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如何规范做好新冠肺炎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如何做才规范
医疗机构如何规范地
做好新冠肺炎预检分诊工作?
小编带你全面了解
预检分诊台如何设置
预检分诊台应设立在医疗机构出入口
通风良好,位置醒目,标识清楚
配备充足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非接触式测温设备、手卫生设施
医疗废物容器,特殊患者登记本等物品
预检分诊台需安排
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
工作人员按要求做好科学防护
佩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
防护面屏,着工作服、隔离衣
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必要时升级防护要求
预检分诊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
需立即进行手卫生
严格执行“四必查一询问”
所有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需先进行预检分诊,排队时,保持一米以上间距。
预检分诊人员严格执行“四必查一询问”。
一测量体温,二检查其口罩佩戴是否规范,三检查健康码、行程码,四检查健康申报卡;询问有无新冠肺炎“十大症状”,对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的患者,必须进一步详细询问具体症状体征及流行病学史。
对于可疑患者的处理
开展业务培训
预检分诊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国内中高风险区域的最新信息。医疗机构应在显著位置以张贴公告、投放电子屏等多种方式对外宣传、公告。
此外,医疗机构应做好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并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加强医疗器械、器具和诊疗环境的消毒工作。
同时对院内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业务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目前,深圳对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人员的核酸检测措施,最新规定如下:
急诊患者和到呼吸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内镜室等科室就诊的患者,需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并同步核酸采样。如有24小时内核酸采样记录,无需再核酸采样。
普通门诊患者,需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如没有,则需同步核酸采样。如有24小时内核酸采样记录,无需再核酸采样。
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在入院前完成1次核酸检测。
医疗废弃物如何规范处置?
医疗废物有哪些分类?
应该如何收集处理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
医院产生的三类废物
医院会产生三类废物,出口不同,所以应分类收集。严禁医疗废物混入其他两类废物中!
医疗废物可分为五类:
1、感染性废物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废弃的血液、血清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的收集要求:
垃圾袋和垃圾桶均不可超过3/4满。
2、损伤性废物
●医用针头、缝合针
●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瓶等
损伤性废物收集要求:
利器盒和垃圾桶均不可超过3/4满
3、病理性废物
●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病理性废物收集要求:
4、药物性废物
●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可疑致癌性药物,免疫抑制剂检验医学网
●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药物性废物收集要求: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直接放入感染性废物处置,标签标明即可。
5、化学性废物
●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醇等化学消毒剂
●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化学性废物收集要求:
分类装入容器,交给有资质的化学废物处置机构处理。
注意:
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放入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取出,并密闭运送。
科室在运送人员收集医疗废物时应与其进行交接、登记、签字,并做好资料保存。
可回收物品
未被污染的各种玻璃瓶、塑料输液瓶(袋)、小药瓶
可回收物品收集要求:
检验医学网
生活垃圾
医疗机构非诊疗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收集要求:
6、涉疫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图
医疗机构
如何规范做好新冠肺炎预检分诊?
最后提醒
请市民朋友及时留意就医政策调整,
配合医疗机构做好防疫工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