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点:陵头乡段子铺村桃花谷北边207国道东
建设内容:以“八大功能区”为主题内容,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
建设规模:预计占地(山地和平地)1500亩左右。
河南青蚨实业有限公司承建项目部
于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带来了一种新型产业——观光农业,为农业发展和旅游业开辟了全新的领域。然而,考虑到该项目所需的大量投资,建议建设单位加强融资渠道,确保项目资金能够按时到位,从而成功完成项目建设,并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各级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扶持,以促成项目的迅速启动和顺利完成,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河南翠蚨实业有限公司致力于将农业观光、旅游度假等多种元素融合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我们主要经营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度假业务。公司计划招聘300多名员工,其中包括2名高级农艺师、10名农艺师和5名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我们注重科学化管理,在经营过程中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理念,并精心打造"三型"农业,致力于将观光园打造成现代化生态农业的示范基地。为了提升技术水平,我们准备聘请西北农业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作为技术顾问,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
建设内容及经营理念
一、设计思想
本项目以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基础,以规划、设计、建设为手段,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旨在提供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民族风情互动和原生态拓展训练等多样化活动,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我们注重保持真实的本土特色,避免引入外来元素,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协调统一。以农庄为核心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和传统生活习俗等资源,为游客打造一个自然、宁静、新奇、有趣的游乐空间,体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消费理念。整合农业旅游、休闲、娱乐功能,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效益,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高效农业和农庄功能于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新型农庄。
二、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租赁土地1500亩,其建设主要内容为生态农业园、民族风情园、接待配套用房及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
主要建设规模如下:
1、生态农业园:种植果林300亩,景观灌木及花卉100亩,天然绿色蔬菜种植50亩。
2、民族风情园:修建民俗风情园50亩。
3、接待配套用房:改造修整原有用房600m2,新建1200m2。
4、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修建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180亩。
三、经营理念
1、观光。
一是景观观赏。欣赏汝州市独特的山水美景,领略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养殖场景。二是物候观察。亲临日出与夕阳余晖,感受大自然的变幻之美。
2、休闲。
住:特色农家居住用房;吃:特色农家饭;玩:原生态拓展训练等。
3、采摘。
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4、购物。
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5、品尝。
在采摘品尝、入住品尝的同时,按照农历12个月每月一节的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中原的地理文化、饮食文化。
6、农事活动。
根据不同的农事季节,我们为游客提供有偿农事活动,并由农艺人员进行指导。游客可以选择直接租赁、承包田地、园地或畜牧场,在农艺人员的代管下参与整个季节的农事活动,包括种植、收获等环节。同时,我们还举办各种粮食、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的生产竞赛活动,以及农产品交易活动,邀请周边村庄、镇子和县城的农户参与其中,共同打造一个盛大的农事活动节。
7、民族文化。
挖掘当地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开展民族文化展示,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本土民族文化。
规划布局
一、规划基本原则
(一)生态安全原则
要严格将开发强度和游客人数控制在农业的生态容量之内,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在设计时应考虑对自然生态的侵挠可控,与自然景观协调,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二)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原则
要根据环境特征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因地制宜,总体维护,重点突出建设,尽量保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基础上,提供兴趣点和创新点,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联系。
(三)科学性原则
实施规划前科学地分析现状资源特点,科学评估现状优劣势和容纳能力及适宜的发展模式,技术保证保护好农业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以及专业的建设、管理和推广经营。
(四)市场需求原则
在规划时,需要准确并且详细地定位客源市场。根据客源市场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挖掘和开发农业自然生态资源,充分发挥生态品牌和旅游资源优势,以实现比一般旅游目的地更高的开发水平。
(五)综合统一原则
在兼顾生态效益和市场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社会效益,通过合理推动观光农业旅游开发,以促进城乡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六)创新原则
新型交叉型产业模式要求实现全方位的创新,这包括理念创新,通过在原有资源条件下寻求和制造新的差异点来实现发展与改变;制度创新、寻求政府、企业城乡居民之间新的合作共生模式。
二、总体规划方案
(一)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本项目主要是以生态观光农业为主线,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人文景观展开布局。采用空间主题结构,依据场址地形特征及内容特点,空间主题结构分为四个区域,主要有生态农业区、民族风情园、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接待区。
(二)平面功能布局
本项目平面功能布局分为生态观光,包括精品植物,苗木花卉园,水果林,原生态防护绿地,民族风情园、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
精品植物、苗木花卉布置在农庄上部,植物园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为主,花卉园以花卉树木培植优雅环境,使之成为生产买卖品和观赏结合的花卉园。
蔬菜种植园分布在农庄下面,以现有坡地为主,进行平场培土,种植天然绿色蔬菜,形成蔬菜种植体验区。
康乐园位于郊外的美丽农庄南部,主要呈现汝州地区独特的戏曲歌舞表演、民俗风情展示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用品展示。
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布置在农庄西面,以团队协作训练、拓展训练、丛林穿越等为主。
接待区包括接待大厅、农庄餐厅、特色产品交易厅、休息区,集中于农庄中偏北方,以提供游客娱乐、休息、用餐、购物为主要目的。
工程方案
一、基础设施建设
(一)给排水工程
1、设计范围与依据
(1)设计范围:红线范围内工程给水、排水及消防。
(2)设计原则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20XX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xx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其它有关部门资料。
2、给水系统
(1)水源
采用打井供水及截流供水。
(2)用水量及要求
本项目年工作日为365天。
○1用水量
考虑到节水的原则和本项目建设期较短的因素,一次性预测水量预测指标如下:
游客--按40升/人日计算
客房--按80升/人日计算
公建--按居民用水量15%计算
其他(含绿化、道路、漏损等)及未预见水量--上述水量20%计算
○2用水要求
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温:≤20℃
水压:≥0.3MPA
(3)管网设计
○1管网布置
本工程给水管网系统采用生产,生活和消防共同给水系统,为保证供水的连续性,主供水管网干管布置成环状,支管布置成树枝状。
○2管材及接口
室外管道:DN>50毫米,均采用镀锌钢管,热熔焊接。
室内管道:DN<50毫米,采用PPR管,热熔焊接。
○3阀门设置及防腐
阀门设置:DN>65毫米,采用闸阀:DN≤65毫米,采用截止闸。
管道防腐:镀锌钢管在进行埋地防腐处理时,我们采用的是普通级别的石油沥青防腐层结构。而在管道露置时,为了更好地防止腐蚀,我们会先进行一遍底漆涂刷,然后再进行两遍调合漆涂刷,以增强防腐效果。
3、排水工程
(1)系统的划分
本工程排水管网划分为污水,清下水和雨水排放系统,采用清污分流排放方式。
(2)污水量统计
污水排放总量按用水的80%考虑,排放量0.44万立方米/天。
(3)管道设施
我们可以使用混凝土排水管进行排水工程,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弧形素土基础作为支撑结构。然而,如果地基条件较差,我们会考虑采用混凝土带形基础来增加稳定性。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沟渠将污水导入山下的污水渠道。请以中文回复并提供修改后的内容。
(二)供电设计
1、设计依据、规范
(1)《民用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94);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其它有关资料。
2、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包括农庄的供配电网,公用工程照明,消防以及生产用电设计。
3、供电要求及负荷等级
除消防负荷、火灾报警为二类负荷外,其余均为三类负荷。
4、供电方式
供电由变配电站通过高压电缆引入各功能区内,电源进线方式采用高压电缆架空敷设,经变配电室变压后向各单体提供380/220V电源,供动力、照明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电源可靠。
根据项目对电力需求的估计,需要安装三台400kVA变压器。这三台变压器将分别安装在A04/01、A14-2/01和A16-3/01位置上。为了满足各单元的用电需求,我们将采用铜芯电缆ZZ-VV经穿线管暗敷的方式进行室内布线。为了优化整个配电系统的效果,我们将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请您查看并确认修改后的内容。
所有建筑按第三类民用防雷建构筑物设计,屋面设避雷网,冲击接地电阻要求小于8欧。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低压进户零线要求作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欧。
二、生态园林工程
(一)建设标准
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XX);
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XX);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xx);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xx);
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6、国家及当地的现行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土地整理
(1)土地平整
土中参杂的碎石、石块较多,采取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办法进行整治:
一是将大多数平坦土地中的碎石、石块捡出,用作生产区干道和人行便道路基使用。
二是山区的斜坡地带,我们用石块筑起了6000米长、1.3-2.3米高的堡坎,还建设了梯地。这些措施旨在保水、保肥、保墒,促进土壤的良好生态。堡坎的下底宽度是80厘米,上底宽度是30厘米,并预留了一些4×6厘米的泄水孔来排除多余的水分。另外,我们根据山势的变化,调整了堡坎的弧度。
三是进行土壤改良,耕作层土壤厚度0.6米以上,挖宽1.2米,深0.8米的壕沟改土,全部回填耕作层土壤;耕作层土壤厚度0.5米以下的,采用挖穴改土。
(2)排水沟
总长1000米,内空上宽0.4米,下宽0.3米,高0.4米,墙体采用直径8--12厘米的块石,M5水泥砂浆衬砌;底面采用C15砼。
(3)蓄水池
蓄水池:共计10口,长10米,宽8米,深2.5米,墙体采用M5砂浆砌Mu7.5红砖,池底5厘米厚100#砂浆。
(4)灌溉系统
修建灌溉管道500米,每40米留一个喷水龙头,浇灌半径20米,每个作业区安装直径为60毫米的RPVC管作引水主管,直径为32毫米的RPVC管作支管。
环境保护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项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加强环境污染源的管理,对各种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确保项目达到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
一、项目区环境条件
项目选址在中国河南省汝州市市陵头乡段子铺村。该地址地势较为平坦,风向阳光充足。周边环境状况良好,没有矿山开采、工业废弃物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物等污染问题。建设地区周围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二、环境保护
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为此我们采用了无公害生产技术。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无公害生产标准,确保不会产生任何有毒物质。
在项目区设立一个农业废弃物处理场,应用最新的微生物技术处理农作物秸秆。经过经过沼气发酵处理后,将产生高质量的有机肥料。
该项目运用了设施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旨在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为了保证农户的利益,我们制定了不使用任何含有化学成分的产品进村的政策,并实行互保户原则。同时,我们确保所有肉禽和蔬菜都符合无公害标准,以降低污染及本土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礼贤生态观光园预计年经济收益约为1500万元左右。随着汝州市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居民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给郊区农村带来了巨大商机。为了开发旅游业,郊区农村每逢假期都会吸引大量城市居民前往,享受美丽的田园风光。因此,该园区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尤其是由于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将成为无形的财富。礼贤生态观光园坐落在一片肥沃土地上,汇聚来自各方的朋友,真诚地欢迎各界朋友加入我们的全面开发建设。
合作方式:欢迎外商以资金作为股份,双方成立股份制公司共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