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6月12日,乌鲁木齐地堡国际机场T3航站,供旅客使用的睡眠盒子整齐排列。□本报记者李瑞摄图②:6月12日,旅客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候机时扫码K歌。□本报记者王臻摄图③:6月12日,旅客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T3航站候机时,使用智能体验机做健康检查□本报记者王臻摄图④:6月13日,市民在乌鲁木齐市友好百盛购物中心体验“抓娃娃”。□本报记者邹懿摄6月12日,乌鲁木齐站,旅客在候机厅按摩椅上休息。□本报记者李瑞摄6月13日,市民在乌鲁木齐市西大桥一处商家体验自助鲜榨椰子汁。□本报记者邹懿摄
□本报记者/王兴瑞
花样营销
经常乘飞机出差的人会发现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的些许变化:候机期间,有人坐在共享按摩椅上,扫码支付后,享受二三十分钟按摩服务。有人走进只能容得下一两个人的迷你KTV放歌一曲,过一把唱歌的瘾。比起在座位上无聊等待,现在候机方式显然活泼了不少。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分公司航站区管理部商业管理室主任周昱均介绍,近一两年,机场陆续引进了自助售货机、“睡眠盒子”以及智能健康筛查机器人等多个项目,可以为候机旅客提供不同形式的等待服务。
对于经常出差的陈伟祥来说,最实用的当属“睡眠盒子”,“碰上清早的航班,尤其遇到航班延误,在‘睡眠盒子’里休息十分方便。”周昱均介绍,目前机场共有50个“睡眠盒子”,均是2018年底投放的。
记者在机场T3航站楼里看到,长2米、高1.5米的半圆形“睡眠盒子”分布在不同的候机区域,只需用手机扫码付费,就能自动开门,睡眠舱内设置了呼吸灯光助眠系统、环境模拟音响、隐藏式办公桌板等,还有便捷闹钟唤醒旅客及时乘机。
看似无关紧要的几分钟,在商家眼里变成了商机。在乌鲁木齐的各大商圈,“娃娃机”随处可见,与之同时“占领”购物中心、电影院等人流密集场所空地的,还有共享按摩椅、迷你KTV、自助榨汁机等众多“新面孔”。
独特体验
换来可观流量
别致的体验感吸引消费者不断来尝试这些新事物。功能齐全的按摩椅,可以按需求灵活设置时长、模式等,扫码即享,即按即走,方便快捷。迷你KTV则主要瞄准年轻人销售“随时歌唱”的快乐体验。
记者注意到,视商圈的人流量和繁华程度,迷你KTV的收费标准稍有区别,繁华的地方价格会略高。消费者可以选择15—90分钟不等的时长,花费在15—55元之间,最便宜的地方,花5块钱就可以录制一首歌曲。
“便利盒”智能售货机依托新的技术支撑,带给消费者不同的购物体验。陈美跃说:“手机扫码后,‘便利盒’会自动开门,消费者挑选实物商品后,设备会智能识别并在手机上自动完成支付。”
移动支付
助推“等待经济”
郑飞认为,碎片消费是消费升级的表现之一,伴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新的项目还会陆续在市场上出现。目前,其所在的企业也在尝试挖掘新的消费需求,进而推出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