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35项医疗服务价格首次整体调整
普通床位费由28元调为50元、阑尾切除术由234元调为560元、核磁共振由850元降低到400元至600元……今年,435项医疗服务价格率先调整,床位、护理、注射、中医、手术等项目价格将上涨,CT、核磁等大型仪器设备检查项目价格将下调。这也是17年以来北京医药价格首次整体调整。
五大类435项价格先“动刀”
目前,本市公立医院执行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共有5300余项,涉及的项目复杂而繁多。但这些价格大多形成于1999年。近年来,虽陆续对部分项目进行改革,但力度与社会期待仍有不少差距。从2012年开始,本市启动医疗服务价格的整体规范调整研究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将逐步对5300多项价格进行分批调整。
今年,优先对矛盾较突出、有改革共识的五大类435项医疗服务价格率先“动刀”,包括:床位、护理等综合医疗服务类,CT、核磁等影像学诊断类,针灸、推拿等中医医疗服务类,部分临床手术治疗类和临床物理治疗类。其中,综合医疗服务类(床位、护理等)125项;影像学诊断类(CT、核磁等)185项;中医医疗服务类(针灸、推拿等)96项;临床手术治疗类(阑尾切除术等)26项,以及临床物理治疗类(放疗等)3项。
整体负担不增加部分常见病费用减少
该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患者整体看病负担不增加,他们也对多个病种数据进行过分析:“从门诊来看,像糖尿病、高血压、肺炎、胃炎这类比较常见的疾病,改革后差不多有7%的降幅。从600来块钱降到500来块钱。从住院角度来看,对于老年白内障、心绞痛、脑梗死、类风湿住院等慢性病患者来说,改革后有小幅的上涨,但增幅为0.5%,不到1%。这些测算还没算进医保的报销部分,对于患者而言,总体不会增加负担。”
据卫生部门测算,此次价格调整后门诊患者费用将有所下降,次均降幅为5.11%;住院患者费用略有上涨,例均涨幅为2.53%。“从短期来看,不同患者费用有升有降,不太均衡,但从长期看,通过医疗服务的调整和规范,最终是让百姓受益”。
住院床位费上调检查费及药费下降
“一升”“两降”
普通床位费从现行28元调整为50元,二级护理从7元调整为26元,阑尾切除术从234元调整为560元,针灸费由4元调整为26元,静脉输液由2元调整为7元等等。
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包括:头部CT从180元降低到135元,核磁从850元降低到400元至600元,PET/CT从10000元降低到7000元等等。
在降低药品价格方面,药价的平均降幅将达到20%左右。
详解
435项医疗服务项目调整后的新价目表,除了价格变动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与过去医疗价目表中简单地列出“项目名称”和对应的“收费标准”相比,新的价目表中每一项医疗服务项目后面都增加了一列“项目内涵”。所谓的“项目内涵”,就是清晰地描述了这一项医疗服务项目究竟包含哪些操作过程、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内容。项目内涵,将让患者更清楚各个项目可以享受的医疗服务。
案例一:“普通床位费”细到要有床头柜
“普通床位费”将由28元调整到50元。50元的床位费可以享受到哪些服务?在新的价目表中,这一内容在“项目内涵”中细致描述。
首先,“普通床位费”指的是四人及以上多人间的床位费,要求享受接诊登记、进行住院指导、办理入(出)院手续、按医嘱收费计价、复核及住院费用清单打印等服务。
此外,“普通床位费”还要求含病床、床头柜、座椅(或木凳)、床垫、棉褥、棉被(或毯)、枕头、床单、病人服装、热水瓶(或器)、废品袋(或篓)等。另外,还有被服洗涤,病床及病区清洁消毒,开水供应,煤、水、电、燃(油)消耗。
在新的价目表中,“护理费”明确了不同等级对应的价格和服务内容,一级护理费50元/日,二级护理费26元/日,三级护理费20元/日。在新增“项目内涵”列表中,除了明确每一级护理费对应的患者类别之外,还清晰细致地描述了患者可以享受的护理服务,细到每一级服务费应该享受每几个小时的巡视,一级护理要求每小时都得巡视患者;二级护理则为每2至3小时巡视患者;三级护理为每3小时巡视。具体如何巡视患者?在护理费的“项目内涵”中也具体列明,如二级护理要求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完成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书写护理记录。含术前备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