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1月14日讯产业载体是实现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下面这几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全市电商产业功能区正是成都电子商务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产业载体。
案例82: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千亿
“青羊模式”带动电商蓄势腾飞
青羊总部基地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以下简称“电商基地”)位于聚焦航空科技、创新设计、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的青羊区总部经济区。自2015年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以来,一直深耕电商产业发展,蓄势谋动——中药材天地网、中建电商……电商基地聚集和培育了大批行业领军企业,更有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服务中心为其增添强劲动能。
培育多个行业领军企业
电商基地落址青羊区总部基地核心区域,总投资3.52亿元,建筑面积9.96万平方米。
截至2019年12月,电商基地已引进阿里巴巴、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优品云商、中建电子商务、纬明科技等40余家企业。在集中打造下,这里诞生诸多在行业领域有影响、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中药材天地网已成为全球最大中药材信息资讯及服务平台的中药材交易平台,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中建电商已成为全国建筑行业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近年来平台业务不断拓展,业务覆盖电子商务、劳务工业线上管理、智慧工地系统及服务、供应链和普惠金融等领域,2019年实现全口径税收1300万元;搜搜医药于2016年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青羊首家“新三板”挂牌上市的电子商务企业。
多年坚持打造产城一体化项目,如今电商基地已形成成熟的周边配套。教育方面,周边聚集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华西青羊校区、树德中学、石室外国语学校、成飞中学、成飞小学等;优质医疗资源全市领先,总部经济集聚区内部有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飞医院等三甲、三乙医院;基地周边还形成了“三横三纵的立体式交通路网”,地铁资源丰富,到主城区、绕城高速口、交通枢纽西客站车程均在10分钟内。
搭建电商企业加速成长平台
为全面搭建电子商务企业加速成长平台,电商基地不断完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人才激励和创新支持等配套服务。
电商基地通过完善公共平台,以两栋电子商务大厦为基础,联合8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建立服务联盟、行业联网、服务网站、行业协会,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为入驻电商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创业辅导、创新支持、市场营销活动、人员培训、投融资、管理咨询及其他基础服务等七大类公共服务。
同时,电商基地所在的青羊总部基地,同时拥有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平台和青羊区军民融合企业孵化平台等孵化器。为电商企业提供基础研发、市场应用等多方向孵化服务。为培养专业人才,电商基地还在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构建了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并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专业培训机构等组成园区电子商务培训团队。
目前电商基地已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邮储银行、成都银行、平安银行、东亚银行等主要金融企业建立合作体系,为电商基地孵化企业、电子商务投融资等提供金融服务。
政企联手打造“青羊模式”运行机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商基地改变过去由政府包揽的做法,通过加强与政府合作和合理运用市场资源等方式,推进园区建设,形成了以“政企联手、市场运作、提升业态”的“青羊模式”园区运行机制。
由青羊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都置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合信实业有限公司出资组建青羊工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羊发展”),以超前经营理念与专业化市场运作能力,推进园区建设。由青羊发展全面负责,按照市场运作方式,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招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与人员激励制度,目前园区规模和开发收益初步显现,运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电商基地以全新的理念,突破传统总部发展观念,将园区定位为高附加值产业,着力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着力打造以总部基地为主,集信息管理、科技研发、商贸展销、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生态型、智能化产业发展基地,实现了产业能级全面提升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
案例83:再添“国家级”头衔
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打造全国知名电商创新高地
成都市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位于武侯区西南,作为成都新经济重要载体,这片规划面积21.76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正涌动着澎湃的创新活力——这里先后引入京东集团、神州数码、联想信息等龙头骨干企业,并引领带动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聚集发展,其中总投资约17亿元的京东西南总部将于2020年底建成;她妆小镇打造如火如荼,亮出女性美丽消费新名片,“她妆电商直播产业园”助力武侯区打造中国西部电商直播第一区……2020年9月,该功能区正式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再度开启发展新篇章,目标锁定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创新高地。
产业链聚集发展
电商企业网络交易额超千亿
成都市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规划面积21.7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起步区4.13平方公里,是成都市中心城区唯一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产业功能区,也是武侯区重点建设的“人城产融合”现代新区。功能区主导产业为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电商专业服务,衍生发展以大健康电商、女鞋电商、文创电商、跨境电商、工业电商为主的垂直电商,配套发展电子商务供应链。
2009年,武侯区与京东集团正式签约,京东集团成都分公司(现名为成都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在功能区注册成立。此后,功能区还先后引入神州数码、联想信息等龙头骨干企业,并引领带动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聚集发展。
据最新数据,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核心区现已聚集企业3200余家,其中电商企业548家。至2019年底,基地内电子商务企业实现网络交易额11173109万元,电子商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98341万元。功能区内电商企业从业人数达28459人,吸纳农民工就业超过3797人,吸纳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386人。
产业政策、服务完备
设立12.12亿元基金引导产业发展
为鼓励和促进功能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武侯区近年来先后出台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政策、功能区“电商十条”、电商直播扶持办法,形成系统完备的产业生态政策体系。同时,设立12.12亿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为产业生态圈建设提供资本支持。
功能区还具备优渥的产业服务资源。截至2019年末,功能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重点电子商务专业楼宇18个,总载体建设面积132.02万平方米,主要有西部智谷产业园(A区、D区)、中国女鞋之都电子商务大厦、阿里巴巴跨境电商示范基地、GO2购途电商孵化基地、华康电子商务产业园、神州智慧天地等,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资源。
与此同时,武侯区还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为功能区乃至全区电商企业提供各类专业服务;组建武侯区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圈建设咨询指导委员会,聘请国内电子商务领域专家,建立常态化联席机制,为生态圈建设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她妆小镇”创消费新空间
助力打造中国西部电商直播第一区
全新打造的她妆小镇是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最靓丽的一处。她妆小镇以“她妆消费新空间”和“美丽经济产业园”为整体定位,着力打造女性美丽消费新名片、网红直播打卡新地标、文商旅融合发展新场景。
2020年8月,“她妆电商直播产业园”在她妆小镇正式开园。该产业园是武侯区依托中国女鞋之都老工业园深厚发展本底筹划打造,旨在构建西部最大的5G视频和直播电商产业生态园,打造中国西部电商直播第一区。产业园吸引、培养、扶持、孵化出一批网红品牌、带货达人、视频产业链专业人才、配套服务企业等,通过电商直播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拉动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转型,构建“区域网红经济产业生态圈”,推动川货走向全球市场。
目前,产业园已与天猫、淘宝等平台达成合作,合力打造货源供应基地、主播培训基地、直播带货基地等。已入驻企业包括魔筷科技、君栢传媒、兰迪雅歌等二十余家机构。未来武侯区她妆小镇将进一步延伸直播供应链体系,建设多渠道、全方位、高赋能的电商直播产业园区。
加强配套支撑、优化产业空间
京东西南总部年底建成投用
为了向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配套支撑,功能区已建成西部最权威、最专业、最全面的武侯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包含电子商务产业展示中心、电子商务大数据监测分析发布平台、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和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器等功能模块,该中心已于2019年底对外开放。
功能区的另一重大项目——京东西南总部也将于2020年底建成。该项目占地约59亩,总投资约17亿元,投用后能够容纳2万人办公。
案例84:构建移动电商集聚发展格局
成华区承建国家级基地成效彰显
“环电子科大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是成华区承建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自2015年获批以来,一个个备受瞩目的项目,正赋予其独有的份量:先有今日头条“重量级”落户,如今正以成华为发展阵地,不断扩大行业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其后谷歌出海体验中心在东郊记忆互联网创意园揭幕,致力打造以谷歌海外营销推广服务为核心、整合跨境电商出口产业链资源的一站式跨境电商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在5年里,基地以“众创空间”“网商聚集”等方式积极推进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空间载体建设,服务产业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两核多点”的移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2019年基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1200亿元,同比增长20%。
“两核多点”移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
在承载能力建设上,成华区环电子科大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地处成都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如今正在形成“两核多点”的移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格局。
电子科大科技园、财富又一城依托国家示范基地建设,正不断完善发展生态,提升“两核”电子商务集聚能力。同时成华区依托“两核”产业集聚,促进移动电子商务多点扩散,形成了以融创汇、钻石广场、华润大厦、高地中心、永立星城都和东郊记忆互联网创意园、龙潭总部经济城为代表的移动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聚集楼宇、产业园。
另一方面,基地的创新创业特色也日益凸显。其中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初步形成了以移动电商技术和应用创新特色,是科技人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东效记忆公园则围绕创新创意创业,入驻了亚马逊AWS-联合孵化器、北头科技孵化中心、中关村领创空间、谷歌成都体验中心等主体推动文化创意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龙潭总部以总部经济发展为特色,加大了电商总部企业及围绕总部企业的产业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建设。
如今,基地已建成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汇集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科研院所等各类力量。2019年,已落地大型项目3个,培训各类电子商务高级管理人才累计达到7500人次。
产业生态优化,成果转化增强
据统计,2019年基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1200亿元,同比增长20%,电子商务企业营收总额2600万元,同比增长25%。
在产业聚集方面,基地以“支付+平台”模式,推动电子商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集聚,一批本土化电子商务企业快速成长,电子商务带动实体商圈繁荣的趋势正在呈现。如今,支付通专注移动支付平台和支付通道建设,成为实现电商运营本土化的重要依托;成都服装协会整合互联网资源和实体商业网点,探索线上线下商业场景创新融合发展;云创新以“音约吧”平台汇集音乐爱好者,正在筹划“新三板”上市……
基地还打通科技创新成果商业化转化通道,使得移动创新技术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其中成华科技孵化集群基本形成,已建成电子科大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器、龙潭大学生创业园等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载体12个;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优势学科和人才优势培育“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正在形成集创新研发、科技孵化、创业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链。
5年将聚集产业链企业超500家
如今,成华区环电子科大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正彰显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2019年基地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到75家,服务线下品牌数量超过500个,服务移动商业街3条。计划到2025年,基地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到500家,服务线下品牌数量超过1000个,新增服务移动商业街5条。
产业市场规模方面,2019年环电子科大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载体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保持20%以上的增长,达到1200亿元。计划到2021年,载体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超过1500亿元,届时将引领全区传统商贸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率达100%。
自基地承建以来,创新创业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19年,基地汇集产业链企业超过200家,形成围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传统产业转型的移动电商技术应用创新集群。计划到2025年,聚集产业链企业超过500家,培育一批国家级示范企业、省级移动示范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应用产品与项目。
案例85:以新电商经济、现代物流为主导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商务合作示范基地
2020年3月,中通快递集团西南总部在西部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落户,总投资超20亿元,旨在打造“智慧物流+云仓储+新零售”的物流生态产业园区营运体系。这一重大项目的落地,印证着西部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的集群发展初步成势。
西部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是简阳打造“物商之都”城市名片的重要载体,也是成都“东进”战略区域唯一以电子商务为主导产业的功能区,创新提出了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商务合作示范基地目标。如今已有11个知名企业在功能区建立区域总部,2019年实现销售额302亿元,税收5.1亿元,力争到2025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产业功能区。
电商物流产业集群初步成势
西部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规划面积34.3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11.89平方公里,属于成都1小时经济圈范围内,这里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
功能区聘请麦肯锡(上海)咨询公司、成都规划设计研究院完善功能区总规、产规,确定以新电商经济和现代物流为主导产业,以新消费、新商贸、新服务为主要特色,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垂直电商、农村电商和现代物流。
近年来,功能区聚焦强链补链,围绕“两图一表”精准招商,电商物流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初步成势。目前,功能区已签约引进唯品会(中国)西部总部基地、中通西南总部、申通西南总部、韵达西南总部、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等33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13亿元,招商入驻企业约200家,其中中国企业500强5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8家,独角兽企业1家。据透露,2020年预计新签约4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细分领域头部企业6个。
目前唯品会一二期、大华一二期、亿联一期、e家天下一期已投入运营,2020年功能区1-8月份实现销售额约218亿元,税收3.1亿元,解决就业上万人。截至2020年8月底,功能区已注册企业1067家,其中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及物流供应链企业有804家,传化73家关联企业实现营业额5亿元、税收1253万元。
从“供土地”到“供平台”
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功能区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促进从“供土地”到“供平台”转变。
2020年,功能区深化与成都市服务业发展研究院合作,围绕“专业化精准化政策”“建链强链补链”“建设高品质城市生活社区”等加快开展专题调研。与四川大学、淘宝大学等进一步强化合作机制,搭建技术研发、人才交流、信息资源交互等专业服务平台,构建完整的专业服务链。与网易携手,举办数智大会、直播带货专题培训等活动,并向有需要的企业免费发放网易云、大数据、线上线下课程等网易资源。
据统计,功能区进一步孵化培育乐客、正源金辉、勇创等本地企业,目前已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项目20个、高新技术企业1家、示范平台企业1家、创新性电子商务企业2家、苗圃基地1个。
产城融合加速成型
功能区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配套建设正在加速成型。功能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规划了智慧商贸、新电商、现代物流3个产业社区。围绕起步区,功能区打造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为一体的高品质科创空间。目前已建成标准化仓库34万平方米、专业楼宇19万平方米,园区道路11条,生活配套服务的面积达54.74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学校、医院、街道一体化示范段已投入使用,红星美凯龙购物广场、亿联智慧商贸中心、羊肉美食广场投入运营。功能区还在加快建设天星公园、杨柳公园、沱江绿道和两个五星级酒店。
依托金简仁、空港大道、物流大道等外部骨干道路,规划建设园区道路11条。回龙大道、石桥大道改造全面完成,天星路、电商北路等园区道路开工建设,内联外通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目前,西部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正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重大战略机遇,抓实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比较优势,将积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力争建成具有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功能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下一步,功能区将围绕战略目标定位,紧扣“创新提能年”工作主题,强化产业生态圈理念引领、围绕“两图一表”精准招商、做实产业社区“三生”融合、聚焦科创空间提能、创新体制机制等,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打造具有区域带动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级电商物流新枢纽。
在招引计划方面,为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功能区将从招项目转变为引平台,围绕电商物流产业生态圈主体层,充分发挥天府国际机场区位优势,聚焦数字产业、科技贸易、直播经济、供应链金融、双创孵化等细分领域开展重点招引,构建主体成群、产业成链、生态成势的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圈。据透露,数字经济产业园和创新创业孵化园,均将成为功能区下一步的重点招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