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干散货船这周装煤炭,下周装大豆,船员不是在洗舱,就是在洗舱的路上;油轮、液体化学品等液体散货船对洗舱也有详尽规定,就连洗舱水怎么排都有要求,要是不洗舱就换装货种,导致货物污染,被索赔可就白跑船了。就是集装箱脏污破损,也得掏洗箱费。港航人在清洗这件事上,不含糊。
在堆场,罐箱会有一块自己的地盘
在港航界,与罐车最接近的是罐箱(tankcontainer)。罐箱由罐体和箱体框架组成,专门运输液体、气体、粉末等货物。一个20尺罐箱(可装24000升),比码满圆桶的干箱能多装45%的液态货物,而且能够避免跑冒滴漏及货品被环境污染,是安全经济的化工产品及食品运输方法。但能装食品(如酒、食用油等),也能装化学品,就存在交叉污染等安全风险。为了不混装,罐箱界有自己的原则。
原则1、看准认证再用箱
众多周知,有国际标准的东西可能更安全,罐箱作为国际通用的运输、储存载体,制造、使用、清洗都有国际规则可循。搞不清罐箱安不安全时,首先要看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官方认证。
ISO集装箱编码中的T即代表tanker,罐箱,图源自艾世捷
以前,根据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及其危险品运输规则(IMDG)的标准,罐箱被分为IMO0-8几类,在设计、制作、运输方面都有不同要求,但从业者们还是觉得规范太笼统,现在改用ISO的T-CODE分类,包含最低实验压力、最小罐胆壁厚、安全阀类型、底部出口等详细信息,对装运的货物也有定义。什么箱子装什么货,看分类就明白。
食品级罐箱有食品专用的标识
食品专罐专用,与化学品装不到一个箱里去。在制作时,食品级罐箱与化工级罐箱就有区别。如食品级罐箱的材料要确保不会和食物发生化学反应,内部表面要抛光处理,减少细菌滋生,化工级罐箱要考虑到耐腐蚀性和压力等级等。为防止混用,很多食品公司会使用自有的罐箱,提供租赁服务的罐箱箱东也会做明确区分,把食品专用打在罐箱的脑门上,装过化工产品的食品级罐箱就“脏”了,再怎么洗也不能装食品。
原则2、不洗的箱没人接
即使没有混用,清洗也是每个罐箱一辈子的功课。不同批次或种类的货物容易交叉污染,很多用箱企业与罐箱物流商都有强制清洗程序。
国际罐箱组织(ITCO)的清洁证书示例,明确列出先前所装货物
和罐车一样,我国对罐箱清洗没有具有强制力的规定,但国际通行的标准给罐箱上了一道保险。目前,国际罐箱组织(ITCO)编制的集装箱可接受状况标准(ACC手册)是大多数罐东认可的清洁检验标准,对罐箱的内外部、标志标签等部位的不可接受状况都有具体描述,适用于罐箱在箱东、运营人、承租人、货主、堆场和运输人之间的交接。比如罐箱内部中如果有之前的货物、脏污或异味,就不可接受。照着手册来,脏东西无所遁形。
装货前要洗,部分工厂装货前以及船公司订舱都需要清洁证明,欧洲只认场站自己出具的清洁证明,国内一般找第三方做检测。行业惯例认定证书的有效期只有7天,这份跟着箱子走的证明,要求每个箱子通过不断清洗来“续命”。
用过也得洗,当罐箱退租到堆场,堆场必须获得有效的清洁证书。清洁证书必须包含检验日期,检验日必须在先前货物、任何罐内作业或罐箱内部的清洗完成日之后。
原则3、怎么“搓澡”有讲究
食品级罐箱的清洁检验比化工级罐箱更严更复杂,化工级罐箱讲究“望闻问切”,望:目测检测罐箱外部和内部是否均已干净;闻:嗅闻罐内是否存有异味;问:询问罐箱各清洗环节是否均已完成;切:用白手套擦拭罐壁是否有脏污之处。食品级罐箱除此之外,还需要量化检测氯化物、重金属、洗涤剂等指标,因此一般会与化工级罐箱分开清洗,在一些场站,就连清洗用水都会严格区分。
,时长01:55
某罐东的清洗流程
为了清洗到位,罐箱界发展出了好几套“搓澡清洗”方法。1、化学“泡澡”,使用化学清洗剂,使物体表面污垢转化、溶解、并剥离开,适用于一些化学品货物;2、蒸汽“桑拿”,采用高温去脂或消毒,适用于食品级酒精等;3、人工、机械“搓澡”,清洗人员进入罐内利用工具或设备进行清洗,适用于硅溶胶等货物;4、物理“冲澡”,利用相应机械设备清洗,最常用的高压水射流清洗。在实际中,会混合使用多种方法,主要取决于即将装载的货物和之前所装的货种,并参照《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定清洗方案。
在某些情况下,清洗后未立即使用的罐箱,在装载下一批货物前可能需要再次清洗。食品级罐箱的清洁证书过期时,或者清洁的罐箱内产生冷凝水导致的异味时,也要再洗一次。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三鹿,说明监管一直缺位,物流业运输利润低、清洗费用高、违法成本低,最后买单的会是全体国民。罐箱的使用与清洗有相对成熟的规范,完整的流程保证了罐箱在食品运输上比罐车靠谱很多,不过文中提到只有部分工厂会要求清洁证明,此外空箱回程也有空子可钻,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