注意参考区间,儿童和成人的参考区间是不同的。甚至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参考区间也是不同的。
感冒咳嗽等常见疾病重点看血常规报告单的这4项!
族长:白细胞(WBC)
成员:中性粒细胞(N)、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M)和淋巴细胞(L)。
功能:防御和免疫,是人体内的硬汉士兵。
明星成员:
①中性粒细胞
绝招:变形和吞噬。当人体受到细菌侵犯时,会变形穿出毛细血管,聚集到细菌侵犯部位,再大量吞噬细菌而杀死细菌。
特殊提示:
a、白细胞计数增高,尤其中性粒细胞增多,多提示细菌感染,此时,淋巴细胞会出现相对减少。
b、白细胞计数减少,尤其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多提示病毒感染。
细菌性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若为病毒性感染,此时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医生会根据临床症状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必要时会选择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②嗜酸性粒细胞
绝招: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减弱过敏反应;借助抗体与某些寄生虫表面结合,杀灭寄生虫。
特殊提示:当它增长>10%,多提示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
所以不能仅凭借白细胞数目变化判断宝宝是否感染了细菌或病毒。因此当儿童感冒发烧后,通常除了进行血常规检测外,还需要进行CRP和SAA检测来辅助医生诊断。
一般当宝宝发热24小时以上,查血常规+CRP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比较有意义。但是对于有的病情比较急重的宝宝也有可能刚起病就查血常规+CRP。
CRP又被称为C反应蛋白。它是由肝细胞生成且分泌到血清当中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的蛋白。CRP的特点是若患者发生细菌性感染时,该指标会迅速升高。若患者发生病毒性感染时,该指标一般不升高或轻微升高。
上图为高烧40.1°的血常规化验单▲
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蛋白双双严重超标!
SAA被称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该蛋白也是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清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SAA的特点是若患者发生细菌性感染时,该指标迅速升高,且其升高速度比CRP要快;当患者的细菌感染疾病恢复时,该指标会迅速降低。因此,通过将CRP和SAA联合使用能更好地判断患者究竟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
族长:红细胞(RBC)
副族长:血红蛋白(HB)简称血色素。
绝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座驾。携带和释放氧气至各器官,带回代谢产物二氧化碳至肺泡排出。
红细胞是血液中携带氧的主力军,感染、贫血、血液病时数值都会下降。一般感染时,红细胞数值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感染较严重,可能会影响人体的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下降。一般感染数值不会有大变化。
根据血红蛋白含量可以将贫血程度分为四个等级,血红蛋白含量在110-90g/L属于轻度贫血,90-60g/L属于中度贫血,60-30g/L属于重度贫血,30g/L以下属于极重度贫血。再结合红细胞数量和体积,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类型。
族长:血小板(PLT)
绝招:通过粘附、聚集、分泌、血块收缩等方式达到凝血与止血的作用。
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小编宝宝的血小板是正常的,而反复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数值会比较高。
去验血之前,在家里怎么判断孩子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A:细菌感染的表现:
1、退烧后精神很差。
2、体温忽上忽下。
3、喉咙有发炎症状,红肿有脓包。扁桃体表面不平整,暗色。
B:病毒感染的表现:
1、有热度,但精神依然很好。
2、体温居高不下,即使吃了退烧药,依然会反弹很高。
3、扁桃体上有疱疹、表面光滑色鲜
4、常伴皮疹
总结:
白细胞总数高,中性粒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细菌感染
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高,C反应蛋白正常: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而且单核细胞数量也增多:病毒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寄生虫病等
嗜碱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骨髓增殖疾病等
血红蛋白减少:患有贫血
血小板减少或增多:可能有凝血方面的问题
最后,说一下两种感染的日常护理。
如果娃是细菌感染发烧,白细胞计数增高,尤其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会出现相对减少老母亲们应注意娃的用品清洁,泡温水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缓解宝宝的发热症状,切忌捂汗!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多喝水,喝大量的万能白开水,或者是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切记不要吃甜食,辛辣粗纤维等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含维C的水果。如果是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多数依靠孩子自身抵抗力自愈,盲目的口服感冒药物,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对肝肾有影响。所以平时要多运动增强抵抗力,不要去人多聚集的地方,加强护理,因为病毒性感染会复发,以上,如果情况严重请立即就医!
*备注
1.根据国际主流医学界共识,血常规很难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2.孩子生病,大多数为病毒感染,继发性细菌感染多发生在病毒感染的第3天之后,且几率不高。如果孩子生病的第3天后发现病情平稳或好转,则细菌感染风险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