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种养一体现代化农场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二零一七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要1
1.1.1项目名称1
1.1.2项目建设单位1
1.1.3项目建设性质1
1.1.4项目建设地点1
1.1.5项目投资规模1
1.1.6项目建设规模2
1.1.8项目建设期限2
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2
1.3编制依据3
1.4编制原则3
1.5研究范围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
1.7综合评价5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7
2.1项目提出背景7
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8
2.2.1项目建设是促进农业健康稳步发展的需要8
2.2.2顺应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9
2.2.3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需要10
2.2.4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10
2.2.5促进农业生态化、有计划发展的需要11
2.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2
2.3.1政策可行性12
2.3.2市场可行性18
2.3.3技术可行性18
2.3.4管理可行性18
2.4分析结论18
第三章市场分析20
3.1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20
3.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析21
3.2.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21
3.2.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2
3.3我国生态农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23
3.4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分析24
3.5我国生态种植农业市场分析27
3.6我国生态养殖业发展分析28
3.7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8
3.8新型种养结合一体化农场发展优势分析35
3.9市场小结36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37
4.1地理位置选择37
4.2区域投资环境37
4.2.1区域位置概况37
4.2.2区域地形地貌条件38
4.2.3区域气候条件38
4.2.4区域自然环境条件39
4.2.5区域交通区位条件39
4.2.6区域经济发展条件40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41
5.1项目建设方针41
5.2项目规划原则42
5.3项目总体规划内容43
5.4现代化农场生态园展示44
5.5高标准、专业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思想47
5.6结构设计51
5.6.1指导思路51
5.6.2结构设计等级51
5.7给排水设计51
5.7.1设计依据51
5.7.2给水设计52
5.7.3排水设计52
5.8供配电设计52
第六章节约能源方案54
6.1设计依据54
6.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55
6.2.1能源消耗种类55
6.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55
6.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55
6.4节能措施55
6.4.1建筑节能措施56
6.4.2用电节能设计56
6.4.3通风节能设计57
6.4.4节水措施57
6.5结论57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58
7.1设计依据及原则58
7.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58
7.1.2设计原则58
7.2建设地环境条件58
7.3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59
7.3.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59
7.3.2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60
7.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60
7.4.1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60
7.4.2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61
7.5环保评价61
7.6消防安全62
7.6.1设计依据62
7.6.2消防概述62
7.6.3消防措施63
7.6.4抗震措施64
7.6.5综合防灾64
7.6.6防洪涝措施64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65
8.1编制依据65
8.2概况65
8.3劳动安全66
8.3.1工程消防66
8.3.2防火防爆设计66
8.3.3电力66
8.3.4防静电防雷措施67
8.4劳动卫生67
8.4.1防暑降温67
8.4.2卫生67
8.4.3照明67
8.4.4安全教育及防护68
第九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69
9.1组织机构69
9.2劳动定员69
9.3员工培训69
9.4福利待遇70
第十章项目实施规划71
10.1建设工期的规划71
10.2建设工期71
10.3实施进度安排71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3
11.1投资估算依据73
11.2建设投资估算73
11.3流动资金估算74
11.4资金筹措74
11.5项目投资总额74
11.6资金使用和管理77
第十二章财务及经济评价78
12.1总成本费用估算78
12.1.1基本数据的确立78
12.1.2产品成本79
12.1.3平均产品利润80
12.2财务评价80
12.2.1项目投资回收期80
12.2.2项目投资利润率81
12.2.3不确定性分析81
12.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81
12.4社会效益评价结论82
第十三章风险分析及规避84
13.1项目风险因素84
13.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84
13.1.2技术风险84
13.1.3市场风险84
13.1.4资金管理风险84
13.2风险规避对策85
13.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85
13.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85
13.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85
13.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86
第十四章招标方案87
14.1招标管理87
14.2招标依据87
14.3招标范围87
14.4招标方式88
14.5招标程序88
14.6评标程序89
14.7发放中标通知书89
14.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89
14.9合同备案89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90
15.1结论90
15.2建议90
附表91
附表1销售收入预测表91
附表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2
附表3外购原材料表93
附表4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94
附表5工资及福利表95
附表6利润与利润分配表96
附表7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97
附表8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98
附表9流动资金估算表99
附表10资产负债表100
附表11资本金现金流量表101
附表12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102
附表13项目投资现金量表104
附表14借款偿还计划表106
日照市六福隆生态农场
新建项目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镇
项目的总投资1800.00万元中,建设投资为1667.08万元(土建工程为1235.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335.00万元,其他费用为77.58万元,预备费19.50万元),建设期利息为52.9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80.00万元。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1633.5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387.81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1.54%,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9.86%,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01年。
本项目根据省委部署,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和效益,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差异化道路,打造生态循环种养一体现代化新业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本项目占地面积100亩,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工段名称
单位
占地面积
1
20万只现代化肉鸡场
亩
25.00
2
沉淀净水池
5.00
3
有机肥厂
10.00
4
杜仲园林
60.00
总计
100.00
本项目工程建设分两期进行,其中:一期工程建设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计2年;二期工程建设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计1年;本项目建设工期共计3年。
略
一、充分利用企业所在地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条件,合理利用资源,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最大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二、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三、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四、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五、注重环境保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六、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项目建设未来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经营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项目名称
数据和指标
一
主要指标
总用地面积
1.1
1.2
1.3
1.4
总投资资金,其中:
万元
1800.00
2.1
建筑工程费用
1235.00
2.2
设备及安装费用
335.00
2.3
土地费用
0.00
2.4
其他费用
77.58
2.5
预备费用
19.50
2.6
建设期利息
52.92
2.7
铺底流动资金
80.00
二
主要数据
正常达产年年产值
2380.00
年均销售收入
1633.55
年平均利润总额
387.81
年均净利润
5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6
年均增值税
7
年均所得税
8
项目定员
人
70
9
建设期
年
三
主要评价指标
项目投资利润率
%
21.54%
项目投资利税率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19.86%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后财务净现值(ic=8%)
1,570.60
税前财务净现值(ic=8%)
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
6.01
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
盈亏平衡点
38.51%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因此,该项目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客观需求,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种植、养殖业,形成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建设。项目采用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对环境无影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生态化、现代化、高效化、科技化的生态绿色农业产业。
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约束与有效发展第一产业之间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林牧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保、从粗放型、无序型、零散型到精耕型、规模化、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发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循环经济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它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
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产业发展政策,是推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举措,它将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可行。
本报告有中投信德杨刚工程师编制,请勿复制。更多案例参考或报告的定做详询18600728890(微)杨刚工程师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