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人员是指专门为婴幼儿提供保育照护、养育支持、安全保障等补充性服务的托育行业从业人员,一般指托育机构的从业者,包括管理负责人、保育人员、保健人员、保安人员等。标题内容托育人员概述0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爱国守法关爱婴幼儿为人师表保育育人尊重家长终身学习03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托育机构负责人的专业素养保育人员的专业素养1.
规划托育机构发展2.
营造育人文化3.
领导保育照护4.引领保育人员成长5.
优化内部管理6.
调适外部环境1.专业理念2.专业知识3.
专业能力第三节托育发展史国外托育发展史04中国托育发展史05托育发展史日本英国美国古代清政府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背景2010年以后第四节中国托育的现在与未来中国托育的现在与未来01.现状02.未来发展01现状01.入托难02.托育贵03.托育机构质量层次不齐02未来发展未来发展01.政府02.社会03.家庭首先,政府进行托育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法规。其次,加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督责任,建立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行“智慧托育”。
问题: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如果你是一位托育机构工作人员,你会如何处理?第一节婴幼儿生活作息规划01婴幼儿合理生活作息规划的意义01婴幼儿合理生活作息规划的意义
天内的婴儿提出了6月龄内婴儿母乳膳食指南,主要内容以纯母乳喂养为目标、鼓励尽早开奶,以获得成功纯母乳喂养;针对7~12月龄婴幼儿提出膳食指南,主要内容是以乳类为基础,及时合理添加辅食。针对12~36月龄婴幼儿提出膳食指南,主要内容是以补充营养和满足饮食行为正常发育为目标的辅食添加,强调顺应性喂养模式,以助于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二)婴幼儿膳食指南1.6月龄内婴幼儿膳食指南(1)纯母乳喂养;(2)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3)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4)给新生儿和1心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K。(二)婴幼儿膳食指南2.
7~12月龄婴幼儿膳食指南(1)乳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2)及时合理添加辅食;(3)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4)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二)婴幼儿膳食指南3.
乐乐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今天上学的时候,从家里带了一把炒黄豆,在活动室里玩的时候边吃边玩,不小心把黄豆塞进鼻孔里了。他一边大哭,一边用手往外抠黄豆。乐乐的哭声吸引了主班老师王老师,王老师取来一把镊子,也加入了抠鼻的行列。
问题:王老师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一位托育机构工作人员,你会如何处理?第一节常见伤害急救技能一、窒息(—)原因
制定和落实预防婴幼儿窒息的管理细则,主要内容包括:婴幼儿生活环境和娱乐运动设备导致窒息风险的定期排查和清除;婴幼儿睡眠、喂养照护与管理;婴幼儿服饰、玩具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预防婴幼儿窒息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一、窒息(四)改善环境(1)将绳带、塑料袋、小块食物、小件物品等可造成婴幼儿绕颈或窒息的物品放在婴幼儿不能接触的位置。(2)使用玩具、儿童用品等前后,检查有无零件、装饰物、扣子等破损、脱落或丢失。(3)排除护栏、家具、娱乐运动设备中可能卡住婴幼儿头颈部的安全隐患。(4)在橱柜、工具房等密闭空间设置防护设施,防止婴幼儿进入。一、窒息(五)加强照护(1)婴幼儿睡眠时,检查其口鼻是否被床上用品、衣物等覆盖,并及时清除。(2)不喂食易引起窒息的食物;婴幼儿进食时保持安静,避免跑跳、打闹等行为。(3)婴幼儿在娱乐运动设备上玩耍时,加强看护,避免拉绳、网格等造成窒息。二、跌倒伤(—)原因
常见的婴幼儿跌倒伤原因包括:滑倒;从家具、楼梯或娱乐运动设备上跌落;从阳台坠楼等。婴幼儿正处于运动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跌倒较常见,托育机构应加强防护,预防婴幼儿跌倒伤。
跌倒伤是指一个人因倒在地面、地板或其他较低平面上的非故意事件造成的身体损伤。受伤后应该专门处理?应该热敷还是冷敷?二、跌倒伤(二)处理方法(1)闭合性损伤:表皮血肿确无伤口者,可在24小时内用冰毛巾冷敷,24小时后热敷。(2)开放性损伤:如表皮擦伤,首先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污物和沙土后,涂一些消炎药膏。如伤口较深且出血多,立即止血,可先用消毒纱布将局部包扎压迫止血,再送医院缝合处理,途中要把受伤部位抬高。(3)颜面部皮肤损伤裂口须给予止血,并送医院清创缝合。二、跌倒伤(三)安全管理
烧烫伤是由热辐射导致的对皮肤或者其他机体组织的损伤,包括皮肤或其他组织中的部分或全部细胞因热液(烫伤)、热的固体(接触烧烫伤)、火焰(烧伤)等造成的损伤以及由放射性物质、电能、摩擦或接触化学物质造成的皮肤或其他器官组织的损伤。三、烧烫伤(—)原因
常见的婴幼儿烧烫伤原因包括热粥、热水等烫伤,取暖设备等烫伤,蒸汽高温等烫伤,火焰烧伤等。(1)I度烧(烫)伤:表皮红、肿、痛。(2)II度烧(烫)伤:在皮肤汉层可有水泡,有疼痛感。烧伤达真皮层的为深度烧伤,痛觉迟钝。(3)III度烧(烫)伤:烧伤达真皮深层皮下组织,神经血管肌内及骨骼等均受到破坏,并伴有全身症状。三、烧烫伤当婴幼儿发生烧烫伤时,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处理?
(二)处理方法(1)脱离烧(烫)伤源,在皮肤未出现水泡前立即用冷水浸冲局部降温,浸泡冷水20分钟。(2)烧(烫)伤部位衣服粘连皮肤的,要立即用冷水浸透衣服,剪开衣服要小心,避免损伤皮肤。(3)烧烫伤面积较大的,不要随便涂药,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床单、衣服包裹,送往医院治疗。(4)强酸、强碱灼伤,应先以清洁冷开水或1:2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后,送医院处理。三、烧烫伤(三)安全管理
常见的婴幼儿溺水地点包括:浴缸、水盆、水桶等室内设施;池塘、游泳池等室外场所溺水为一个因液体进入而导致呼吸损伤的过程。(二)处理方法(1)立即将宝宝救出水面。(2)救上岸后,采取以下措施:1)立刻把衣领、内衣、裤带解开,清除其口鼻内的杂物、泥沙,并将舌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2)控出口、咽及气管内的水。成人可以一腿跪地,将婴幼儿腹部放在另一腿屈曲的膝盖上,头下垂,成人轻拍孩子的背部,迅速将水控出。3)迅速复苏。检查溺水者呼吸、心跳情况。有心跳、无呼吸者,可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呼吸都停止了,应就地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四、溺水(三)安全管理
制定和落实预防婴幼儿溺水的管理细则,主要内容包括:婴幼儿生活环境溺水风险的定期排查和清除;婴幼儿洗浴清洁、玩耍等活动照护与管理;工作人员预防婴幼儿溺水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四、溺水(四)改善环境(1)托育机构内的池塘、沟渠、井、鱼缸、鱼池、涉水景观等安装护栏、护网。(2)水缸、盆、桶等储水容器加盖,并避免婴幼儿进入储水容器所在区域。使用完水池、浴缸、盆、桶后及时排水。四、溺水(五)加强照护(1)保持婴幼儿在工作人员的视线范围内,避免婴幼儿误入盥洗室、厨房、水池边等有水区域。(2)婴幼儿在水中或水边时,工作人员应专心看护,始终与其保持近距离,中途不能离开。四、溺水五、中毒(—)原因
常见的毒物包括:食物中毒、、药物、日用化学品、有毒植物、有毒气体等。对托育机构的婴幼儿来说中毒的可能性应该是食物中毒,因此建议放入食物中毒,去掉农药。
婴幼儿异物伤害多因异物通过口、鼻、耳等进入身体造成损伤,常见的异物包括:食物、硬币、尖锐异物、电池、小磁铁、气球、玩具零件及碎片等。
异物伤害是指因各种因素导致异物进入体内,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损伤,出现了各种症状和体征,如食道穿孔、气道梗阻、脑损伤等。(二)处理方法六、异物伤害鼻腔异物01耳部异物眼异物咽、喉部异物食道、胃异物02030405(三)安全管理
制定和落实预防婴幼儿异物伤害的管理细则,主要内容包括:婴幼儿生活环境异物伤害风险的定期排查和清除;婴幼儿饮食、玩耍等活动照护与管理;婴幼儿食物、玩具、儿童用品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预防婴幼儿异物伤害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六、异物伤害(四)改善环境(1)将硬币、电池、小磁铁、装饰品(例如项链、皮筋、耳环等)、文具(例如笔帽、别针)等小件物品放置在婴幼儿接触不到的区域。(2)使用玩具、儿童用品等前后,检查有无零件、装饰物、扣子等破损、脱落或丢失。(3)定期检查家具、娱乐运动设备有无易掉落的零件、装饰物(例如螺丝钉、螺母等),并固定。六、异物伤害(五)加强照护(1)及时收纳可能被婴幼儿放入口、鼻、耳等身体部位的小件物品。(2)及时制止婴幼儿把硬币、电池等小件物品放入口、鼻、耳等身体部位的行为。(3)选择适龄玩具,不提供含有小磁铁、小块零件的玩具。(4)不提供易导致异物伤害的食物,如含有鱼刺、小块骨头的食物。六、异物伤害七、道路交通伤害(—)原因
常见于各种道路交通碰撞。道路交通碰撞是指发生在道路上至少牵涉一辆行进中车辆的碰撞或事件。道路交通伤害是指道路交通碰撞造成的致死或非致死性损伤。(二)处理方法
制定和落实预防婴幼儿道路交通伤害的管理细则,主要内容包括:托育机构车辆安全要求和管理制度,携带婴幼儿出行安全管理制度;托育机构内车辆行驶、停放安全管理制度,运输婴幼儿出行车辆驾驶员的资质要求,儿童安全座椅安全使用要求;工作人员预防婴幼儿道路交通伤害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七、道路交通伤害(四)改善环境(1)托育机构内将婴幼儿活动区域与车辆行驶和停靠区域隔离。(2)托育机构出入口设立专门安全区域。(3)托育机构出入口与道路间设置隔离设施。七、道路交通伤害(五)加强照护(1)携带婴幼儿出行时,应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2)携带婴幼儿出行时,密切看管并限制婴幼儿随意活动。(3)携带婴幼儿出行时,给婴幼儿穿戴有反光标识的衣物。(4)婴幼儿乘坐童车出行时,规范使用童车安全带。七、道路交通伤害第二节托育机构突发事件处理方法(一)幼儿走失的含义一、幼儿走失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校园踩踏事故是指发生在校园中的,因现场秩序失去控制而引发剧烈拥挤、混乱,导致师生伤亡的意外事故。(二)踩踏的原因01学校安全管理不当02学校硬件设施故障03幼儿安全教育不足二、踩踏的预防与应急处理(三)幼儿踩踏的应急处理1.发出警报2.大声呼喊3.阻挡队伍4.紧急疏散5.医疗救护6.通知家长7.事后沟通与追踪8.信息上报与公开9.记录归档二、踩踏的预防与应急处理(四)幼儿踩踏的自救和互救二、踩踏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情境一:如果在拥挤的地方不小心摔倒且未能及时爬起,孩子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情境二:如果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或前面的人摔倒了,那么孩子们该怎么办呢(五)幼儿踩踏的防护措施二、踩踏的预防与应急处理1.创设安全的园所环境2.开展防踩踏安全教育3.加强园所日常安全管理4.制定并落实踩踏应急预案(一)火灾的含义三、火灾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保证幼儿安全是托育机构一切工作的前提。伤害是儿童面临的重要健康威胁,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婴幼儿伤害的发生与其自身生理和行为特点、被照护情况、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婴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低,做好婴幼儿安全防护离不开托育机构每一位员工的努力。
作为托育服务领域的未来从业者,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常见伤害急救技能和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学习时建议同学们注意加强模拟练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谢谢您的观看婴幼儿托育基础与实务第六章
婴幼儿活动与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婴幼儿活动设计概念;2.各月龄阶段婴幼儿活动设计特点。能力目标1.掌握婴幼儿玩具选择方法。2.能根据婴幼儿月龄特点设计活动。素质目标1.通过学习婴幼儿活动设计,了解我国托育机构工作要点。2.通过了解托育机构活动,了解国家普及托育机构的重要性。知识点导图
天才式早教课程
市民冯小姐听信某培训班的宣传,给一岁的女儿报读了2万元的天才式早教课程,每节课价格高达220元。为了孩子能成才,她和老公勒紧裤腰带豁出去了。身为父母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但将希望寄托于早教培训班,让幼小的婴儿过早接受目标明确的教育,否真的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益
问题: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该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案例导入第一节
7-12月龄婴幼儿活动设计第一节7-12月龄婴幼儿活动设计一、婴幼儿活动的含义
婴幼儿活动是指为了促进0-3岁婴幼儿健康成长,针对0-3对婴幼儿生长特点开展的具有游戏性、科学性、互动性的学习活动的总称。包括托育机构教育活动、早教机构教育活动、亲子活动、互联网+早教活动等一切能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的活动。本章节中婴幼儿活动主要是针对7-12个月、12-24个月、24-36个月月龄婴幼儿开展的在托育机构中教师为主要指导者的教育活动。婴幼儿活动设计目前以主题式、领域式为主,没有固定的模式或标准。本章节中的婴幼儿活动设计主要是以婴幼儿五大发展领域,即身体动作、认知探索、语言沟通、社会情绪、生活自理为依托,结合婴幼儿作息特点、发展需求,本着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的原则,充分调动婴幼儿五感参与学习、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领域式活动。二、婴幼儿活动设计的含义
婴幼儿活动设计目前以主题式、领域式为主,没有固定的模式或标准。本章节中的婴幼儿活动设计主要是以婴幼儿五大发展领域,即身体动作、认知探索、语言沟通、社会情绪、生活自理为依托,结合婴幼儿作息特点、发展需求,本着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的原则,充分调动婴幼儿五感参与学习、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领域式活动。第一节7-12月龄婴幼儿活动设计7—12个月的婴幼儿已能稳定坐着玩耍,在地面上匍匐爬行甚至可以扶7—12个月的婴幼儿已能稳定坐着玩耍,在地面上匍匐爬行甚至可以扶着东西移动脚步,因此可以为幼儿设置游戏区,方便婴幼儿有足够的爬行及学步练习空间;也设有睡眠区域,帮助婴幼儿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此外还可提供多样教玩具,多感官刺激婴幼儿发育,从而激发婴幼儿潜能、增强脑部发展。着东西移动脚步,因此可以为幼儿设置游戏区,方便婴幼儿有足够的爬行及学步练习空间;也设有睡眠区域,帮助婴幼儿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此外还可提供多样教玩具,多感官刺激婴幼儿发育,从而激发婴幼儿潜能、增强脑部发展。一、环境规划
1.动作发展特点(1)粗大动作(2)精细动作2.动作发展训练的原则(1)婴儿动作发展首尾规律原则遵循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的顺序。(2)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原则精细动作主要是手的动作3.7-12月龄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活动设计具体案例
1.7-12月龄婴幼儿语言沟通特点
婴儿可在情境提示下(例如成人的手势、声音、熟悉的环境等),开始明白成人说话所代表的意思。2.7-12月龄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活动设计具体案例跟我一起说发展领域:语言沟通适用年龄:7-9个月★材料准备:一个温暖的托育环境及关爱婴儿的主要照顾者。★目的:1.能模仿大人的简单话语。2.引导婴儿慢慢学会说出具有正确意义的话。★引导过程:1.这个活动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在宝宝出现牙牙学语时,托育人员注意宝宝发出的声音,提供类似的字词供其模仿,如“妈妈、爸爸”等。2.可以让宝宝近距离观察托育人员发出简单话语的嘴型,以这个方式鼓励宝宝模仿托育人员发出的话语,过程中如果宝宝模仿出类似话语时,托育人员应立即给予鼓励。三、7-12月龄婴幼儿活动设计03一、7-12月龄婴儿课程设计3.本活动观察重点是:观察婴儿是否会尝试模仿托育人员发出类似的声音。★变化延伸:可进一步使用更多的字词来和宝宝互动,就像是在和宝宝“聊天”一样。★注意事项:对于无法达到这活动目标的宝宝,托育人员需要多和宝宝面对面说话,并放慢说话的速度。三、7-12月龄婴幼儿活动设计03一、7-12月龄婴儿课程设计(四)7-12月龄婴幼儿社会情绪活动设计
1.7-12月龄婴幼儿生活自理特点
1.身体动作发展特点粗大动作:即使是坐在双脚离地且无靠背的椅子上也可以保持平衡;幼儿对转换身体姿势的技能已能掌握得较稳定精细动作:手指的活动更灵活,手眼协调的发展更成熟3.13-24月龄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活动设计具体案例
走线发展领域:身体动作适用年龄:13-24个月材料准备:教室内贴红线、音乐《月光水岸》。★目的:培养宝宝的稳定性以及身体的平衡能力。★引导过程:1.导入师:宝宝们看地上有什么是不是有条红线师:我们来和红线做个小游戏吧。听,有音乐。2.托育人员播放音乐,先小声,逐渐大声。师:我们随着音乐来走走,请宝宝,站起来。托育人员引导幼儿先跟着老师往前走,中间托育人员可以做些下蹲或者跳跃的动作等等。三、13-24月龄婴幼儿活动设计一、13-24月龄婴儿活动设计3.在走线的过程中观察宝宝的姿势并指导,在合适的时候慢慢关小音乐。4.托育人员带领宝宝走线两圈,回到自己的标记上坐下即可。★变化延伸:持物走线(水杯托盘