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的心愿,但养育并非易事,随着宝宝月龄的变化,营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究竟各个阶段的宝宝每日营养需求量是多少?要注意什么?如何科学补充?今天就和小库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阶段:0-6月龄
0-6月龄宝宝比较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是维生素D,这是由于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不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所以补充维生素D从出生后第三周就应该开始。一般配方奶粉中额外添加了维生素D,宝妈们可根据各个品牌所含维生素D量及宝宝奶量,计算是否还需添加维生素D以及添加多少维生素D。
对策:0-6月龄宝宝纯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在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可用配方奶代替,只要保证奶量,这个阶段宝宝一般不会出现营养缺乏的情况,奶量表如下:
第二阶段:6-12月龄
宝宝月龄增长到6个月后,母乳所提供的营养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铁和其它微量营养素等已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需及时添加辅食。宝宝辅食的添加不足是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且营养不良的影响具有长期性。下表是这个月龄阶段宝宝的每日营养需求。
6-12月龄宝宝比较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是铁元素,这是由于足月儿从母体所带来的铁元素只供满足自身0-6个月的需要,因此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粉等。
对策:6-12月龄要注意保证喝奶量充足,其次合适的辅食添加是避免这个阶段宝宝出现营养不良的重点,下面是这个阶段宝宝的奶量表和辅食推荐:
第三阶段:12-24月龄
1岁后,宝宝出门在外的机会大大增加,与外界接触越多,遭受病菌侵扰的机会也越多,所以要注意补充与强化抵抗力有关的营养素,下表是这个月龄阶段宝宝的每日营养需求。
12-24月龄宝宝有限的胃容量和消化能力与机体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其胃容量平均仅为300ml,牙齿也尚未出全,但对矿物质、维生素的需求量为成人的1.5倍,因此可适当增加餐次,每日3-4餐,另加两次点心,点心的热量约占总热量的10%。
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家庭食物都适合宝宝,应以当地生产的肉、鱼、禽、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主,烹饪时尽量保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原有口味,12月龄内不宜添加盐、糖及刺激性调味品。1岁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膳食。食物质地要适合宝宝的进食能力,这样才能在保证宝宝营养充足的基础上,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04):39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