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大学工科学士毕业后进入四大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生娃后就回家开始了孜孜不倦的鸡娃事业。
哥哥包包:二年级普通公立小学学生
原版应试娃(新名词解释:走英语原版阅读道路并且考遍所有考试的娃)
英语阅读能力达到AR9.1(相当于美国九年级学生水平);
考过的考试有:
有一点,高能注意!以上所有这些都是在家自!鸡!的!
妹妹:
正文开始~
本文核心:扩充单词量的基本策略:
第一步,通过海量听力输入,理解词汇意思;
第二步,学习拼读规则,将听力词汇对应到阅读词汇;
第三步,在已经理解所有单词的意思后,开始默写单词,将听力阅读词汇对应到笔头上,重点解决不符合拼写规则的单词。
目录
1.不同年龄段扩充单词量的核心方法
2.听力输入阶段
3.阅读输入阶段
4.口语?这是什么?
5.默写阶段
6.文末福利
01
不同年龄段扩充
单词量的核心方法
先说明,本文说的“背单词”,针对的是非英语母语的孩子。
现在的各类词汇表大概分两种,一种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我觉得这种比较坑娃),另一种是分类词汇(这个稍微有点用)。
注意,我说的是中英词汇对照,而不是意思。你知道了英语单词对应的中文词汇,并不代表你理解了它的意思。
比如,让孩子背PET词汇表里的一个单词“employment”,它的中文释义是“雇用;就业”。
如果他努力把这个单词背下来了,别人说“雇用;就业”时,他就能说出“employment”,别人说“employment”时,他也能立刻说出“雇用;就业”,并且中英文都能默写正确。这是不是说明他已经把这个单词背下来了呢?
好,我们现在来看一个句子:
Shewasunabletofindemployment.
这个努力的孩子按照已经背过的PET词汇表,发现这句话的意思是:
她没能找到雇用。
咦,好像哪里不对?换一个意思:
她没能找到就业。
随便截取一些PET表中的单词:
newsagent报刊经销人
atmosphere空气;气氛;环境
weak淡的;稀释的
flow循环;垂;飘扬
filling馅;补牙的材料
我只想说,没有语境对着单词表背单词的孩子们,你们辛苦了!
所以,背单词,是要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这个词本身,背单词的首要任务是:
理解这个单词
这里的理解,跟语言无关,理解的是一个概念。那么,我们是怎样理解一个单词的呢?
先看我们对一个单词的掌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输入阶段: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被动地看到/听到这个单词。<——我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一个单词的。
输出阶段:是我们需要主动地说出/写出这个单词。
显然,被动输入在先,主动输出在后。
输入阶段
听力输入和阅读输入对于不同年龄的娃顺序有所差异。
1.小娃:
这个“小”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定,个人认为,做事情要靠哄,理解力还不够的娃都可以算作是小娃。而且,此时母语也在大量输入阶段,还没有变成强势语言,接受新的语言比较容易。根据我的观察,一般在5岁以下。
这个时候母语处在大量吸收阶段。但母语与外语的不同的是,母语的接收是双向的,有交流的,大人在跟孩子说话时,孩子听到的是母语,说出口的也是。
对小娃来说:外语的输入量会小于母语,而且一般交流量也比较小。但不管哪种语言,小娃都是通过在具体语境中“听”,来大量吸收语言词汇的。所以,对于小娃输入外语单词的意思,听力先行最为合适。
2.大娃:
多大算大呢?母语已经有相当的积累,外语还是零基础,或者还处在低阶的阶段。也就是说,母语已经非常强势的孩子都可以算作大娃。当然,成人学外语也包括在此范畴,所谓ESL(EnglishasaSecondLanguage)。
这时,就不用管那么多了。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阅读听力一起上。目的就是要创造大量的语境,只有在语境中,才能理解新的单词。
输入阶段的第一个目的
▼
在大量的真实语境中,理解单词的意思。
输入阶段的第二个目的
在阅读过程中强化拼读规则
因为本文最终的目的是要背单词,终极目标是要会写。那么,对于英语这种拼音文字,一开始阅读输入时,就要强化拼读规则。
输出阶段
输出阶段无非两件事,口头和笔头,说得文雅点就是口语和写作。
关于口语,说句大白话,喝水喝多了,总归要尿的!
所以,口语这个东西,大家就不用老是纠结了,听力阅读量上去了,口语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那要是听力阅读量不够呢?抱歉,大概只能在网课上跟外教聊聊天气拉拉家常了。
再说写作:本文讨论的是背单词,所以在“写”这方面,我们就落实到“默单词”上了。
先看看前期输入阶段,我们已经为默单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了?
意思?都懂啦!
拼读规则?都会啦!
现在要做的就是每天默新的,复习旧的,持续不断地默,药不能停。
奏是这么简单!
接下来我们分阶段详细具体说!
02
听力输入阶段
这个阶段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
因为英语是拼音文字,所听即所见。
在学会拼读规则后,大部分听到了就可以写个八九不离十。听力输入阶段,既帮助理解了单词意思,又为后面的拼写打下了基础。
好,说完重要性,开始实操攻略:
从零开始,不管小娃还是大娃,都必须有人带,效率才高。
具体怎么弄,请出两位大神,没事就拜一拜:
(其实是因为半天没发图了,这里发张图调节一下)
汪培珽和盖兆泉老师的书,对于输入阶段讲得非常好,经常看看神清气爽思路清晰。
大牛们镇楼,现在来说我的实操方法:
这是我个人最推荐的。
零基础启蒙,每本书至少第一遍,更好一点的前三遍,都最好是家长给孩子读。读的时候,
一定要解释!
重要的话说三遍。因为只有解释清楚了,才是可理解性输入。
怎么解释?一句英,一句中,三遍过后只读英。
很简单吧?可是很多家长却会有疑问,好多词我都不知道中文意思,怎么解释呢?比如这个:
RAZ-Elevel中的一本,句型有够简单吧。但mussel这个单词,四六级单词表里都没背过。度娘说,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淡菜;贻贝,蚌类
所以……又陷入了一开始employment那个困惑,我到底选哪个意思呢?
且慢,我有必要查字典吗?人家图都给我画出来了,这个mussel就是图上这个东东啊!就算我再去百度“贻贝”这个东西,度娘也不过就是帮我把它炒成一盘菜而已!
所以,陪读的时候,如果家长不认识这个词,但从上下文和图中,都可以理解它的意思,就不需要去查字典,甚至都不需要去知道它的中文意思,重点是理解。
实物词好办,看图基本上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那抽象的词怎么办呢?比如这个:
正文第二段,就介绍了这个概念,看了这句话就秒懂了有木有?
我不需要给娃解释说,这个词的意思是“迁徙”,小娃肯定一脸茫然地看着你问,麻麻……什么是迁徙。
我要说的是,migration就是动物从一个地方搬家到另一个地方,科学家一般把这个叫做迁徙。
这就是听力输入人肉陪读时正确的解释方式:
重在解释内容本身,而不必拘泥于具体词的中文意思!
可以说,这是个好东西。有时候我自己刷手机时,妹妹就会在那里用点读笔点上一堆书;哥哥小时候也会用点读笔点一句,跟读一句(当时仅限牛津树)。
既然我都陪在孩子旁边了,当然要发挥一下亲妈的作用,人肉读啊!
so,我对点读笔的看法:有空陪娃时,就不用;没空陪时,给娃自己用。
无所谓什么牌子的播放器,关键就四个字——有空就听!
当然也有反例,比如我家哥哥就是听得用力过猛,英语输入量大于中文,导致大部分词汇都是英语先入为主;但要扳回来也很简单啊,大量听中文就可以了。
听,是人类最初级最有效的语言输入方式。
就是指需要陪读解释的阶段,这时肯定都要选择有图的材料,而且要看着图来听,因为大量的信息都在图里,文字只是说明。
比如这种:
读完这一页瞬间就把本页所有的实词都记住了有木有。
再来一个抽象一点的:
“vegan”这个这么抽象的词,通过下面的话,和图中红圈圈划掉的部分,是不是秒懂?就算家长不认识这个词,也不需要查字典,完全可以hold住。
那么这种材料哪里去找呢?所有的分级读物都可以!
不过分级读物其实也分两种:
第一种是以阅读进阶为目的的学习型分级读物
特点就是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跟着它可以不断进阶爬上去,是需要hold住的主线。
我自己用过以下这些:
1.体验英语少儿阅读文库
3.牛津树
4.海尼曼
5.美国少儿英语分级阅读
其实,市面上能买到的分级都可以,但不需要囤很多,因为虽然内容看上去不重复,但是低阶词汇就那么点,选个一两套足够了。低级别真的很快就过去了。
比如我们自己读体验英语读到第四级,然后接牛津树5,那么1-4就浪费了;然后牛津树读到7-9的阶段,接RAZ-H……
所以各位囤低阶读物,千万悠着点,即使多囤了,也别想着都读掉,可以升级赶紧升,不要想着花钱买了不读好浪费,正确的想法是——
好,再说回来。
第二种是把已有的一系列内容,做成某一特定级别的读物
它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进阶,还需要自己再重新选书。
所以这类分级,跟绘本一样,可以作为主线的补充。这样的材料就很多了,大家根据喜好可以自己选,分级、绘本、杂志,都可以。
强调一下材料选择的原则:
一定要在学习区
升了级别就不要回头!
那么,初级阶段到什么程度才算结束了呢?
当家长发现,在主线分级读物的陪读中,图中的信息越来越少,大量的信息都转移到文字中去的时候,就说明可以开始通过裸听,来吸收新词汇了。
经过初级阶段大量词汇的积累后,进入了高阶的材料,图片逐渐减少,所以很多时候可以脱离图书,直接听音频来获取词汇。
比如RAZ-Rlevel截出这一段:
听完第一句,如果是第一次听到patent这个词,可能不会理解;
但这种nonfiction类的说明文,在出现一个新词汇的时候,后面都会附上它的解释;所以听到第二句话时,就已经听到patent的概念了;而第三句又具体举了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了这个词。
所以,听这段话时,需要查字典吗?需要知道patent的中文意思吗?
即使查了,知道它的中文意思是“专利”,可是“专利”又是什么意思呢?还不如听文中的解释更清晰明了!
这时,家长已经从陪读解释中解放出来了,主要作用就是听力材料的选择。本文主要目的是扩充词汇,那么,问题来了:
选择什么样的听力材料才能扩充词汇呢?
首先,主线hold住,一路走到头,不错的用来做主线的材料有:
2.Scottforsman系列分级读物
3.Timelinks系列
这些都听完之后,你会发现,各方面知识大杂烩,都有了,听力词汇量也很大了,但就是有点散。
这时候需要有一些线,来把已有的知识和词汇串起来。
需要哪些线呢?适合孩子的线有以下几类:
(注:大部分音频都可以在喜马拉雅FM上用英文名搜到)
1.历史类:
推荐书籍有:
世界小史,Alittlehistoryoftheworld
世界故事,thestoryoftheworld
人类的故事,TheStoryofMankind
这些都听个两三遍,历史、还有一些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类的词汇基本上都理解意思了。
2.科学类:
元素的盛宴,thedisappearingspoon
这本听完,化学类的词汇就都差不多了。
万物简史,AShortHistoryofNearlyEverything
GeorgeandtheBigBang,作者StephenHawking,LucyHawking
(我没有推荐经济类的书籍,是因为对孩子来说,这个类型相对来说比较难理解。而且系统的书的音频也较少。)
到这里为止,听力词汇的积累已经登峰造极了,词汇量完全可以应对高考及以前的各种考试了。
那么,把听力词汇转化成阅读词汇就要靠——
阅读输入阶段了!
接下来的
阅读输入阶段、口语、默写以及资源福利
会在明天或者后天推出下篇
讲座预告
讲座主题:英语词根入门
适合听众:爱学习的家长和小朋友
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多年500强公司新加坡外派经历,了解新加坡双语教学理念,坡县家长群活跃成员,重度英语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