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6.04.10
前言:小叶紫檀佛珠手串,很多朋友都喜欢,但是有多少朋友真正懂呢?
在此本人冒着被攻击的风险,为大家揭露一些内幕,普及下基本知识,希望能帮到真正喜欢紫檀佛珠的朋友。
1、哪来这么多拆房老料:一个拙劣的谎言
我深信佛学可以渡人向善,这些年,眼见喜爱佛珠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本是件令人安慰的喜事。不过,这也使紫檀的花样变得更乱了。“拆房老料”就是一例,如果是年龄稍长一点,年少时有过在农村生活经验的人,是断不会相信这等谎言的,因为仅仅从建筑上来说,就无此可能。
首先,小叶紫檀十檀九空,如何建房(同时宣传十檀九空和拆房老料的商人们更是自相矛盾)?退一步说,即使真用紫檀建房,必然是富甲天下,可富裕到那种地步,只要没在文革时被破坏,必是被保护的老宅子,怎么会有这么多拆房老料呢?
其次,有商家解释说,拆的不是中国的房子,而是印度的房子!这更可笑,为此我曾专门去查过印度史,早在孔雀王朝之前,紫檀木和檀香在印度就是王公贵族专享,假若是在小叶紫楦的价值未被重视时,有当地先民取材盖房是有可能的。但是,印度是一个“种姓制度”国家,普通百姓对皇室必须无条件服从,如果有,也早被皇家派出的人索回为皇室做为他用了,拆房莫非是指拆印度的宫殿吗?
我不敢说现在一根拆房老料都没有。但是很多商家,常年销售的拆房老料估计可以盖几千个大房子了!难道中国人紫檀商都跑到印度强拆去了?
(难道中国强拆队,都流窜到印度了?)
只是因为现代的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邦的权利高于中央政府,所以总有一些南方的邦.选择将紫檀出口赚钱,才有了今天蓬勃的紫檀市场紫檀的市场,与印度的政策密不可分,直接影响原料的价格与供给。
今时今日,在以“拆房老料”作为宣传的商家,不排除很多销售的也是老料,只是为了宣传,搬了一个并不高明的谎言。
2、对“爆满”的反感:不可能有那么多真“爆满”
笔者当然并不是反感金星本身,我只是反感“爆满金星”这个词,甚至说,连“满金星”也无法接受。金星的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金星的密集程度。金星本身,并不是非常罕见,但金星非常密集的料,是极为稀缺的。目前越来越多出现用“满星”与“爆星”这两种描述,来说明金星的密集程度,完全就是混淆视听。我认为,这两个词,不客观,有欺骗的意味。金星是什么?金星就是棕眼牛毛纹中附着了矿物质的产物。
(金姐,不是说的您……)
一、“满金星”应该是指,在珠子商的所有棕眼、牛毛纹中,存有金星矿物质的木料。而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更何况“爆满”了。所以我认为,这类形容是一种欺骗。二、那些被称为“满”与“爆”的珠子其实金星并不密集,多是金星与棕眼各占一半的情况。大多买家并非专业人士,不可能从视觉上区分金星、牛毛纹和棕眼的区别,而牛毛纹和棕眼,只是紫檀的必备特征而已!这就给欺骗提供了土壤。
如何定义金星的密集程度与如何定价?这与珠子所带金星的客观程度与原材料价格有很大关系,就目前金星原料的采购价格来看,根据金星的密集程度,单条手串的原料价格在五百到两千元之间,金星密集的价格在五千左右,且可遇不可求!所以,那些做出成品销售价格才仅仅千元的“爆满”,看都不用看,就知道存在不实宣传!
一般金星特别密集的原料,大部分商家是不可能大量产出的。因为顶级的原料可遇不可求,买家也是可遇不可求,并不适合自产自销的形式(需要稳定的原料,与稳定可控的订单数量)。一般珠坊只能做相对比较密集的中高端金星料,并根据原料成本合理的定价。
3、什么是金星紫檀?金星并非一种分类简单的说,就是小叶紫檀的牛毛纹和棕艰里,在生长时出现了矿物质,使其在完全氧化变紫后,可以看出星星点点的紫檀,带有这种特征的紫檀,通常被称为“金星紫檀”。
如下图,便是盘后的金星紫檀(已氧化变紫色)。
金星紫檀不应成为一个独立的分类。金星紫楦不能算紫檀的一个品种或是分类,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排列与无金星的紫檀没有任何不同。就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是不同的人种,但你不能说“病人”也算是一种人种吧。所以,所谓的“金星紫檀”只不过就是生了病的小叶紫檀而已,其本质上还是小叶紫檀,而不是一种紫檀的分类!
其实,金星紫檀在清代时,被认为是较差的紫檀,因为金星越多,质地越疏松。在当今,虽然金星紫檀因为相对美丽好看颇受推崇,但是还是被诸多藏家认为是低档紫檀。因为金星是维管束树脂凝结而成,所以遇到天气变化、膨胀系数不同比无金星的紫檀更容易开裂。
贵的原因,一是美,二是物以稀为贵。它形成的机率小,所以显得珍贵,但更令人喜欢的理由是紫檀表面经过氧化之后颜色变为紫红色。金星的物质就会变得很有金属感,就像颗颗黄金镶嵌在紫檀表面非常耀眼。
因为金星紫檀更容易开裂,所以良心商家在选料的时候,都应该量筛选密度高的木料,不做一颗假金星紫檀佛珠。
4、疯狂的爆满金星:只是金粉和胶水!如果说,笔者针对虚假宣传的金星密集度,态度是反感;那么对着漫天花雨般的“假金星”,则是痛恨了!
我在这里敢说,如果真是金星密集度极高,且销售价格只有一千元左右的“爆满”,绝对绝对无一是真品!
这并不是说,这些手串不是紫檀,相反,出假金星的效果,因为其他木料的棕眼,在牛毛纹与棕眼上的矿物质,作假不易。如果这些手串不是紫檀,反而做不出牛毛纹与紫檀迥异,而金星是附着。
制作假金星,无论工艺是怎样的,原理只有一种。可以这么理解,金星是“内部有自然生成矿物质的棕眼、牛毛纹”,假金星则是“向内部塞入金粉的棕眼、牛毛纹”现在金星制假的流程工艺据说有十几种,但无论哪一种,最终的目的不会变,就是“人工置入金粉”。
假金星的分部范围非常广,几乎覆盖了整个珠子,所以一般假金星都是爆满!只要有棕眼存在的地方都会有金星,这是工艺决定的,假金星不可能针对单个细小的棕眼或牛毛纹作假,而是对整颗珠子作假!
假的金星将棕线填充满,而真金星大多呈现金星、棕眼并存的形式!
5、卢氏黑黄檀事件:1996年的假紫檀
1996年的卢氏黑黄檀事件:那时候,物资远没有现代发达,所见过的紫檀,所了解到的资料,都是过去师傅口口相传的。那年,一位刚入行的朋友要买小半吨紫檀料,据说价格非常便宜,出于保险,让帮他一同去验货。由于我们的自以为是,犯了大错。当时正值第一波的紫檀热,每个行业内的人,都在收紫檀料。
就在我们交易的第二个月,晴天霹雳!全国媒体都在疯狂的传,原来,这些所谓的小叶紫檀,全部都是廉价的卢氏黑黄檀(后来,慢慢的被一些商人叫作大叶紫檀,这是后话了)。马达加斯加政府做了官方辟谣,为了纠正误导,正式将“卢氏黑黄檀”的全部资料提供给中国林业研究部门,从此真相大白。但市场已一片混乱,手上木料的价值一夜腰斩,朋友损失了数年的积蓄。
当年坑死一片人的卢氏黑黄檀,就是今天被作为伪品的“大叶紫檀”!今天所谓的“大叶”,与古代所言的“大叶”并非一回事,古代的“大叶”指真品,而现代的尽是产于非洲的卢氏黑黄檀(一种酸枝木),并非与“小叶”同种。
在古代,“大叶”、“小叶”都是指同种的“紫檀”。关于“小叶”一名的由来,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我倾向于马未都先生的论述。“多年以前我曾听老工匠说过,紫檀的棕眼大小可以区分材质的优劣,小眼儿比大眼儿的好。北京方言儿化非常严重,小眼儿外人听来就是小叶儿,外行人想当然称之为小叶儿紫檀,久而久之,以讹传讹,谬种流传至今。”这种“方言误会”,不失为一个有趣的故事,但是,这是古人口中的“大叶”,与今天所指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现代的“大叶”则是指非洲卢氏黑黄檀,一种廉价的酸枝木!1996年的卢氏黑黄檀事件曝光后,黑黄檀的价格暴跌!可是,两三年风头过去后,很多商家又打起了歪主意,而他们的办法就是:搅浑!
在此之后,全国开始有大量的商家,刻意宣传“大叶紫檀”(正巧黑黄檀的密度,棕眼均远逊于小叶,符合古代对“大叶”的定义),暗示其与我们平日所提的“小叶紫檀”同种,由于紫檀的市场向来紧俏,很多人也就接受了这一说法,并迅速流行开来。无数次看到商家信誓旦旦地说,小叶紫檀如何如何,大叶紫檀如何如何……我只能哑然失笑——“呵呵”。
“用称重”谈密度,简直是行业的耻辱!老料因含水率低,并不一定就会重!这里指的老料,是指放了很久,干度烘干后的珠子,料放的久,足够的干,才可以用来做珠子,否则在实际佩戴时,非常容易开裂。
可是,自有人通过称重来宣称密度高后,大多商家选择了随波逐流。你的五十克,我就用湿料做出六十克,现在甚至木料商都会把温料也一并拿出来卖!新入行的珠坊动不动就会被坑,做出来的珠子也不符合干度的要求。
那么多人选择妥协而不是跟大家讲清楚,太令人心寒,这种竞争方法就是慢性自杀,同时也是对玩家极大地不尊重,小聪明不代表有智商,在很多时候甚至是愚蠢的。
看密度,就看“棕眼粗细”棕眼小的木料更细腻,密度高:棕眼粗大,木质的密度就低,从显微镜下面看,棕眼就是一条条空洞,这种导管粗壮,密度自然就低。看密度,就看“光泽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高密度(小棕眼)的料,再细致的精工打磨,都无法使用手串有好的光泽.在无蜡的情况下,只有高密度材料才可以抛出好的光泽,棕眼大的料,无论怎么打磨,棕眼还是依然会这么粗大。
(上图纯属谣言!)
8、沉水不足以辨真假:硬木皆可沉水
沉水是多种硬木的特征,密度大于水者,皆可沉水。连售卖假贸的奸商,为了佯装货真价实,都会列举一些“辨别真假的方法”。沉水测试就是其中一条,因为沉水木必是紫檀,而紫檀大多都可以沉水,硬木的密度大多大于水,并非只有紫檀能沉水。常被用于制作紫檀仿货的木料不下十种,就连最常见的非洲卢氏黑黄檀(很多仿货销售者为鱼目混珠,将其称作“大叶紫檀”),明明属于酸枝木,但其中密度偏高一些的木料,也可以沉水。所以,以沉水来判断紫檀是无效的,沉水,最多可以说明,这块木料是硬木,或者木料曾经被灌铅。而且,小叶紫檀也有可能不沉水。也有少数小叶紫檀木会出现比水密度低,因而不沉水的情况,对于这个事实的存在。有些人是知道的,只是大家对此都不说而已,如果是比较细的大约直径在十厘米左右的紫檀木(树龄较短的),就无法沉水。而即使是老科,其特别靠近树木的上头部分,有些就不沉于水,还有树木的表面一厘米左右厚度的部分,也会不沉水:当然,这些占比例较低。不鼓励用沉水测试,紫檀怕水,如此测试过于浪费。紫檀木料珍贵,来之不易,其木性极其怕水,将整串小叶紫檀放入水中,将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所以,盘友们切记,千万不能将小叶紫檀手串置入水中!
9、紫檀颜色之谜:血红、紫色都对,黑色错
也有木友说,最后会变为黑色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由于光线原因的错误判断,在光线充足的前提下,会清楚的看到是紫色。第二种,是盘法有误,有脏东西(油泥)进入紫檀表面,使颜色发乌黑,太多人不懂“盘”,因此这也是目前的常态,上图是我盘了五年的紫檀,此时已温润如玉,色呈紫红,表皮的包浆犹如一面反光镜,美如琥珀。
牛毛纹就是棕眼。牛毛纹/棕眼其实是一回事,其与金星形似,勿把牛毛纹/棕眼误作金星。其实是一回事,就是木质内输送养分的导管。
如果您在显微镜下观察小叶紫檀切片,会看到一条条的管孔,这些管孔又叫脉管,是输送水分和营养的通道。这些脉管直通树干的各个角落。在加工佛珠时,这些脉管在佛珠表面留下的横截面,就会形成一个个点,因为脉管是空的,干燥后这些脉管就会收缩,因此就会形成一个个凹点,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棕眼。简单的说:把木料横着切,导管就叫做棕眼。(一个个凹点)把木料竖着切,导管就叫牛毛纹。(图上的纹路)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棕眼为横切导管表现形式,牛毛纹则是竖切面。再把话题展开,当导管生病内有结晶时,就成为“金星”。(发金亮色)有一些密度特别高的紫檀,棕眼或牛毛纹会小到看不清,但如果放大镜看一样会有,否则就该怀疑是不是科檀或者其他檀木了。别将“牛毛纹”/“棕眼”误作“金星”。刚刚接触紫檀的新木友,或许分不清楚牛毛纹,棕眼和金星的区别,尤其是这几年,紫檀的爱好者变得原来越多,很多商家,甚至打着牛毛纹的图片号称是金星,卖出上千个也没有客人提出问题,让人啼笑皆非。
究竟是牛毛纹,棕眼,还是金星,商家在销售的时候,可能会分为不同类,这也是目前市场混乱的现象,若是良心佛珠,就会给金星紫檀提供三个月的退货期,支持任何形式的检测。真,才敢于承诺,也才不至于砸了自己的招牌。
12、说紫檀“油性”:油性好,成色好
“小孔”是什么?小孔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细致工艺的进步。小时候的“孔”。在我刚入行还在做学徒的时候,也是流行用紫檀做佛珠的早期,人们对这种东西的工艺,远远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对珠子的打孔是没有要求的,粗多细少。我记得那时候,一个同村的叔叔拿了一串紫檀给我看,张口就说“见过吗?紫檀的,还沉水呐!”这就很有满足感了。
现在,“小孔”是细致工艺的代表。“小孔”是指珠子穿线用的孔径。其实多大的孔才算是小孔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大家可以理解成尽量的小,越小越好。当然要是在能穿过线的前提下,眼打得越小.这串到一起的珠子品相就越好,手串的整体就会是个很规整的圆形。
所以古人常把出土古玉,放在细致布袋随身携带,一方面以体温温养,另一方面使布袋与之摩擦抛光,两者结合使古玉重换新颜。
当古玉脏沁全部吐出后,再贴身佩戴,让人体体液封堵玉石毛孔,使玉石永葆玉性。紫檀,亦是如此。
依靠“布”使物件发生色与性的变化,这就是盘。很多人求速成,用汗手,油脂急攻,其实并不是在盘,而是在毁坏紫檀的木性,实在可惜。
紫檀的颜色之归宿:紫檀的归宿绝不是黑(乌),而是如其名的“紫”。一只紫檀手串,颜色是变化的,初始是血红,氧化为深红,再到深紫。有人说紫檀盘玩后期会变成黑色,其实只是视觉假象,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您会发现那是紫色。从事佛珠行业数十年,我也转遍了大大小小的原料市场,在任何地方看到的再老的紫檀,也没有变成黑色的,它们最后的颜色为“紫”。也正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叫它“紫”檀,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它变黑了呢?一方面,可能只是由于光线不足而造成了视觉上的误差。而更多的,是这里要说到的,黑而发“乌”,是因为被盘的“脏”,上面覆盖了一层“老油泥”,是不懂得保养的结果。可以说,凡黑必是盘坏的紫檀,一旦被脏物侵入,对紫檀的伤害是不可逆的,由于急功近利的老手颇多,新手往往也会被沾染上不好的把玩习惯,诸如用面部油脂涂抹紫檀,用汗手抚摸等等。
紫檀开裂的三言两语:关于如何尽量避免紫檀开裂。“木性”,有此说法,是因木头都有自己的性格。木性,是艰难被控制的,开裂,变形,腐朽等问题多见,也正是因为木头的上述缺点,明清时期的木质家具,能流传下来的可谓是凰毛麟角。紫檀木质细腻,天然防腐,不易开裂或变形。但也仅仅是相对多数其他木质来说罢了,紫檀的开裂问题,从明代开始也是使工匠们很纠结的事儿,一直到今天仍是如此。如何解决紫檀开裂的问题,掌柜相信,任何一住手艺人都一定做过思考,可是:一,紫檀其未质结构甚密,水分不易流失,烘干很难将其本性得到理想的稳定效果;二,如果选择自然风干到一点水分都没有,以人类的寿命,等着把砍伐的紫檀放到理想状态再去使用,等不及。紫檀是一种珍稀的木料,而且,如果您盘过手珠,应亦理解新买的手串,与倾心浇灌的原物之间的差异,请您尽量做到以下两点,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开裂。一,尽量避免携带手串去温差,湿度过大的地方,如,从阴雨连绵的江南到沙漠干旱地区。二,尽量避免使手串遇水,若手腕上的手串经常见水,木质易裂。
致北方的冬天:袋存一周,冬盘春戴!构成珠子开裂的原因,并非是“冷”,而是“干燥”与“大温差”。北方的湿渡低,且冬天有集中供暖,室内室外的温差过大,因此成为紫檀开裂的高发地区,珍木来之不易,请珍惜。注意好这两点,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开裂概率。一,入珠后,袋存一周,放在封闭的自封袋里,勿拿起,更勿盘,使其木质逐渐适应当地的环境。尽量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其放在空调出风口附近,保持一定的湿度,如卧室内有开加湿器的习惯,放在加湿器附近更好。二,集中供暖使室内室外的温差甚至高达数十度,如果在严寒的冬天戴进戴出,就相当于将物件往返来回于海南岛和长白山,一天数次,怎能不裂?我的建议是,冬盘春戴,让手串在整个冬天,都存与温暖的室内,趁此机会,每天精细打理,享受盘的乐趣,到了万物复苏时,手串已有一层包浆,外观温润如玉,再行佩戴,心急,会被热豆腐烫到,悔之即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