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高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四川金堂610405
1.血常规是什么?
血常规,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检查手段,主要包括下列参数: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白细胞分类等[1]。
2.为什么要查血常规?
3.检查方式
一般应用指尖采血的方式。按照卫生部的标准要求,对受检者进行采样时,还是要应用采静脉血,其显著优势在于:(1)尽量避免皮肤表面污染、组织液渗入;(2)测试结果异常时,可立即进行复查;(3)符合卫生部的标准,防止出现医疗纠纷。
4.如何解读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
宝宝血常规的化验单里面的项目较多,通常根据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值,来判断宝宝的身体状况是否存在异常。正常参考值在化验的右侧都会注明,如果在正常参考值的右边出现一个向上的箭头或H,表示该项检查结果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如果出现向下的箭头或L,则表示该项检查结果低于正常范围[2]。
血小板(PLT)通常比较稳定,主要在一些疾病的恢复期表现为升高情况;一些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血小板破坏过多或过度消耗会表现为降低情况。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主要是对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大小进行有效评估。倘若血小板体积过大,会降低其止血功能,就算其数目正常,也可能发生难以止血的情况。通常血小板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9/L,如果血小板的值明显高于正常值,说明宝宝可能患有血小板增多症。如果血小板的值<100×10^9/L,提示宝宝可能存在血小板减少症。
4.4C-反应蛋白
临床上,C-反应蛋白(CRP)属于衡量急性疾病的重要指标,该指标通常在24h会出现反应,细菌感染、过敏感染等都会引起CRP值升高,病毒感染则C反应蛋白降低或者不升高,这个特点对大多儿童普通感冒发烧都适用。同时CRP还是疾病全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宝宝CRP的正常值通常波动在0-8mg/L,只要在8mg/L以下即属于正常。CRP值高,不一定证实宝宝为细菌感染。倘若CRP值高、白细胞值高、中性粒细胞高,则提示孩子是细菌感染;但倘若只有CRP值高,白细胞值呈正常情况,但血小板值高,提示宝宝孩子是过敏感染。
5.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而且单核细胞数量也增多: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嗜酸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寄生虫病等。
嗜碱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患有结肠炎、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父母在孩子刚开始发热时就送医院验血。其实,在发热24小时以后进行血常规检查才有意义,且需要宝宝空腹,远离剧烈运动。最后也提醒大家一句,接种疫苗之后宝宝发烧验血常规通常是没有意义的,接种疫苗,不能用抗生素,否则就白种了。倘若宝宝出现以下指标,要进行就医治疗。倘若白细胞超过20万,或C反应蛋白(CRP)大于45万,直接去医院治疗。倘若白细胞低于3万,或者血小板值呈较低情况的,也建议先去医院检查治疗。通常,针对细菌感染的情况,可听取医生建议,适量给予抗生素;针对病毒感染的宝宝,抗生素无效,因此要进行辩证治疗,以促进宝宝尽快康复。
结语:通过上述介绍,相信各位家长对如何看懂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赶紧找出宝宝的化验单,对照查看学习吧,以便更好的照顾宝宝。
参考文献:
[1]马梅.宝宝发烧,怎么看血常规[J].江苏卫生保健,2022(3):37.
[2]王林.学会看懂血常规化验单[J].家庭医学,2022(6):57.
[3]赵晓明.血常规化验单的秘密[J].家庭医学,2019(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