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位于盂县上社镇上社村的山西谷味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不时传出机器“轰隆隆”的声音,香味弥漫整个厂区。公司负责人侯秀元说:“最近,我们接到一个给外地客商加工原粮粉的订单。大伙儿已经连续忙了好几天。”
山里种出有机杂粮
上社村地处偏远。人们难以想象,偏远的大山里生产出的杂粮产品,却通过山西谷味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走上了华东地区消费者的餐桌。
“我从小生长在上社村,村里环境好、土地肥沃,出产的小杂粮品质好。打下的杂粮,村民大多留着自家吃,没有形成支柱产业。”侯秀元说。2014年,为了带动乡亲致富,推动盂县小杂粮走向市场,侯秀元拿出个体经营积累的资金,取“民以食为天、食以谷为香”之意,注册了“谷味天”商标,办起农业开发公司,把家乡的优质杂粮推向市场、卖到全国。
“杂粮在北方种植得多,或许南方会有更广阔的市场。”抱着这个想法,侯秀元在公司确定项目前,专程去了南方考察。在上海、江西、浙江等地,侯秀元发现了商机。“小米在南方市场销路很好。如果能把盂县的优质小米卖到南方,销量应该不错。”侯秀元说。
侯秀元发现,南方气候炎热,粮食易霉变。很多超市出售的小米、绿豆等杂粮摆在冷藏柜里保鲜。“如果用真空包装不是更好吗?”侯秀元拿定了主意。回到阳泉后,他立即组织人员上马了一条生产线,将盂县本地出产的小米、绿豆、黄豆等杂粮清洗、筛选,再分装成340克真空包装,销往南方。真空包装的340克杂粮是三口之家一到两天的食用量,加上侯秀元选取的优质杂粮口感很好,公司的产品在杭州、南昌等地上市后,销量不错。
小杂粮创出新花样
产品销量大了,对小杂粮的需求量也更多了。山西谷味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辟出了种植基地,试种各种小杂粮,还与当地农户签订购销协议,大量收购小杂粮。同时,公司还瞄准发展潜力更大的有机食品市场,通过改良土壤、更新农作物品种的方式,生产优质有机杂粮。
原粮产品销售稳定后,山西谷味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开发更多种类的杂粮产品。为此,公司成立了一个由12名成员组成的团队,专门在全国各地调研市场,开发新产品、做市场营销。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在保证原粮供应的同时,成功研发出了新产品。公司总经理江文慧介绍,目前公司主要生产两大类产品,一类是快销品,包括有机五谷杂粮、有机植物油和代餐粉;另一类是饮料、奶、冲调食品加工所需的原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半成品。江文慧说:“代餐粉的销量最好。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许多事追求省时省力,同时他们又追求健康,看重食物的品质。因此,我们产品的开发方向也要随之改变。一是功能性越来越明显,如饱腹、瘦身、乌发等;二是越来越方便,采用杯装,把杯子、勺子备好,消费者打开就能直接食用。”
公司试种了新品种油料作物,还新建了年生产1300吨的食用油生产线,生产高品质的食用油;投资400多万元购置了2套谷物膨化机,生产膨化食品。
盂县五谷飘香华东
山西谷味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样品陈列室里摆满了杂粮产品:有“轻餐”系列有机五谷粉、酸奶果粒麦片、礼盒装的有机亚麻籽油等。五颜六色的罐装海苔颗粒、红豆薏米颗粒、紫薯颗粒格外引人注目。侯秀元说:“这些是膨化颗粒。膨化颗粒是加工蛋白棒、能量棒的原材料,也为我们拓宽市场开辟了新路,我们和外省的一家公司合作,长期向他们供应这种膨化颗粒。”
新产品的主要市场在南方,公司工作人员就带着产品参加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技术展示会、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大型展销活动,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
公司研发的“红豆+薏米营养粉”“燕麦+苦荞营养粉”“小米营养粉”等“轻餐”系列营养粉、有机亚麻籽油、有机菜籽油等产品,陆续通过了中国有机食品认证,开始批量生产。“食用方便、品质又好,我们的产品在南方市场很受欢迎。”江文慧说。
前不久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山西谷味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有机五谷粉、有机小杂粮、亚麻籽油等产品销售火爆。员工周振忠说:“五谷粉和亚麻籽油被抢购一空,有不少是‘回头客’呢。公司还签订了许多订单。”
山西谷味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规模越做越大,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更大了。如今,公司在上社镇、西烟镇建立了种植基地,长期雇用着20多名员工。“我们的目标是提升盂县杂粮知名度,让更好、更多的本地杂粮产品走出山西、走向全国。”侯秀元说。(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