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电商作为药品流通的一种渠道模式,已得到业界广泛认可,甚至被誉为药品流通市场的蓝海。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未必——
根据39健康网从第7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得来的数据,去年我国医药B2C的规模大约在40亿元左右,尚不足国内药品消费规模的1%。
1%的市场规模被誉为蓝海,确乎有些言过其实。另据调查显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网上药店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更没有一家真正盈利过。
蓝海为何始终不“蓝”?未来电子商务这块蛋糕,医药又能占据多大一块?
跑马圈地9个年头成功者仍寥寥无几
如果以2005年底京卫大药房获得全国第一张《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作为医药电商元年的话,那么,2014年,我国医药电商已经进入了第9个发展年头。
而在这9年里面,始终未出现行业人士所期盼的井喷现象。对比其他品类电子商务如火如荼、一日千里的增长速度,医药电商的规模仍然相对较低。中国网上药店理事长徐军明确表示,医药电商跟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很不匹配,或许因为药品的特殊属性,国家对其监管偏严。他直言,目前来看整个医药电商的大环境还不是太好。“至少现在并没有看到特别成功的案例。”
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共231家,较上年已经增加75家。其中B2B企业55家,不过真正开展业务的不超过20家;获得B2C资格的企业有162家,然而真正开展业务的也不超过80家。
内人士预测,2014年医药电商行业或进入洗牌期,将有3-4家老牌网上药店倒下。若不能获得融资,绝大多数医药电商2年内的销售额难以超过5亿元。残酷的现实倒逼经营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医药电子商务,继而发生经营理念的变更,不排除资金殷实的企业继续前行或后来者重蹈覆辙的可能性,但势必会有企业发生如上调整,甚或主动“割肉”,成为现行路上的“炮灰”。
有人看好有人看淡O2O蓝海或成空想
O2O目前仍牢牢占据医药电商“头条”位置。
所谓O2O模式,即OnlineTo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线下的商务机构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模式被认为是医药电商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但理论和现实间却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
由于医药的特殊性,传统药店涉水O2O即便有移动支付助力,也尚需跨过多重门槛。因此有不少医药电商人认为O2O是“伪命题”。在第7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企领导对39健康网编辑表示,虽然目前O2O这个概念在电商领域很热,阿里巴巴、腾讯等行业巨头纷纷介入,但是这并不一定表明医药领域适合这种模式。他笑称,“如果打开天猫,看到有卖治疗痢疾和阑尾炎的药在做团购活动,你买还是不买?”
有分析人士就此表示,不看好药品零售O2O,因为药品零售中价格并非关键因素,药事服务才是重点。大部分人生活在固定的区域,若要买药,基本上都会去附近熟悉的药店,聆听药师或店员的建议,再仔细了解货架上的药品。药品零售,不是简单的价格对比和付款。是否对症?店员建议如何?怎样配伍?这种极具现场感的咨询过程,是消费者购药前的一个前置环节,而O2O模式省却了这一最关键的环节。
况且,现实中有多少人知道和了解O2O模式?消费者真的需要药店O2O吗?39健康网随机询问发现,30人中有19个人回答不会在网上买药,在网上药店有过购买行为的7人中买了避孕套、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真正购买药品的人却没有。消费者对所谓的O2O认知度太低,加上药品的特殊性、线上与线下的来回折腾等因素考虑,或许会让业界欢呼的蓝海变成一场不切实际的空想。
行业巨头“占位”介入突围之路任重道远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前景灰暗的领域,医药电商依然很少见到主动退出者。“占位思想”或许是始作俑者,促使大批经营者挤入“围城”,却找不到自己合理的目的地。在面临选择时,多数经营者缺乏正确的判断,只是随波逐流。
以让业界眼热过的“京东好药师”为例。2011年7月,九州通与京东商城合资组建网上药店“京东好药师”,九州通以北京好药师估值入股占新公司的51%股份,京东商城则以旗下的一个电子商务公司以及部分资金占股49%。“京东好药师”来势凶猛,当时京东好药师CEO崔伟甚至大胆预测,不远的将来,行业里面有可能就剩下京东好药师、天猫医药馆以及个别专业性较强的药店品牌。
短短4个月的蜜月期后就在外界一片看好的眼光中各奔前程,收获也并非没有,至少好药师由名不见经传成为众所周知的药店,京东也尝到了医药电商的甜头。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缺乏清晰的经营理念指引的情形下,尽管医药电子商务参与者众,但充其量只能算虚假的繁荣。不管怎样,在市场规律下,优胜劣汰是永远不变的规则,失败者也必然会出现。
松绑信号强烈医药电商有望迎政策福利
行业政策的停滞不前、监管模糊,是限制医药电商发展的最主要桎梏。医药电商当前所执行的基础法规是2005年颁布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此后行业政策始终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13年,政策再次出现推进迹象。
目前整个医保体系尚未对网上药店开放,网上药店的销售系统无法做到与医保报销系统有效对接,消费者无法使用社保卡进行报销,这成为制约医药电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不能销售处方药让网上药店痛失最大蛋糕。
去年年底,海南省食药监局规定,网上药店买药可以享受医保报销,规定从网上药店买药也由实体店配送,但只限于海南省永敬堂和广安堂这两家网上药店,且只有零售连锁药店才有资格申办网上药店。3月底,上海也宣布将试点网上药店医保支付。
数据显示,中国处方药的市场份额是非处方药的3倍多,但处方药市场基本被医院占去。处方药毛利高、价位高,市场份额大,非常适合电子商务销售。若这块蛋糕被切开,市场前景将十分可观。
瑞银证券执行董事季序我接受39健康网采访时表示,处方药网上销售放开之日,就是行业变革高潮到来之日。
“当前的医药电商,一方面是长远的美好前景,一面是眼前的瓶颈问题,像是盛夏里枝繁叶茂但果子青青尚待成熟的果树。悲观者看到的是绚烂春天已远去,乐观者看到的是,丰硕秋天将来临。”在1号药网CEO陈华看来,不论悲观者抑或是乐天派,坐享其成永不可能成功,唯有劳有所得。
改变还在慢慢显山露水,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中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前景将会十分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