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连锁化成为了餐饮行业的主旋律!
随着资本、渠道、供应链信息化发展的全面完善,火锅、快餐、茶饮等众多品牌纷纷出现了巨头连锁品牌。
但在连锁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兼顾拓店速度与提升品牌价值,成为了众多餐饮人关心的话题。
值此契机,“餐盟严选”首席严选官吴广,于中国餐饮规模化高峰论坛中做出了精彩演讲。
吴广从业十余年来,服务了百余个品牌,餐盟严选则是领先的餐饮加盟严选平台,帮助品牌完成从直营到连锁,从区域到全国的规模化发展之路。
全文4387字,干货满满,金句频出,建议先收藏,再观看!
大家好,我是“餐盟严选”的首席严选官吴广。
以前,我一直认为长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因为无论是娱乐还是餐饮业,这里总能诞生一些新潮的玩法。
而真正来到之后,我发现长沙的餐饮是跑在全国前列的,多样的品牌、接地气的模式,都非常有学习的价值。
话不多说,感谢组委会的邀请,下面我就来和大家讲一讲加盟连锁这件事。
加盟连锁数据首次披露
餐饮品牌如何倒推量化
在中国做餐饮加盟连锁,究竟需要什么,发展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问题,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演讲的主题:加盟前的五个认知与连锁后的五大深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们祖国的地图,中国有高达14亿人口,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想要在中国做好餐饮加盟连锁,一定要依靠人口红利。
对消费者来说,餐饮其实是一种生理需求,对餐饮品牌而言,想清楚给14亿消费者到底提供什么,品牌的发展路线也就十分明确了。
我们把颗粒度放大。
通过十余年的招商工作经验,加上和全国各地优秀的企业合作,我们画出了中国餐饮加盟创业人群活跃圈,把中国通过餐饮加盟创业者的活跃度,分为了六个区域。
第一名是长江三角洲区域——江浙沪,这部分区域的创业者有着比较好的经济基础,创业人口非常大,但当地品牌竞争也非常强,所以呈现的是大市场、强竞争的特性。
第二名、第三名分别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两广闽,以及大中原区域——两湖鲁豫皖,以上这“前三名”区域,除了创业者的活跃度非常高,其实他们的创业存活率也相对较高。
此后,四至六名分别为华北区域——京津冀晋蒙、西南西部区域和东北区域。
通过划分活跃圈,我们能够对招商的打法和区域分布进行更为合理的布局。
我们再把颗粒度放大。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看到,在中国做餐饮连锁加盟,得北上广深并不是得天下。
除了核心城市和主要城市,连锁品牌更需要进入下沉市场,下沉到“2.5”线及以下的城市之中,因为这里有着更大的城市数量,更多的人口数量。
聚焦到创业者身上。
从加盟连锁创业者来看,在中国,每年都会有1400w+的意向餐饮创业者,数量极为庞大,因此能够有效地支撑餐饮加盟连锁品牌的快速发展。
我们还对这1400w+创业者的投资能力和范围进行了精准划分:
投资10-20万,占比58.6%,20-50万人数占比21.7%,50-90万占比为11%,90万+的创业者占比为8.7%。
通过数据,品牌方可以对自己的品类和市场规模发展进行倒推,但无论是小而轻的业态,还是投资比较大的正餐,庞大的市场都足以支持品牌发展到千店,甚至于万店的规模。
通过众多的市场数据,餐饮品牌可以进行倒推,让自己在做加盟连锁前进行量化,有方向、有目标的去做自己的加盟连锁计划。
五个认知、五个深坑
多年心血,顷刻归零
这次演讲主题我们定了“两个五”,五个认知和五个深坑,对想要做连锁加盟的品牌来说,如果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两个五”,那么多年的心血很可能就会惨淡收场,甚至于最终归零。
下面我就对这“两个五”进行拆解说明。
加盟前的五个认知
五个认知中的第一个,就是价值观。
第二个认知是能力,品牌方自身到底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带领创业者去赚钱。
餐盟严选在严选品牌时,会要求开放加盟的品牌,其自身的门店必须盈利,并且拥有多种门店模型。只有让品牌在多种门店模型下都能够顺利盈利,才能够让形形色色的加盟者直接“对号入座”,以此保证品牌能够带领他们赚到钱。如何让加盟者更安全的赚到钱,应该是每一个连锁品牌发展的方向。
第三点,品牌方要真正认识你的加盟商,并且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四点,找准2.5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需求,这一点我们在前面的数据部分也曾提到。有人会问,消费需求和加盟者有什么关系其实在中国没有加盟商这个行业,加盟商都是自消费者转化裂变而来。而找准了蓝海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就找到了从消费者转化到加盟商的源头。
第五点认知是定位,认清品牌的发展阶段,制定策略和战术。
发展加盟连锁的五个深坑
讲完了五大认知,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发展加盟连锁会遇到的五个深坑,一起来看看到底坑在何处!
商标注册也是合法合规的第一大要点,如果商标没准备好,那么千万别做加盟连锁这件事。
第二大要点是特许经营资质,对品牌来说,特许经营资质不仅仅是一个合法的证明,也是对品牌的自我审核。
第三是合同和税务合规,现在加盟品牌应该准备好3份合同:首先是特许经营服务管理合同,加盟费、保证金、品牌管理费、加盟商的行为规范等都应该写在其中;第二个是供应链采购合同,完善的供应链采购合同可以帮助品牌在未来规避一些税务风险;第三个是外卖代运营合同,它不能够被前两个所涵盖,需要单独制定,甚至还需要单独收取保证金。
第二个深坑是关于拓店与营销。很多品牌都忽视了营销,虽然门店生意不错,但却白白错过了品牌爆发期,此后再去做营销,其实已经为时已晚。因此,希望品牌能够做到拓店+营销,完成从品牌找人,到人找品牌的变化。
先说营销,在做营销时,最重要的就是找准消费者和加盟者的特性,以此选对传播渠道,使营销效果最大化,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对四个年龄段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特征进行了划分:
第三个深坑是关于招商政策的制定。其实很多品牌都在“拍脑门”定招商策略,其实在很多从业多年的人看来,这是一种极度自嗨的“可爱”表现。前面曾经提到,中国没有加盟商这个行业,加盟商都是消费者转化裂变出来的,品牌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喜欢上我们。因此,招商的政策需要进行对比参照,而不是光凭借感觉预估,需要品牌了解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创业需求。
第五个深坑是佛系加盟。
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佛系加盟,当你开了几家门店,生意非常好,很多人主动上门找你加盟,其实这个状态就是佛系加盟。在这部分加盟者眼中,你相当于一个“网红”,他们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纵然品牌会有很多缺点,他们也会选择忽视和包容,而这也会阻碍品牌未来连锁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希望品牌既要做好准备,又能主动出击,以规模去夯实基础。
在发展加盟连锁时,也不能“走一步算一步”,而是要制定好季度和年度KPI,否则营销节奏、产品更新、运营团队扩编、加盟区域计划、供应链规模拓展等等都无法进行推算,自己所定的目标也会始终高高在上却触摸不到。并且主动出击也会倒逼督导运营的发展,督导运营的建设速度也决定着品牌加盟开店的速度,通过有效地督导体系,能够更加紧密的连接品牌与加盟者,帮助创业者提高门店存活率。
一切为了加盟商生存而努力,不然都是耍流氓;
餐盟严选与你并肩前行,服务好我们共同的客户——加盟商。在规模化的道路上,希望未来品牌能和我们一起做难而正确的事,让品牌不仅能赚钱,而且更加值钱。希望会后能和大家有更多的交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